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3/09/01 20:34:42瀏覽443|回應0|推薦0 | |
佛法中感受的重要性 葛印卡老師所教的內觀 佛陀的教導是一個體系完整的教學,籍著開展對自己的瞭解而淨化自己。體認到自己的實相,便能消弭因不當的理解而引生的錯誤行為及不快,讓我們依循實相來行事,過著豐饒、積極而快樂的生活。 佛陀在《念住經》中,指出一種透過觀察自身,培養出瞭解自己的實踐方法,這就是內觀法。 觀察自己的實相,立刻會發現:我們平時提到的“自己”有身心倆個層面,我們必須學習從生理、心理(身和心)倆個層面來觀察。但要如何確實地體驗到身和心的 實相呢?接受別人的解說或理智的知識是不夠的,這些或許可以在我們進行“自我探索”時作為參考,但是實際地進行內在的探索及體驗自身的實相還是必須靠自 己。 我們依賴感受來體驗身體的實相,也就是以產生在身體上感受來感覺身體的存在。儘管閉上雙眼,我們仍知道有手,以及身體其他部分的存在,因為我們能感受到它 們。就像一本書,有外在的形式、有內在的內容一樣,我們身體結構也有外在身體的客觀實相,以及內在感受的主觀實相。我們研讀書中所有的文字以瞭解內容,同 樣的,我們透過感受來感覺身體。如果沒有覺知到感受的存在,那就無從瞭解身體的結構;這倆者是不可分的。 同樣的,心理結構也可分為形式和內容二部分;心(citta)和法。此處的法,是指任何心上所產生的貪頭、情緒、記憶、希望、恐懼等心理內涵。就如身體和 感受實際是無法分割的一樣,離開了法(心的內涵),也就無法觀察心;心和法是緊緊相連,彼此互相影響的。在佛陀的教導中,這一關鍵性的發現極具意義。佛陀 說: 心上只要有任何念頭生起,必定就有感受伴隨而生。 因此,觀察感受其實是瞭解個人身心整體的最佳方法。 我們可以從下列四個方向去瞭解每一個人;生理方面的身體和感受,心理方面的心和法(心的內涵)。這四個面向既是《念住經》的四大部分,也既是觀察個人現象的四項有利切入點。要完整地探索,每一個面向都必須實地體驗,而每一個面向都可以籍著觀察感受來體驗。 因此,佛陀特別強調覺知“感受”的重要性。佛陀對弟子最重要的開示之一,《婆羅門加羅經》中,他說: 籍著如實地觀察感受的生起和滅去, 佛陀強調,想體悟四聖諦,覺知感受是先覺條件,他說: 對那些體驗到感受的人,我告訴他們:什麼是苦、什麼是苦的起源(苦集)、什麼是苦的止息(苦滅),以及止息的苦的方法(苦滅道)。 感受到底是什麼?佛陀用了許多方法來描述它,並把感受納入構成心識的四種歷程之中(請參閱第二章)。但是,在精確一點定義中,佛陀說,感受包含心和身兩層 面(注四)。只有身沒有心,無法覺知到任何東西,例如死亡的軀體就不會有感受存在。能感覺的是心,但所感受到的東西具有不可擺脫的身體成分。 這個身體成分在我們修習佛法時扮演核心的地位。我們修習佛法,目的是要開發我們的能力,去面對生活上的各種變遷,而仍能保持平衡穩定。所以我們得先練習, 在內觀時保持平等的心,去觀察我們身上發生的任何現象。保持如此平等的心,我們便得以去除因習性所造成的盲目反應,而能於每一個情境中做出最好的正面行 動。 我們對生活的體驗仍透過六個根門(眼、耳、鼻、舌、身、意)而來,其中五個是身體的感官,一個是心識。從緣起法來看,六根只要有任何一根與外境接觸,接觸 到物或心的任何現象,便會在身上產生感受(請參見第四章)。如果我們沒有注意到身上發生什麼,我們在意識層面就不會察覺到感受的存在。