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7/09/08 19:05:45瀏覽552|回應0|推薦2 | |
幾乎被挖空了,整個底下。
這是當初始料未及的-台北地下街、站前地下街,兩處有點間隔。兩隧包夾在台北火車站週邊,與火車站的乘車地下室及誠品地下街連接一起,成為一個地下網絡。台北地下街的範圍西起塔城街東側,沿市民大道經延平北路、重慶北路、太原路、承德路等重要南北幹道路口,全長約
印象中常出入台北地下街靠近國光客運北站附近的出口。那時候,國光客運仍屬國有企業,為搭車轉乘至桃園或宜蘭一帶的乘客時常往來與此,地下街的客源大都由此收益;相較於其它的出口,失去了吸引的標的,收益相對短缺。當時地下街的商店取向尚未確立,總是不知道這裡的店家賣些什麼;古董、資訊產品及唱片各自散佈街內,儘管有規劃區域劃分店家種類,但或許是初創,商店仍有類型相混的情形,顧客稿不清楚狀況,購物常眼花撩亂。或許如此,每當我在轉乘車經過此時總感覺蕭條冷清。
相較於台北地下街經營的窘境,站前地下街則好多了,排除店家取向不提,單就客源來說人數可是遠比台北地下街多。除了地理位置佔優勢,與捷運站的接壤也是關鍵。誠品企業開設的捷運地下街因為捷運開通而發展,是連結台北地下街與站前地下街的間接交會處。我仍記得L常自誠品地下街穿越過台鐵地下停車場,由此直接行進到台北地下街買遊戲,他以此為傲,說是最方便的地下道捷徑,但停車場內的凝滯混髒空氣令我不敢恭維。忠孝西路是台北市重要的交通樞紐,許多非北市的上班族、學生皆在此轉換交通車通勤,由公車、火車及捷運構成的三點交通共織出地下街龐大的商機面餅,大量的通勤族成為此處的消費群,這是台北地下街所無法比擬的。
儘管如此,或許是嗅到發展的契機,經過多年的經營轉移,台北地下街的商業型態逐漸轉移開來,原先參差不齊的商家各自汰換轉型,區塊性的分類經營被明顯劃分開來,這在資訊區最為明顯。或許資訊產業的演進總是一日千里,家用電玩推陳出新,商品越趨多元,先前隻手可數的電玩商家竟延展多家,競爭激烈。記憶中那種柔弱不繼,劃分不明的商業區塊儼然不再,逕自蛻變成同等光華商場那般相同產業聚攏的區域區,人口自然匯聚。現在若要購買家用電玩,L總會推薦我前進那裡。
隨著時代的演進,早年規劃的都市計劃正被按圖索驥。高鐵建構著,隨此因應地下街也隨之開展。幾經幾次的重建與規劃,台北車站地下街也拓展出新的商圈,成為地下街成員的一環。在此四方交融之下,從前台北車站前那四處可見的天橋、人行道逐漸消失,皆被地下道所取代。人們彷如螻蟻,自洞中穿梭各趨目的。緊接著,捷運松山線的開工,意味著新的地下網路又將開展。松山線的捷運北門站設在過去的台灣總督府鐵道部(台灣鐵路管理局前身),那裡緊鄰台北地下街,將會貫穿彼此形成新一道地下網絡,屆時整個地下街的光景會更為遼闊,整個台北車站週邊可說是被挖穿了。
從記憶到今昔種種,都市的發展格局越作越大,很難想像接下來的車站生活圈會如何的發展下去,如此,或許對於生命的經歷才會有了深刻的感發。我總相信,一個偌大的BOT梭工,那正代表我們的青春同為凋零環境持續改變著(畢竟一項工程的建構需花費多時)。我想,這代表著時代正推緊著人前進,而人被時間浪潮衝擊,隨著時空一同倦怠,逐步被遺忘與習慣。「歲月竟如此短暫!」
人會遺忘,正如同習慣成為理所當然。我正在看著環境持續改變著。 |
|
( 創作|散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