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我小時候,滿周歲時,大人們依傳統習俗,把不懂事的我放在一個擺滿東西的大竹盤上,讓我挑選物品,觀察性向。結果,我挑選的是一枝筆。 用一枝筆,走過人生的種種階段。從學生時代,練寫字,作筆記,入考場,作文比賽,進大學,到研究所畢業後,選擇學術研究作為生涯規劃的首選方向,均少不了筆。 譜寫經濟的交響樂 筆,何等簡單的工具,在古今多少賢人智士運用下,筆鋒刻畫出千變萬化的乾坤,令人景仰崇敬。筆可用來寫文章、繪彩畫、記樂譜,創作何等多元。下筆時,要思考、要分析,更要創意。好像是,一枝簡單的筆,可以懸掛著一串串葡萄般的創意,一瓣瓣玻瑰般的靈感,一片片夢幻般的翅膀。 用筆來撰寫經濟研究報告,是我在研究機構任職的工作。經濟包括社會中不同個體,家計、企業、政府與國外部門,各自運作,又相互影響。經濟如同一首交響樂,每一位樂手,站上了舞台,在自己的崗位演奏擅長的樂器,於適當的節拍處撥弦敲擊,但並非各自獨奏,而是彼此呼應,共同在一個舞台的時空中合鳴。觀乎經濟從個體到總體,相互交融後呈現出來的整體社會,猶如合鳴之後的樂曲。 交響樂由各具特色的樂章組成,旋律高低強弱,或長或短,主題各有千秋。經濟亦有高低起伏脈動,如同音樂旋律的流轉,展現不同重點的樂章。綜觀經濟中最有活力的樂章,可謂是創意樂章,且創意從一個樂章帶到下一個樂章。無論是科技發展、文化創意產業,或經濟中的任一部門,只要有創意,便見生機盎然,前景明亮。本書便是歌詠如此之思維。 創意的樂章,遇到了音樂與文章,便有諸多共鳴。音樂家創作曼妙旋律,或輕柔,或澎湃,訴說豐富的心聲。文學家勾繪細膩巧思,或激昂,或冷靜,陳述深刻的思想。藝術家鋪陳色彩格局,或具象,或比擬,把握創意的靈感。一個社會若能讓這些精采的人文智慧結晶發揮,充滿多元創意的氛圍,不但經濟將呈現發展的活力,民生福祉亦將提升。這乃是歐洲文藝復興的人文主義之精髓與體現,也是任何時代都值得追尋的方向。 人文視野帶出經濟思維 採用人文視野,從文藝與音樂的故事切入,帶出經濟與社會觀念,這種寫作方式,或可謂是一種創新的嘗試。鋼琴老師吳季札教授曾指導我鋼琴獨奏會,在祝言中提及文藝復興,當時他應是看到了文藝復興的無窮力量吧!每當撫弄琴鍵,憶及已作苦的吳教授,這一條線,便遙遙地引我開始文藝復興的研讀工作。 因緣際遇,榮幸有機會先後寫了兩個報社專欄。感謝經濟日報觀點版「談創意」專欄,自2006年7月起,予我盡情揮灑、發抒觀點的園地。亦感謝聯合報繽紛版在2003年7月至2004年2月間,開闢「論經濟糧」專欄,透過生活點滴與中外典故解說經濟觀念。也感謝聯經出版社費心結集成冊,出版這本專書。本書乃以經濟日報「談創意」專欄的41篇為主,聯合報「論經濟糧」專欄的15篇文章為輔。 本書共分八章。前言中,由多元創意串起文藝復興與經濟活力的共通性,此為本書之大部分重點。接下來各章,「文藝復興的啟示」闡釋文藝復興對時代的意義;「創意的多元」探索創意的無限可能潛力;「經濟的活力」放眼經濟的多重面向;「音樂的激盪」體驗音樂家精緻樂音中的永恆;「文學的薰陶」呼應文學家對社會的呼籲;「藝術的交融」挖掘藝術中的人性,「歷史的交錯」試圖在亙古的時間長河中遊走摸索;「心靈的天空」則是分析內心與外界的互動。 (本文摘自聯經出版《經濟的創意樂章》自序) 【2008-05-09/經濟日報/A14版/企管副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