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台灣電視史上的兩年港劇大震撼
2010/11/26 21:53:00瀏覽8219|回應0|推薦4
港劇在台已經退燒很久,也只有像我們這種稍微有點年紀的觀眾        
仍記得「楚留香」曾經引起多大的風潮。雖然當年只是三台輪播        
了兩年,前後僅有八齣戲,卻絕對是台灣電視史上不可磨滅的一        
頁,也有不少罕為人知、有趣的小故事。                            
                                                                
最早「楚留香」闖關的名目,叫做「金鐘外片觀摩」,那時三台        
在快辦金鐘獎之前,會播出一些各國姊妹台提供的影片,集中在        
一周或兩周內播出,當年不常看到的韓片或是粵語發音的港劇以        
及根本不准播的日劇,只有在這時能合法亮相。中視本來早就買        
了「楚留香」,只不知如何安排上螢幕,於是利用「金鐘外片觀        
摩」先播兩集,居然獲得極佳的觀眾反應,就表示「熱情觀眾大        
力要求」,硬是調出時段,正式播起「楚留香」,引起沒佔到便        
宜的台視與華視大聲抗議。不過,華視其實也已經買了當初在香        
港造成轟動、逼得無線不得不火速籌拍「楚留香」來迎合喜愛武        
俠劇觀眾口味的「天蠶變」,只是腦子轉得沒中視高層快,失了        
先機。                                                          
                                                                
在「楚留香」一舉打下超過50%的收視,轟動全台灣後,台視跟         
華視當然也不願賺錢的生意只給中視獨家作,也開始充實片庫,        
搜購港劇。在此先賣個關子,有哪些曾經差一點被兩台看上、最        
後無緣播出的港劇,稍待細表,先來講講順利在台露臉的八齣戲        
。「楚留香」自然不用講,收視絕對是後繼者難以企及(畢竟最        
有新鮮感與話題),無奈我家一向不太趕潮流,當所有同學都在        
談論「楚留香」、新聞報導滿天飛時,我們家還在看別的節目,        
直到「血海飄香」這個單元終於告一段落,家中才下定決心轉過        
去瞧瞧到底是如何的精彩,也因而我的童年記憶,完全沒有沈慧        
珊(其實知道有這個人,但沒有機會對她有感覺),一直認為楚        
大哥一定要愛蘇蓉蓉。                                            
                                                                
「楚留香」在香港,剛開始無線為了打對手麗的電視的「天蠶變        
」,祭出台內眾家大牌,鄭少秋與趙雅芝才剛因「倚天屠龍記」        
成為當紅螢幕情侶,趙雅芝再被派任演第一女主角蘇蓉蓉自是理        
所當然,然而趙雅芝還新紅乍紫,為免老觀眾流失,無線請來兩        
位更資深、更早和鄭少秋搭配而走紅的阿姐汪明荃、李司棋助陣        
,一個演第一單元「血海飄香」,一個演「畫眉鳥」中的柳無眉        
,在剛開播時,廣告上打的是鄭少秋&汪明荃,要觀眾八點回家         
准時看「楚留香」。結果,第一集,全港觀眾三百萬,比不過之        
前古龍小說改編的「刀神」(劉松仁&趙雅芝)等劇,卻也算安         
全過關,然而觀眾口碑不佳,往後逐集下滑,大家不滿意的一大        
重點是:「汪明荃在哪裏?」因為沈慧珊直到第3集才登場。           
                                                                
