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煤的印記
2012/07/16 21:32:06瀏覽289|回應0|推薦8
煤的印記 (中華日報)
文/魏世昌

一列火車穿梭越過一座黑漆漆的幽幽隧道後,緩緩地駛進了月台。這裡同樣是未來即將升格成新北市的台北縣所管轄的一處小鎮,但卻完全褪去那既塵囂又浮華的都市風貌。

盛夏的早晨,雖然少了瀰漫霧氣的詩意,但卻平添幾分陽光普照的熱情。除五、六節載滿砂石的貨物車廂正待牽引外,頃刻間映入眼簾的是一堵外牆上油印著紅冬冬的「產煤裕國 /瑞三鑛業公司」方塊字──這豈不擺明向一名與其身處在迥然不同時代的外地人:它出產「黑金」,亦因埋藏過「黑金」而遭遺忘了的昔日浮光與掠影。

一踏出車站,不遠處便捎來溪水潺潺,沿途領我瞅見前不久才剛翻修竣工的介壽橋,距離橋末大約腳程七到八步則豎立一柱紀念碑,和陸橋同名,還有一涼亭與李建興先生銅像,鐫刻李氏(瑞三鑛業公司創辦人)永不泯滅的精神印記。左手依山,右邊傍水,橫跨基隆河的運煤橋與之遙相應和,而承載在圓弧拱橋上的一整段輕型鐵軌,曾肩負起運送自「猴硐坑」及「復興坑」裏開挖取得的煤礦岩層,等候著如今外貌已徒然剩下一堆廢墟遺址的選煤廠進行後續的清洗與篩選任務。

對於早已錯失它們不可一世的上世紀七○年代,靜悄悄出沒於身旁的一隻隻懶洋洋且恣意讓微風吹拂的小貓咪,也許更能暫時吸引來訪者的注意與目光。我索性尾隨一隻看似宮崎駿動畫《魔女宅急便》的 GIGI黑貓,意外來到「願景館」;據志工們說,原來溯溪而上,就可以造訪「地質生態館」與「礦工紀念館」,再者目前正加緊整備動工的瑞三本坑將來還會對外開放給遊客來逛逛哩!

走入礦工紀念館(由礦工大浴室改建),讓人彷彿置身於前一甲子之際,展式的黑白影片、老式話筒、塵封器械、泛黃報紙……加上背景不停播放的礦工心聲,教人興嘆「黑金故鄉」的興衰。當然這些台灣煤礦史值得後人無限的緬懷與憑弔,譬如我們現在都知道有「女性不得入礦坑」的禁忌,但其實民國五十三年以前,是看得見女性入礦坑做工的身影,粗重的活兒同男人並無兩樣,薪餉呢卻只領男性的一半,甚至有婦女懷孕還貿然上工的情況,一切只為貼補家用維持生計!直至蔣宋美齡女士要求政府禁止女人進入坑內工作,她們才退居幕後。

抑或「塵肺」所造成的職業疾病,在當時醫療保健的觀念與環境尚落後的時代,很少人活過六十歲。洞內安全的隱憂,猶如一顆顆不定時的未爆彈,可能隨時教噩耗降臨,更突顯出開採礦坑工人的艱辛與危險。──五十八年中央日報說:「瑞三煤礦瓦斯爆炸,廿一礦工不幸罹難」、「瑞三災變起因,確係煤塵爆炸」……,那紙一張互疊一張大剌剌的攤在透明的展示櫃裡,哀悼著多少支離破碎的家庭呀!

媽媽跟我說她自己的表兄一輩子亦靠開採煤礦而賴以為生,自此離開了家鄉宜蘭後就鮮少再聽聞什麼有關他的消息了,他好比一個所有礦工們的渺小縮影,在台灣經濟突飛猛進的時候,冒著賣命的風險,為國家為社會貢獻自己以為微薄的力量。而對我這樣八○年代前期的囝子說來,猴硐始終停滯在沉默、自然與寧靜的印象。不過隨「猴硐煤礦博物園區」的開館,得以讓一個歷盡滄桑的沒落餘輝,再次重新燃起,拾回應有的人文與歷史之定位!

( 創作散文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dinowei&aid=66376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