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楊雅惠出書囉~~~「經濟的創意樂章」
2008/06/19 07:44:36瀏覽1057|回應3|推薦0
《〈新書快遞〉》

經濟的創意樂章 ──一位經濟學者的人文視野

經濟社會包括多樣而不同的個體,如同一首交響樂,每一位樂手,站上了舞台,在自己的崗位演奏擅長的樂器,彼此呼應合鳴,創意從一個樂章帶到另一個樂章。經濟的每個樂章,只要充滿創意,便見生機盎然,活力無窮。

創意呈現在人文的各個視野,無論音樂的激盪、文學的薰陶、藝術的交融、歷史的交錯,都充滿著創意的軌跡。這樣的燦爛人文瑰寶,見於文藝復興時期,歌詠出經濟與文藝的共鳴。

15世紀達文西的絕妙智慧,至今全球仍為其名畫奇蹟而著迷。在世只35年的莫札特,到21世紀時全球歡慶他的250歲生日。大文豪雨果、安徒生、大仲馬、羅曼羅蘭的文學結晶,隨著代代世人傳述。畫家梵谷與高更相互激盪,孕育跨越時空的藝術結晶。各種豐碩的文藝內涵融入了社會,帶動經濟活動,產生無窮潛力的經濟價值。

經濟不再只是嚴肅而枯燥的數字,而是生動的人文對話,也是躍動的創意樂章。

【2008-05-04/經濟日報/C4版/經濟書坊】

( 知識學習商業管理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delph168&aid=1971624
 引用者清單(1)  
2014/10/02 22:33 【udn】 這有相關商品!基羅 開朗 巨擘 藝術比價

 回應文章

Delphenia
等級:5
留言加入好友
書評「經濟的創意樂章」:創意 激喚經濟活力(下)
2008/06/19 07:49

理性分析

經濟觀點洋溢文學內涵

世界級的文學巨擘托爾斯泰、羅曼羅蘭和泰戈爾的著作中,均傳播愛與和平的理想;《紅樓夢》作者曹雪芹之貧苦終生,而《哈利波特》作者羅琳之致富,說明經紀人制度與智慧財產權使作家的權益得到保障;「大仲馬不懂數學」,求職失敗,因字寫得很好,得到賞識,找到工作,藉此工作糊口,創作出偉大文學作品,因為他發揮「相對優勢」;19世紀偉大畫家「梵谷與高更的激盪火花」,因兩人不遑多讓的競爭,在交流過程中,爆發靈感火苗,點燃更多創意。

「話說乾隆識能臣」是指地方先把道路修好,會帶動地方由貧窮變為富裕的成果;2006年獲頒諾貝爾和平獎的尤努斯,他為孟加拉的窮人量身訂做的「鄉村銀行」經營成功的原因,就在於適切的機制和適切的執行者。

「伯樂識馬」說明在市場經濟下,評鑑制度的公信力不只是道德的訴求,本身也具有價值,進而指出企業需要培養商譽,政府更需要愛惜公權力。「季札掛劍,能否再見」說明古時吳國季札,雖摯友亡,而將寶劍掛在其墓前樹上,表示他的誠信。誠信是做人大道,也是治國者不可或缺的德行,像類似有趣的題目,不勝枚舉。

最後,我借用老友高希均教授經常強調的:「經濟學者要有溫暖的心,冷靜的腦。」本書的作者是位通而不俗、平而不凡的經濟學者,她不僅有冷靜的腦,分析經濟問題,也有溫暖的心,關懷社會人群。

(作者是中研院院士,本文是聯經出版《經濟的創意樂章》推薦序)

【2008-05-08/經濟日報/A14版/企管副刊】


Delphenia
等級:5
留言加入好友
書評「經濟的創意樂章」:創意 激喚經濟活力
2008/06/19 07:48

創意 激喚經濟活力

一般人寫散文,喜歡運用能震撼人心的詞彙,且多富感性;而經濟學者寫雜文,喜歡用一般人難懂的術語,且多富理性。寫的文章既具散文風格,又有經濟觀念內涵,就我所知,很難找到這樣的作家。可是當我讀了楊雅惠教授的《經濟的創意樂章》之後,我發現她寫的文章既具散文風格,充滿濃郁的感情,又富經濟觀念的內涵。像這樣的文章,最易引起讀者共鳴。

在兩岸三地的經濟學者中,很難找到採用此種體裁的人,因為她博覽叢書,故能旁徵博引;她觀察細膩,故能體察被人忽略的細節;她能捉住重點,故能言簡意深;更重要的,她表達流暢,且文字雋永,容易為讀者所接受。

旁徵博引

古今中外人物如數家珍

她舉例恰當,故能將一般流行的經濟術語的要義,不著痕跡地應用到古今中外名人、偉人的軼事中,以及他們成功的祕訣。這些名人、偉人涵蓋的範圍,包括藝術家、藝文家、音樂家(指揮家)、哲學家、畫家、發明家及創新者、文學創作家、古今歷史名人、現代企業家及經濟學家。