在這種無明、無知的 情況下,下意識便會對感受生起刹那刹那的喜歡或厭惡的反應,這種習性反應會增長成貪愛及憎恨。在意識察覺以前,習性反應已經不斷重複增強過無數次。因此, 如果禪修者只在意識的層面留意,他們只能在習性反應已生起並醞釀強大危險的力量之後才察覺到,那時,足已吞沒禪修者。他們已放任感受的火花變成大火,然後 才要撲滅它,這實在是無謂地自找苦吃。而如果他們學會把注意力放在身體上,客觀地觀察身體內的感受, 火花就會自行燒光,不致釀成大火,禪修者經由注重身體的層面,就能在感受生起的瞬間覺知到,而不會產生任何心性反應。 身體層而的感受實在是非常重要,因為它讓我們在自己體內體驗到當下可以觸及的無常實相。我們的內在,刹那刹那都在改變,以感受這出戲來顯示無常。在身體這 層面,必須體驗無常,觀照到感受的不斷變化,我們便能領略到自己無常的本質。這樣的領略讓我們明白:執著那些短暫存在的事物是沒有意義的。這種對無常的實 際體驗,會自然地激發我們生起不執著的心理。這種不執著的心理,不但能防止我們產生新的貪愛及憎惡,也可以消減我們對愛、憎的慣性反應。這時候我們的心才 能漸漸地從苦中解脫。除非包含整個身體這個範圍,否則,受蘊便仍是片面而不完整的。因此佛陀常常強調,從身體的感受去體驗無常的重要性,他指出: 持續努力、保持對身體覺知的人,戒除不好的行為,並做該做的事,有覺知力並有徹底的了知,就能從煩惱中解脫。 苦的原因是貪愛和憎恨。一般認為,愛憎是來自於我們身心對各種物件所產生的反應。但是,佛陀卻發現,介於物件和習性反應之間,有個失落的環節,那就是感 受。我們是對內在的感受做習性反應,而不是對外在的事物做反應。當我們學會客觀地觀察感受而不帶貪心或嗔心的習性反應時,不但不造作苦因,反而還會止息 苦。因此,觀察感受是實踐佛陀教導的精髓所在。而要覺知全面的受蘊,必須觀察身體的感受。對身體感受的覺知,能使我們深入問題的根源並拔除痛苦的根源。觀 察到我們自己身心的深處,才可能從痛苦中解脫。 瞭解覺知感受在佛陀教導中的重要後,我們就能從《念住經》得到新的洞見(注六)。經文首先敍述念住的目的在於: 使眾生清淨、克服愁歎、滅除苦憂、實踐真理、體證涅槃。 敍述念住的目的後,接著便簡要地告訴我們,如何去達到這些目標: 禪修者,要精勤、覺知、時時徹知無常,就身體觀察身體,就感受觀察感受,就心觀察心,就諸法觀察諸法,去除對身心世界的貪嗔。 就身體觀察身體,就感受觀察感受。 這些到底是什麼意思?對一個修習內觀的人而言,其中意旨就像黑暗中的火花一樣清楚明顯。身體、感受、心、以及心的內容(諸法)是人所包含的四大部分,要正 確的瞭解人的這些現象,我們必須直接去體會自己的實相。為了獲致直接的體驗,內觀者必須發展倆種能力:覺知(sati)和時時徹知無常 (sampajanna)。這部經名為“念住”,但如果沒有深入自己的洞見,只有“覺知”是不夠的,須得洞見到我們所謂“我”的無常現象。修習“念住”能 使內觀者領會自己短暫的本質。有了這種親身的體驗時,就能確實建立“念住”,建立那種能引致解脫的“正念”。到那時,貪、嗔自然消解,不只是對外在世界的 貪、嗔消解,連內在世界最難消解的貪、嗔也會消解。內在世界的貪、嗔常是深藏心底,而且經常被疏忽,是不假思索、心腹相連地執著我們自己的身心。只要這種 深藏的執著還存在,我們就難以從痛苦中解脫。 《念住經》首先教導的就是如何觀察身體。身體是身心結構中最明顯清楚的層面,也是最適合進行自我觀察的起始點。