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印度)祇樹給孤獨園
2021/06/14 20:42:30瀏覽402|回應0|推薦0

印度雨季適合旅行? 那年在印度雨季末,跟著一群朝聖者來到印度,前一夜雨勢驚人,有如颱風般的豪大雨侵襲大地,次日風雨仍未停歇,風雨也跟著朝聖團來到印度北方邦北部。這是佛陀時代所說的舍衛國所在,天氣像極了颱風要入境的樣子,風雨交加;巴士像是一葉小舟,穿越過淹水原野,從道路中撥開二道水花急駛向前,天陰暗得厲害,遠方的烏雨如潮湧般向巴士的方向湧來,好似要把著道路、大地給吞沒了一般,印度駕駛氣定神閑的轉動方向盤,一幅君臨天下的架勢,完全制霸掌控,讓人些許心安;沉重的水氣彌漫著四周,像是水墨畫一般,擔心也沒有用的,只能接受這不可思議的印度的天氣,又在巴士內搖晃了數小時,天邊的烏雲漸漸散去,太陽露臉,天空的顏色由灰黑轉成湛藍,泥濘的大地被翠綠青草及大樹圍繞,下車抵達祇樹給孤獨園時,竟是風和日麗的大睛天。 

佛陀二十五年都在此結夏

佛陀成道後為了讓更多了瞭解他的理念及佛法,花費四十九年時間奔走於北印度、恒河兩岸等區域宣說佛法,僅只有雨季時,土地泥濘、行動不便,又為免踏傷昆蟲等爬行動物,暫居一地結夏安居。然而,最特別的是佛陀有二十五個雨季都在衛舍城祇樹給孤獨園,這裡有給孤獨長者所捐贈祇園精舍可供佛陀及僧眾休息。當地的居士好樂佛法,他們想到佛陀為了加速弘法,不會在一處停留過久,但結夏是一定會住止一處,所以每到了結夏安居時,他們就會到處去打聽佛陀目前在那裡,就去接佛陀到祇園來結夏,居士們因而有更多機會聽佛說法,而僧眾也在此獲得更多的指導,佛在此講述了很多重要的經典,例如:佛說阿彌陀經、金剛經、安般那念十六勝行等經典,其中,佛教徒常誦念“阿彌陀佛”這尊佛,就是世尊在阿彌陀經中介紹給大眾。 

在此宣說阿彌陀經 安般那念 

佛陀是在那裡說阿彌陀經?走進祇園入口,有一排磚造房舍,繞行約百公尺,映入眼簾的是佛陀住過的犍陀俱提精舍(Gandhakuti),犍陀(Gandha)是香的意思,kuti是室,一般通稱為佛陀的香室,也就是佛陀的寮房,門口前方有一圓錐形階梯形的小塔,佛子們會在此小塔上貼金泊表達尊崇之意。據說佛陀當年在此接見弟子,講述阿彌陀經。現今的佛子們到此禮拜,繞行香室三匝,點燈憶念佛陀。禮拜後,在此靜坐感受風的清涼,傾聽大自然的聲音,有如阿彌陀經上形容“…..彼佛國土微風吹動,諸寶行樹及寶羅網出微妙音,譬如百千種樂同時俱作,聞是音者,皆自然生念佛、念法、念僧之心。……”隨著心境的轉變,佛土也隨之現前。 

除了嚮往佛國淨土之外,佛陀也為不同根器的弟子們規劃進階課程,教導僧眾身心調柔的方法,在長達三個月的結夏安居中,指導僧眾修習安般那念,十六個殊勝的禪觀要訣和次第。僧眾及行者透過安般那念的修行,可達到身心止息,有覺、有觀,寂滅、純一,明分想,修習滿足。從禪坐中的觀呼吸,觀察身體的狀態,到觀察心的狀態,到觀察喜、樂,觀察無常;經過這三個月的修習,很多弟子都有長足的進步,在雜阿含經》等經典有詳細介紹。 

