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閱讀與寫作的孿生情結
2016/03/08 12:16:04瀏覽448|回應0|推薦19

最近讀《超棒小說這樣寫》,當中很多舉例引用福樓拜的《包法利夫人》,連我的偶像畢飛宇在他的《小說生活》一書,也提及這本小說的浩大偉岸,是頂級的小說,幾乎找不到敗筆,同《紅樓夢》一樣非讀不可。

年少時囫圇吞棗讀過《包法利夫人》,當時一知半解,只覺得福樓拜的文筆很有氣質,尤其對心理描繪十分細膩,完全貼緊人物寫。他的單調貧乏,她的熱情真切,引領讀者走進主角的內心。累積人生經驗後再回頭讀一遍,似乎更能理解包法利夫人的純美心靈,她就像美麗的黛安娜王妃(瞧查理斯王子多無趣),成熟女人的身體住著小女孩蘿莉塔,為了追求愛情訂製華服債台高築不堪壓力走投無路(句號)心一橫終結生命。

由於翻譯小說讀的多半是譯者的文筆,除了翻譯不錯、頗受好評的版本外,我大多讀華人小說。在自己的書架望一圈,似乎特別偏愛中國的小說家,例如魯迅、蕭紅、張愛玲、王安憶、嚴歌苓、畢飛宇有個共同原因:樸素。他們筆下大多是平民老百姓,每天繞著柴米油鹽最基本的生存打轉,由於要抗衡太多不合理的人事物,因此人物性格特別強烈,拉拉扯扯、風風火火、平平實實,更多的是怵目驚心。

日本文學我也是極愛的,特別是戰後那一批大文豪:川端康成、夏目漱石、谷崎潤一郎、太宰治有個共同原因:耽美。他們筆下的人物常常不顧一切現實,耽溺在感官享樂中,熱衷於描繪生活細節,對人生、對情感執著而抑鬱,字裡行間滲出一種幽微曖昧的情緒。在最苦與最樂、光明與黑暗的陰翳中,即便在死亡的幽谷也能看見美麗的櫻花。

讀這些文學有什麼用呢?對我來說只通往一個地方:寫作。一種心靈上需索無度卻又高度自由的活動。一邊寫廣告文案、一邊嘗試創作、一邊寫輕鬆無壓的臉書,我想不出人生還有什麼比這種「存在感」更幸福的了。

 

 

( 心情隨筆愛戀物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didi0896&aid=49272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