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許多社論埋怨Ubike自動服務機不堪淋雨故障、Ubike胎紋光滑、車身故障率高、騎士不安分在人行道亂竄、騎上武嶺、甚至還有酒駕…
不知怎麼搞的,我居然在大街小巷聽見Ubike議題—不流於謾罵,而是透過精彩的對話與深層的思辯,彷彿法國的「哲學節」場景飄洋過海…
為了突顯與「對岸」的不同,並複製夢想的美國生活,台灣政府長期鼓勵污染耗能的機動車輛,汽機車更被商業廣告象徵尊貴的身份與地位。多年來,濱海公路不乏汽車展露騰騰殺氣(近百公里時速狂飆),宛若吐信毒蛇教人不敢橫越雷池半步—雖然只差半步就能沉浸大海的幸福懷抱。
然而,隨著國際視野的增廣,我們赫然發現:「腳踏車政策」並非等同貧窮與落後,先進國家用此實踐低碳生活概念。舉例來說,號稱自行車王國的荷蘭經過幾十年的努力,花大錢設計自行車專用道,說服民眾伸出「大自然友誼」之腳,超越心理障礙騎上鐵馬,並透過志工推動自行車禮節…終於在大都會中排除了汙濁空氣、不悅噪音、肥胖民眾與難看街景。如今,中國民間為了炫富拚命買車,荷蘭卻是每人擁有1.2輛自行車。
原來,Ubike的設立是政府考察西歐之後的壯舉。可惜亡羊補牢為時已晚,台灣交通政策與世界潮流脫軌太久,民間已長期漠視腳踏車之美,想在寸土寸金的大都會騰出一條自行車道,恐怕難上加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