阿難菩提樹 

    走出香室的右前方有一古井,是精舍僧眾取水的來源,千餘年來,仍供應清澈的水給大眾,朝禮者可以雙手掬水而感受其清涼,尤其是在盛夏更可感受其清涼;左前方則是講經台,佛陀在此為大眾說法的地方。回到主要參觀路線前進,可看到一棵綠意盎然的大樹,那就是阿難菩提樹。

 

阿難菩提樹的由來有很多傳說,衛舍城的居士們好樂佛法,每年都會去迎請佛陀來祇園結夏安居,但一年之中仍有長達九個月的時間,見不到佛陀,就請阿難去向佛陀請示,希望佛陀能在精舍留下個代表他的紀念物,讓大眾可以憶念佛陀。佛陀慈悲答應阿難的請求,認為最能代表他精神就是他成道的菩提樹。而眾多的菩提樹中,當然就是菩提迦耶的菩提樹最有代表性,但二地相隔六百多公里,要如何取樹苖呢?大家因而拜託神通第一的目犍連尊者,目犍連尊者運用神足通到菩提迦耶的菩提樹下,取得樹苖再交由給孤獨長者手上來栽植,為了感謝阿難居中連絡協調促成此事,此樹被命名為阿難菩提樹。 

祇樹給孤獨園的由來 

目前開發挖掘出的祇樹給孤獨園占地約十甲。當年,給孤獨長者到地住在友人家中,友人正準備次日要備辦飲食供養佛陀及僧眾,忙得不可開交,孤獨長者原以為他要嫁女兒大辦宴席。友人解釋是要供養佛陀及僧眾,友人強調,佛陀未出家時,是釋迦族太子,為了求道,剃除鬚髮,著袈裟衣,出家學道,已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所以被稱為佛。

 

給孤獨長者聽到佛陀的名號非常歡喜,希望很快就見到佛陀。當時高興得睡不著覺,夜半醒來,發現好像已經天亮,就朝城門走去,但走出城外突然又是一片漆黑,心生恐懼不敢向前,這時,有天神現身,告訴他可往前進去見佛陀,他依指示見到了佛陀,佛陀為他開示說法,令他心開意解。給孤獨長者因而希望佛陀可以到舍衛城來弘揚佛法,他願意終生盡心供養一切衣被、飲食、房舍、臥具和湯藥,佛陀也贊許。因為當時舍衛城並有精舍,可供佛陀及僧眾們居住,所以首要的工作就尋找適合的地點,幾經尋覓,最後找到祇陀太子的園林,但祇陀太子並無意出售,還故意開了一個天價:「如果你可以黃金鋪滿整個園林,就賣給你。」給孤獨長者立即答應,並且立刻執行,將家中庫藏的黃金全數搬出,並依照約定鋪設在園林裡,就在鋪滿之際,祇陀太子突然出現在現場,他驚訝于給孤獨長者的大願心,表示也想要供養佛陀。雖然園林所有的土地都已鋪滿黃金,但林中樹木未鋪到,仍屬太子所有,祇陀太子表示,要將這些樹供養給佛陀,這片園林因而以二人名字命名,被稱為“祇樹給孤獨園”。

 

吾道不  與佛同行

 

祇樹給孤獨園是祇陀太子與給孤獨長者二人共同供養而成就,園區內完整的步道繞行佛陀的香室、說法台、取水處、阿難菩提樹,以及各大弟子的寮房。隨行導遊使用導覽機,緩緩的介紹祇樹給孤獨園的故事,帶領著朝聖者走過每一個景點,祇樹給孤獨園變得真實又立體起來。在弘法初期,為使佛法快速弘揚出去,利益世人,佛陀要求弟子分別單獨去不同地方弘法。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破僧事(卷第六):爾時,世尊複告諸苾芻曰:『我於天人系縛中:而得解脫,汝等亦得解脫。汝等應往余方作,諸利益哀湣世間,為諸天人得安樂故。汝等不得雙行,我今亦往優樓頻螺聚落。』。實際上,弘法者與朝聖者走在這塊看似孤寂的路上,其實並不孤單;因為佛陀與聖弟子們在這土地上,留下無數努力修行及弘法的痕跡,在二千五百年後的朝聖者,循著佛陀的腳步,與佛同行。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diver&aid=1637887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