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柯P七把刀 台北「急診市」
2015/01/26 20:13:53瀏覽702|回應0|推薦0

政治素人柯P以旋風般的姿態入主台北市政府至今正好滿一個月。雖然這樣短的時間尚不足以預測未來執政的成效,但至少能夠讓人了解他在處理政事上的基本風格。以下筆者就這個月來的事件整理出以下幾個觀察點:

一、直話直說:柯P令人印象最深刻的大概就是直話直說,有些甚至白目到爆笑,讓記者們每天都有話題可寫。雖然聽得很痛快,但難免給人不夠穩重自持的感覺。這也是李前總統對他最主要的提醒。

二、決策公開:柯P沒有過去從政的包袱,所以可以將資料和決策過程公開(例如兩位局長的票選)。這種全民參與的模式雖然徒具形式並有違責任政治的原理,但也反應出他心中的「民意」並不在媒體而是網路。

三、回歸常識:作為一個政治素人,柯P只能訴諸「常識」來作政治判斷。這固然可避免政策扭曲走樣,但也可能因此輕忽抹煞其他專業人士的努力。西門町雙屍命案警方12天破案卻被嫌太慢即為一例。

四、不近人情:如果連自己的孩子在三歲前都未見過爸爸,柯P對於議員或財團的人情公關當然更不願理會,連輓聯都不再發放。這顯然是要將台北市政府打造成服務市民的機器,不再受制於人情。

五、積極管理:這樣的政府是否能被接受,就要看是否能更有效率與廉潔。所以自然要對市府公務員嚴格要求,甚至說「現在會哭的都跑光了,留下來的都是不會哭的」。若真能成功,應該會是管理學上的新案例。

六、具體務實:不管對市政有多少理想,「務實」仍然是他最重要的準則。畢竟急診室不是實驗室,不是為了驗證理論,而是為了解決問題。若之前的決定有問題,他也會務實地修改。先開罵後來還是開辦的和平國小就是一例。

七、勇敢挑戰:柯P的確很勇敢地(雖然有些莽撞)挑戰他認為有問題的開發案,甚至不惜逼財團重啟談判。若真能找出弊病根治自然大快人心,但似乎尚未有具體的成就,徒惹反商仇富的質疑。

由此可看出,柯P目前仍只是將急重症的醫療過程移植,彷彿在開台北急診市。以新官上任來看或許得到不少掌聲,但當許多亞洲城市已在經濟和文化上超越台北之時,市長更重要的可能是擘劃未來並廣結人脈資源來為民興利。那時柯P是否能放得下身段來招商或與人合作,恐怕才是市政成敗的關鍵。

 

原文發表於聯合報1/26/2015「民意論壇」:http://udn.com/news/story/7339/666290

( 時事評論政治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dawweiwang&aid=20465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