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我的作業
2006/05/09 11:38:07瀏覽426|回應0|推薦6

今早聽FM106,兩位主持人問:「現今是什麼書最暢銷 ,是哈利波特嗎?不是,答案是 => 教科書。」現在的父母大概都大嘆父母難為吧!

前天早上快九點時,聽到兩位主持人說,寒假將結束,有聽友在反應,希望他們的心聲能藉由他們大大反應上去,反應什麼,家長反應作業太多,作業古怪……,因節目時間有限,主持人說,他們會找時間討論這話題。

昨早約八點多,我載小朋友上課,聽到他已在說這個話題,由於我是從中插聽,聽到好像某學校的作業要搜集”黨歌”,沒錯,就是國民黨或民進黨…的黨歌。我聽了直覺非常慶幸,還好,這不是”我的寒假作業”。

記得,兒子小一時,他的第一份寒假作業有:讀中文故事兩篇-寫書名…、心得、畫圖。閱讀”英文”故事兩篇-寫書名…、心得、三個單字附中文。看英文教學也是兩張-寫節目、主持人、心得、三個單字附中文。(其餘的我認為還不是我的大問題,所以沒列出來)

說真的,記得我當時的反應是,中文故事-哦!好。嗯!什麼英文故事-不會吧!再往下翻,心裡叫了出來,什麼,英文教學,我有沒有看錯。

先說英文故事,我看了真的快哭了,在高中時期,我的英文老師那套威嚴式的教法,著實把我嚇壞了,自此我的英文-廢了,這要我如何教自己的小孩唸讀,而且才小一上學期就出這種作業。英文教學,我可惱了,那時家裡沒裝第四台-怎麼看,翻報紙看時間,天啊,這個時段都在晚間煮飯時刻,總不能回婆家,告訴婆婆,對不起,媳婦我為了妳孫子的作業,就讓我晚半個小時後再開火,或要她先替我弄吧!為了求”和平”,在英文教學那兩頁,我PS告訴老師,家中沒第四台,電腦還未上網,我用家中的XX代替。唉!酷吧!

講到孩子們的作業,又講一例:上學期,老師要學生至少準備十種水果的種子(但格子有二十格),紙張上分大家庭-如奇異果…,小家庭-柳丁…,住套房-李子…,格子上沒寫的,就是讓家長自由選擇。

為了這份作業,我將臉皮自尊放一邊,跟人乞討(不必花那麼多錢),有回在夜市買小番茄,順便跟老闆娘要約五粒的芭樂子,老闆娘一聽滿頭疑問,卻豪爽的答應,只是她一邊撿已丟棄的子一邊說,這是那門子的作業,她用塑膠袋裝起約二粒芭樂未切的份量來給我。

回到家,我受到兒子的讚賞,「媽媽,妳真聰明,這種事情用這樣的辦法,嗯!真是聰明的媽媽。」沒多久,他也高興的說:「媽媽,我比妳更聰明,因為…哼~哼。」他手拿小番茄自豪的笑。

我還曾去飲料店買檸檬汁,跟人要檸檬子,老闆娘以為聽錯了,還跟我再三求證,甚至跟我說,我給妳檸檬片好了,檸檬片比較好用。朋友的朋友(見二次面)家中在賣木瓜牛奶,打電話給朋友,要她拜託她的朋友給我木瓜子,至今講到這種事,她還是能哈哈大笑。其餘不足的部份,就向婆家、娘家求救。

上回兒子的運動會,倒讓我們大談現在的教育,有的為了作業,多買不必要或不敢吃的水果,有的媽媽到水果店,就先老闆講,她挑的水果只能一粒、一個買,問老闆要不要賣。

趣聞不只我身上的這些,我有個朋友她家是做墓碑的,去年的清明節,有位爸爸進店裡,不好意思的問:「我想請問,像清明祭祖時,有什麼事是要忌諱的。」

他這麼一說,大家都傻了。「沒有吧!我想只要是誠心,應該沒有什麼東西該忌諱的,若要注意,就是小心火燭…。」

那位爸爸聽了先是不好意思,後帶激動的說:「這是家中孩子的作業,我實在不知該去問誰,走著走著看到你們這家店,我在想你們應該會比較知道。現在的作業真是……。」

還有個朋友也說,有回孩子的作業是要蝌蚪,我先生想這簡單,反正他是鄉下小孩,這種小事OK,但現今那像以前那麼好找,我先生為了捉蝌蚪,跌入池中差些爬不起來,一氣之下,要孩子跟有蝌蚪的同學要。

以現在的教學而言,有回我打電話給安親班的老師,我問,現在這作業是不是要教兒子用九九乘法下去做答,老師告訴我:「都可以。」

我聽了有點???,為什麼都可以,不是說九九乘法的運用應該在二下教嗎?為什麼測驗卷會出現這樣的題目。

老師的回答:「原則上是這樣的,但現在的教法不一,看老師怎麼教。換句話就是,在同一所學校,同版本,也同年級的小朋友,他們每班的教法也不同。」

我聽了快倒地:「那兒子的老師是怎麼教的,隔壁班的,又是怎麼教的,考試呢?」

她說:「兒子的老師是用累加的方式,別班有在教乘法,考試時會考乘法,也會用累加法,要看題目怎麼出。」

那時我的內心大喊:「天啊!」說真的,安親班的老師有時也快受不了了,在聊天當中,偶爾透露,現在的作業根本就是家長的作業。

別以為我只為小二這孩子而忙,連讀幼稚園的功課也不是那麼輕鬆,仍然還是會有一些怪作業。

孩子們下課,我大多都會問,有沒有作業(要做的)。他們有時會回答:「有,今天有妳的作業,沒有我的作業。」

唉!說到媽媽經,真的是三天三夜都說不完。



伶玲    02.07.93

( 心情隨筆家庭親子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dil&aid=2672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