從身體開始觀察,然後的觀察、心的觀察、法 的觀察便都能次第開展。這部經裏教導好幾種開始觀察身體的方法,第一個也是最常用的就是對呼吸的覺知,其次就是注意身體的一舉一動。不論從何下手,都有必 定的程式,每位元內觀者都要經過這些程式才能達到最後的目標。下列所錄,是這部經裏十分重要的章節: 禪修者於是就身體內部觀察身體,就身體外部觀察身體,同時就身體內部、外部觀察身體。因此,他觀察身體當中不斷生起的現象,他觀察身體當中不斷滅去的現 象,他同時觀察身體當中不斷生起、滅去的現象。於是他清楚覺知:這是身體!修成了只有了知和只有覺照的境界,超越執著,不再貪著身心世界的任何事物。(注 九) 這段文句十分重要,他出現在探討身念住的每一段落結尾,接下來討論受念住、心念住、法念住的章節中也都出現這些文句。(在那三個章節中,“身”就分別改換 成“受”或“心”或“法”)這個章凶描述了念住最基礎的修法,但因表達上的困難,因此有很多種不同的解說。但如果我們瞭解,這章節談的是覺知感受,瞭解想 來就沒有那麼困難了。修習念住,內觀者必須洞察到自己的本質.深入洞察的方法就是觀察感受,包括觀察身、心、法其他三種身心現象。因此,下手處或許會有所 不同,但修習到某個程度後,必然都會進入有關受念住的修行。 因此,經文說,內觀者可以分別從身體的內部或外部生起的感受開始觀察。從身體的表層開始,或內外兩者一起觀察。也就是說,先從身體某部位開始觀察感受,再 漸進地培養出對全身感覺到感受的能力。當開始修習內觀時,或許會感覺到明顯而強烈的感受,並且似乎這感受還會保持一段時間。辦幾件實事觀者會覺知到感受生 起,經過一段時間然後滅去。此階段,他們體驗到的是身心上粗重明顯的感受,整個似乎有堅固、持久的性質。但繼續修心到某種階段,那堅固的性質自然而然消 失,身心只感覺是一團振動,瞬間生起、瞬間滅去。有了這種體驗後,內觀者就會明白身體、感受、心和法其實只是一連串沒有自性、不斷變化的現象罷了。 具備了這樣對身、心究竟實相的直接體悟,便能夠粉碎我們原有的幻覺、設想和錯誤的見解。原先只是建立在信念或推論上的正確觀念,當有了這些體驗時,便呈現新的意味。逐漸籍著對內在實相的觀察,到最後,所有扭曲認知的習性都將去除,只有清淨的覺知和智慧留存下來。 當無知消除,潛伏在深層的愛憎習性也將連根拔起,內觀者便能從所有纏縛中解脫--包括對自己內在身心世界的最深執著。當這種執著消除,一切痛苦就消失,個人從此解脫。 佛陀常說: 無論什麼被感覺到的都是和苦相連。 因此感受是體驗苦的真相的理想工具。不愉悅的感受當然是苦,但是非常愉悅的感受也是一種十分細微的苦擾形式。任何感受都是無常的。如果我們只想擁有愉悅的 感受,當愉悅消失後,就只會留下苦。因此,每一個大吃一驚 都包含著一顆悲苦的種子。所以,當佛陀指點我們息苦之路時,他特別指出感受的生起這路和滅去之路(注十一)。人只要停留在身心世界的範疇,受和苦便會持 續。唯有超越這個身心世界,去體驗涅槃的究竟實相,受和苦才能止息。 佛陀說: 有些人不能過著如法的生活,因為他談得太多。 有些人雖只略聞正法,從自己的身體去體驗自然法則,這樣,他就能過著如法的生活,永遠不會忘記正法。 我們的身體是真理的見證。當內觀者在身內發現真理時,真理是如此真實,自然會過著如法的生活。人人都可籍著學習觀察我們內在的感受而體會到這個真理,我們也因為如此而從痛苦中解脫。
|
|
( 時事評論|其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