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2016金馬影展《大衛林區:獨白囈語》
2016/11/17 23:57:41瀏覽1094|回應0|推薦10

喜歡大衛林區(David Lynch)的人血液裡可能都藏有怪咖基因,看似平和、聰明,有慈愛的雙親可愛的手足,從小在甜蜜的家庭長大,還沒「轉大人」開竅之前,生活視野不出家門前的兩個街區。樹下玩泥巴、塗鴉、騎馬打仗童年是陽光下的七彩泡泡糖,直到有一天,在暗夜大街上看見一名裸身赤條、嘴角淌血的女子,神情恍惚走過馬路,自此在心中起了微妙的變化,原本平靜的小鎮似乎有點不同了,黑夜把女子的裸體顯色得更蒼白,神秘詭異的氣氛自此種下了他日後的影像風格(有沒有很電視影集《雙峯》的Fu?)

這部拍攝近三年的大師訪談記錄片《大衛林區:獨白囈語》正如它的片名,全片是大衛林區的喃喃獨白,重點放在他童年、藝術學院的畫家夢,乃至拍攝第一部得到美國電影學會補助金《橡皮頭》之間的自我摸索之路,著重在藝術領域這一塊。他的前衛藝術、多媒材複合創作;他的藝術思想;他對學院派藝術的嗤之以鼻、永不妥協的執著,甚至對剛得到諾貝爾文學獎的Bob Dylan向來不認同不喜愛
⋯⋯大衛林區對信徒們做了一次完整的自剖。

走過快樂童年、叛逆少年、荒唐青年、熱血中年;從費城暗巷的藝術啓蒙到洛杉磯日落大道的導演之路,「畫家」始終是這位怪傑的此生摯愛。他的作品如同他的電影,充滿血色暴力、末日闇黑、詭譎怪誕的夢境意識流。他為了感受死亡氣息,特別懇請朋友讓他在深夜進入停屍間,也在畫室裡研究動物屍體、水果各階段的腐壞過程,他摯愛的父親還一度以爲這兒子瘋了。

後來他從平面繪畫中發展出「動態繪畫」與分割畫面,《字母驚魂記》《我種出我外婆》則是結合真人演出和動畫的實驗性作品,十分精彩創新。後來他覺得需要有故事加進來豐富創作思想,就像停屍間裡那一具具冰冷的屍體,背後一定都有個故事,於是開始拍攝有劇情的影片,美國電影學會的補助金讓這一切有了美好的開始。電影《橡皮頭》是他畢生最快樂的拍攝經驗,一個完全屬於大衛林區的異想世界。

藝術家大多是敏感多情又偏執怪異的,能感受到一般人不可見的事物,把冰山下的伏流以藝術形式呈現出來。這位外表正常、多才多藝的隱性怪咖,近年熱衷靜坐冥想、寫作,還玩起電子音樂,能唱又會作曲,真是活到老玩到老。雖然他已是身材發福、皺紋滿佈的70歲阿伯(影片中的小女兒才3歲左右),但仍渾身是勁每天在畫室工作、思考,你說,還有什麼比這種狀態的老男人更迷人的呢?

 

*照片翻拍自2016金馬影展手冊

 

( 休閒生活影視戲劇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didi0896&aid=820996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