她活用的經濟術語包括供需原理(決定價格)、賽局理論(鬥智法則)、消費者主權(消費者選擇為先)、智慧財產權(保障努力的成果)、經紀人(協助保障著作權)、機會成本(放棄另個機會的代價)、風險管理(防患未然)、比較利益(相對優勢)、公司治理(強調監理之重要)、創意(藍色策略)、信用(公信力)、風格經濟(可帶動經濟活力)、美感經濟(可美化人生)等等。

楊雅惠所運用的古今中外名人、偉人軼事、嘉言,如數家珍,由此可知,她不僅視野廣闊,觀察犀利,而且用筆如流水,看來很柔,卻有穿石的功效。我不妨舉幾個例子來說明。

達文西與米開朗基羅的競爭是在於激發創意,故兩人都成為文藝復興的巨擘,古今稱頌;安徒生因書寫用的墨水乾涸,激發其靈感,創造出歷久彌新的童話故事;美國漢堡流行全球,在於它的老闆能應合消費者味口。

再如「高個兒過小門」是描述荷蘭人為節稅,將大門變小,正符合「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希特勒的極限」描寫希特勒野心過大,不擇手段,爭取各地資源,忘卻風險,導致仰彈自盡;天才音樂家莫扎特只活了35歲,死前貧窮悽涼,200年之後,他留下的創作仍撼動人心,仍在各國上演,歷久彌新,且為後代衍生出無窮的經濟價值。


Delphenia
等級:5
留言加入好友
書評「經濟的創意樂章」:在文學薰風中 上堂經濟課
2008/06/19 07:46
在文學薰風中 上堂經濟課

曾有記者問一位世界頂尖的小提琴家,當音樂家聚在一起,談些什麼? 他回答說,談股市、論經濟。如果有人問一位經濟學家同樣的問題,答案則是談音樂、論藝術。本書正是一本由音樂與藝術交織出充滿創意的經濟論文集。

作者楊雅惠博士是一位傑出的經濟學家,她獲有台大經濟學博士學位,曾任中華經濟研究院研究員,台大兼任教授、中央銀行理事,現為行政院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委員。她的才華洋溢,不但經濟學研究有傑出表現,對文藝、音樂的涉獵造詣同樣深厚。

作者以淺顯易懂,優美有趣的文字,透過樂章詮釋經濟學的概念、邏輯與真諦,並且帶領讀者去享受音樂的激盪文學的薰陶,與心靈的昇華,不知不覺中上一堂經濟學課,更從米開朗基羅的巨作、梵谷的畫、貝多芬的交響曲、卡拉揚與伯恩斯坦的指揮、雨果的劇本、大仲馬的小說,獲得有關創意的啟示。

作者以「莫札特的35歲生命」、「抓跳蚤的不丹人」等實例讓我們領悟到,文學藝術融入社會的每一生活層面,進而影響經濟產值的創造,但經濟產值不限於國民生產毛額(Gross National Product, GNP)的短暫增加,真正的財富更表現在國家快樂力(Gross National Happiness, GNH)的持續提升。

本書對創意的詮釋非常精闢。新經濟時代賣命不如賣創意,而創意就是要凸顯風格,「我有風格,故我存在」,風格經濟的活力,未必需要政府刻意營造,只要整體環境能讓它有發揮的空間,就能創造出不斷的商機。

「布拉姆斯的20年琢磨」帶來的啟示是:創意沒有一定的法則,推動創意產業必須給創作者各種揮灑空間,一點一滴地珍惜。莫札特以短短的生命創造了永恆的價值,推動文化創意產業,也一樣要有這樣的期許與魄力。拿破崙入侵奧地利時,特別禮遇海頓,李斯特演奏時,要求全場肅靜,連沙皇也不能例外,在在顯示,珍惜人文價值與尊重專業是發展文化創意產業的最基本條件。

書中提及約翰史特勞斯的圓舞曲,維也納國家歌劇院、文化復興時期的麥迪西對文化活動的支持,讓讀者體會到,推動文化創意所需要的支柱:雋永的文化精髓、具消費與鑑賞力的經社機制、睿智的政府決策與措施,三者缺一不可。也不能忽略保護智慧財產權,與建立鑑價機制與經紀人制度的重要。

同時,推動文化創意產業不能像奧菲斯那樣的急躁,需要時間發酵醞釀。而「阿房宮」一燒即毀,但「蘇格拉底在小屋裡的對話」卻流傳千古,也彰顯了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不只是硬體面建設,更應求軟體面的建制。

本書還帶給我們一項重要的啟示:創意多元的社會必須開放與包容。「女高音卡拉絲的悲哀」提醒我們,過度謾罵批判,帶來的破壞摧殘,只會大於建樹。

文藝復興為歐洲帶來經濟活力,我們也期待文創產業不但賞心悅目,更能發出提款機的悅耳樂音(music to the ears),本書的推出正是時候。

(作者是中央研究院院士,本文摘自聯經出版《經濟的創意樂章》推薦序)

【2008-05-07/經濟日報/A14版/企管副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