來到台灣「楚留香」超級大轟動,擺脫在香港被視為「平庸之作        
」的命運,幾位女主角也真是陣容超堅強,無線首代三大阿姐只        
有黃淑儀沒露臉,第二代的大阿姐來了趙雅芝與黃杏秀,只缺鄭        
裕玲,加上一九八零年代紅過一陣的陳玉蓮、曾與鄭少秋傳緋聞        
的森森,稱得上是八齣港劇中鑽石級的女星組合。值得一提的是        
,這也是李司棋年輕時演出的港劇唯一在三台播出過的。不過台        
灣最剛開始就紅了趙雅芝,除了她古裝扮相超級美、大加分之外        
,她的戲分最重,角色又討好,也是多少佔到便宜(演完第一單        
元就拜拜的汪阿姐就少了這個)。然而最奇妙的是,就算中視已        
經有所刪剪、加快「楚留香」的節奏,到了輪華視播港劇的時刻        
(台視與華視聯手逼迫,終於三台達成協議,一台獨家播四個月        
,三台輪流)「楚留香」還有一大段沒播完(約莫是在「畫眉鳥        
」進行到一部分,蓉蓉要失憶的時候),中視苦思如何對觀眾交        
代。                                                            
                                                                
方案一,是請大家再等八個月,輪回中視播時再續完。方案二,        
是忍痛把剩下內容交給華視,免得影迷還要痴痴的等。雖然華視        
看似方案二的大贏家(「楚」劇收視已熱到不行,廣告肯定好談        
,加上觀眾也會希望華視接手,且張小燕的「綜藝一百」被「楚        
」劇打得無招架之力,若兩節目同處一台,就不會有對陣的危險        
),華視一開始卻還擺姿態,表示他們手上有「天蠶變」可以播        
,未必非接「楚留香」不可。最後收回心意的關鍵,在於「天蠶        
變」經剪輯,也還是會稍微超過四個月的期限,難道要華視去求        
台視接手播完?華視接下「楚留香」之後,收視果真繼續長紅,        
然而這樣的「三台合作」卻也就出現了那麼一次。                    
                                                                
在「楚留香」高收視下檔後,華視只能挑集數不那麼長的港劇接        
檔,選了古龍原著「白玉老虎」改編的「琥珀青龍」,此劇男女        
主角是之前邵氏的動作巨星姜大衛,以及還很年輕俏美的陳秀雯        
,這齣麗的電視的動作戲,台灣反應遠不如「楚留香」,卻仍有        
同時段冠軍+超過40%的收視,雖然台灣製作人不再認為港劇打不        
倒,卻都知道港劇不好打。倒是姜大衛與陳秀雯多年後跳到無線        
再合作,演了時裝劇「都是有情人」,讓陳秀雯以「肥師奶」大        
受觀眾歡迎,殊不知,台灣觀眾早在「琥珀青龍」就看過他們的        
合作。                                                          
                                                                
第一次播港劇的台視,推出了經典傳奇重新演繹的「楊門女將」        
,「楚留香」未能攻下寶島市場的汪明荃再次出擊,演了穆桂英        
這麼個討好的女英雄,照說應該要大放光芒才對。出人意表的是        
,冒出華視製作台版的「小李飛刀」同時段對打,是韋辛監製+        
衛子雲主演的陣容,首集還很意外的與「楊門女將」互有勝負,        
逼得台視趕緊找香港編導重新剪輯,讓戲更緊湊,才逐漸拉開和        
「小李飛刀」的收視差距,卻也因此收視就在39%左右徘徊,整         
體較「琥珀青龍」又有那麼點距離。華視食髓知味,再拍勾峰、        
谷音、范丹鳳主演的「蕭十一郎」,準備與台視的港劇對戰下去        
。                                                              
                                                                
「楊門女將」是TVB的戲,一定會有「楚留香」中的老面孔,除         
了汪明荃外,關聰、楊盼盼、韓馬利等都有參演,然而觀眾愛的        
卻不是這些熟臉,也不是女扮男裝演楊文廣的馮寶寶,而是扮丐        
幫幫主江上風的石修(哪怕他的相關情節有好大一段硬抄「天龍        
八部」),他才是「楊」劇獲利最豐的一位。台視打鐵趁熱,「        
楊」劇的接檔劇繼續打石修牌,定了「英雄出少年」。「英」劇        
除石修外,「楚留香」黃杏秀亦是主角,這次角色就非邪惡詭異        
的壞女人,而是俏皮討喜的俠女,才終於讓她在台灣大紅,日後        
和石修一起在中視的「少林小福星」再續前緣。此外,「英」劇        
中演方世玉的董瑋,今日已是電影圈重量級武術指導,五虎將的        
苗僑偉、黃日華亦在此劇演重要角色,不過這也是我在兩年八齣        
港劇中,唯一沒看過的一齣。                                      
                                                                
