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你不知道,「超人」原來叫「火星原子人」?
2015/06/17 03:27:37瀏覽3911|回應1|推薦11
(可能已有部份朋友在新聞網讀過此文「精華版」,以下是「完整版」)
超級英雄影片近來成為票房萬靈丹,不管單打獨鬥或是聯盟出擊,都能席捲全球各地電影市場。然而,大多數眾所皆知的超級英雄,譯名不見得數十年不變,就連最具代表性的超人、蝙蝠俠等,最早在大銀幕上的官方名稱都與現在有段差距。

    堪稱美國漫畫最具代表性的超級英雄「超人」,早在民國27年已在漫畫中登場,然而首部真人演出電影直到民國37年才推出,民國39年在台上映時的片名叫「火星原子人」,原來片商當時把超人的家鄉克利普頓星當成了火星,廣告詞還寫道:「火星危期到了,科學子弟逃難來地球。原子人超人的行動,場場緊張、幕幕驚險。」不過仔細看就會發現,直譯「超人」已經出現在廣告中。日後「超人」這個更符合原文的譯名取代了完全錯誤的「火星原子人」。甚至連義大利拍攝的超級英雄搞笑喜劇,台灣都翻成「三超人」,克里斯多夫李維主演的彩色電影版本,也直接改回「超人」,在台賣座鼎盛。

     漫畫問世較「超人」稍晚的「蝙蝠俠」,首部真人版電影更早問世,大陸尚未變色前已經在上海放映過,片名就直譯為「蝙蝠人」,與「蜘蛛人」、「鋼鐵人」是同樣的命名模式。此片中除蝙蝠俠之外,他的助手羅賓也已登場,兩人對抗的卻不是企鵝、小丑等漫畫中的反派,而是潛伏在美國的日本間諜,因為那時美國已被捲入二次大戰,電影適時加入符合氣氛的內容。

國民政府來台後,此片也在台灣重映,片名改成「蝙蝠奇俠」,已經和目前大眾熟知的名稱相差不多。

    1960年代中期,「蝙蝠俠」被改編成影集,色彩鮮豔、氣氛輕鬆,在動作場面時還常會出現「砰」或「乓」等字樣,保留漫畫味,是許多老美童年重要記憶。美國播完第一季不久,電影版隨之登上大銀幕,除了貓女換角外,其他全都原班人馬。

有趣的是到了台灣,電影比影集早放映,民國56年搶上春節檔,片名則是叫「飛天俠」,廣告上註明是改編自暢銷名著小說「蝙蝠人」,至於羅賓則被翻成小飛俠,企鵝、貓女、小丑與謎天大聖各自的名稱叫毒企鵝、貓女人、笑面鼠與催命鬼,充滿那個時代的風格。

可惜當年台北觀眾對「飛天俠」興趣缺缺,元宵節沒到就下片,數年後片子再重映,片名改成「超人大戰魔鬼黨」,廣告上眾惡棍的譯名又改為艷貓、企鵝、小丑與謎人,已經頗為貼近現今大家熟悉的名字,不料靈魂英雄蝙蝠俠竟盜用同門的名號,變成了「胸前有蝙蝠標誌的超人」!

   民國60年10月17日星期日是個值得注意的歷史時刻,中視在下午首播「蝙蝠俠」影集,台灣首度使用此譯名,沿用至今。不過香港在上映「飛天俠」電影時,片名已翻成「蝙蝠俠勇戰四魔黨」,比台灣更早開始用蝙蝠俠這名字。中視除可能根隨香港的腳步外,當時台視已播映李小龍參與演出的「青蜂俠」影集,中視與台視也都有播「蒙面俠」、「獨行俠」等影集,或者叫「XX俠」是那時的流行吧?怪的是,中視播出「蝙蝠俠」數年,電影片商重映「飛天俠」,不改成此名,偏偏要叫之前提過的「超人大戰魔鬼黨」,有點莫名其妙。

   同樣在二次大戰期間已經現身漫畫的「美國隊長」,首部真人演出電影將原作改到幾乎面目全非 ,男主角從軍人變成檢查官,不拿盾牌只以手槍防身,不上戰場打納粹只在大後方查案,在民國時期上海放映時,片名為「無敵大探長」。事隔多年,再有電影公司將之搬上大銀幕,總算回復漫畫原貌,然而成本小、場面兒戲,美國連戲院都上不去,台灣則被安排在民國81年暑假頭檔,被「異形3」、「新鹿鼎記」等片徹底打掛,當時片名叫做「閃電威龍」,一如全片質感,B級到家。

( 休閒生活影視戲劇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dicksu0532&aid=24572751

 回應文章

hiro812
等級:3
留言加入好友
2015/06/18 17:15
現在好像都沒有超人系列的電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