輪到中視續播港劇,推出的是金鑽組合鄭少秋+趙雅芝的「飛鷹         
」,戲本身不算突出,娛樂仍是不俗,而靠男女主角的當紅魅力        
加持,收視又再開高走高,回到45%以上、逼近50%。此番鄭趙兩        
人本是已訂親的未婚夫妻,差一點行了婚禮,卻又因命運擺布,        
難成佳偶。最後一集特別扣人心弦,大家都在等著瞧魔化的趙雅        
芝報完大仇後,還能不能與鄭少秋共偕白首,好在編劇沒有再折        
磨觀眾,等到了沒能在「楚留香」欣賞到的完美大結局。「飛鷹        
」之後換成黃杏秀的「十三妹」接檔,難得又是一齣俠女為主,        
且是根據古典小說「兒女英雄傳」改編的戲,觀眾反應卻不熱烈        
,收視再掉回34%左右的水準。此劇除黃杏秀、李琳琳、楊盼盼         
觀眾還眼熟外,湯鎮業演男主角的戲是第一次在台亮相,任達華        
那時也名不見經傳,不過當年尚是新人的翁美玲,已經可愛討喜        
,難怪隨後就以「射鵰英雄傳」就在港大紅。                        
                                                                
華視上一輪沒辦法如預定播映「天蠶變」,第二輪總算播出,也        
如預期開出高收視,一度攀至40%以上,徐少強、顧冠忠這兩位         
「雲飛揚」都紅了起來,反而苗可秀、余安安、馬敏兒這三位女        
主角沒有跟著得利。記得當年我對玄陰宮主的特殊美貌極有印象        
,對她的妹妹就沒有太大感覺,現在一查才知道,玄陰宮主由香        
港小姐張瑪莉飾演,難怪美豔過人,恐怖的是,玄陰宮主的妹妹        
居然是由螢幕上第一位小龍女-佳視版「神鵰俠侶」女主角李通        
明飾演,她除了眼睛很大之外,容貌不算太突出,她那時早因佳        
視倒閉後出國念書、淡出演藝圈,再回來客串亦只演了五集,卻        
笑言收入可以抵一年的學費。                                      
                                                                
「天蠶變」一紅,本來在邵氏武俠片都是配角的徐少強,火速接        
演電影版男主角,還打鐵趁熱在台灣中秋節上映,華視的電視版        
尚未播至結局,首映當天就擠進大堆劇迷,破了票房紀錄,但電        
影版女主角是由劉雪華演的倫婉兒,戲分比楊菁菁的獨孤鳳還多        
,電視中倫婉兒由馬敏兒飾演,戲分不及苗可秀的獨孤鳳、余安        
安的傅香君,電視觀眾一看就覺得被騙,似乎賣座也開高走滑。        
                                                                
類似的例子在台視下一檔「天龍八部」上演後發生,在全劇尚未        
播畢,已有片商湊齊湯鎮業、陳玉蓮、黃日華合演「天龍八部大        
結局」電影,我記得小時候還看過這部片,裏面的喬峰是徐少強        
來飾演,票房好像也不差。「天龍八部」是兩年八齣戲唯一由金        
庸小說改編,金庸的魅力不俗,收視到尾段一度飆破50%,差一         
點就要媲美「楚留香」。                                          
                                                                

( 休閒生活影視戲劇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dicksu0532&aid=46395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