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你不知道的台北風物/市定古蹟/「青田七六」-馬廷英故居/偉大的地球科學家馬廷英
2011/02/17 00:14:02瀏覽1568|回應0|推薦5

馬廷英教授,字雪峰

1899年
 生於遼寧金縣(今大連市金州區),但文件登記為1902年

1917年
 畢業於遼寧金縣金州中學,考取日本公費留學,以第一名畢業於東京高等師範,繼考入仙台東北帝國大學地質古生物學系。

1929年
 大學畢業後,繼續攻讀博士,深獲當時古生物學泰斗矢部長克(Hisakatsu Yabe)教授器重。
 求學期間,曾先後於日本學士院會報發表論文多篇,將珊瑚的年成長率理論用現代珊瑚加以證明,因而奠定了他在地質學、古生物學界的地位。

1933年
 完成古生代珊瑚的內部構造研究,發現其年成長率與海水溫度有關*的博士論文。
 當時日本軍政府向其施壓,要脅必須回滿洲國科學院就職,才能取得學位。
 指導教授矢部長克不願軍閥介入學術,將其論文送往德國柏林大學。

珊瑚的生長在夏季快速,冬季緩慢,造成骨骼的內部稀鬆、緻密互層,與表皮上凹凸的年層構造,這種構造相當於樹木的年輪
 因此,珊瑚在赤道時,因海水水溫終年趨近恆定,故年層變化不明顯,而在緯度較高的亞熱帶,因季節變化明顯,珊瑚就有明顯的年層變化

1934年
 獲得德國柏林大學頒授博士學位,日本當局也立即授與東北帝大理學博士學位。

1936年
 中日關係緊張,受丁文江先生之請秘密返國,擔任中央大學教授(1936-1937)及中央研究院地質學研究所研究員(1936-1939)。
 主持東沙群島珊瑚調查與研究,於該群島發現明代古物,證明該地區自古即為中國領土
 將珊瑚年成長率與海水溫度的關係,引用到古氣候的研究,探討地質時代的氣候變遷*與冰川消長的原因及海底地形等問題

各地質時代和現在一樣,已有分明的季節變化,直接證明了各地質時代早有熱帶、亞熱帶、溫帶等的不同溫度區

1937年  
 抗戰爆發,應東北名人齊世英先生之請,擔任東北中學校長,帶領學生撤退至大後方。

1939年 
 出任中國地理研究所海洋組組長(1939-1945),先後於東南沿海諸省調查海岸地形與戰略資源。

1945年
 抗戰勝利,年底奉命來台接收台北帝國大學,出任台大地質系教授兼系主任(1947-1951)及台灣海洋研究所所長(1946-1950)。

1945、1946年
 赴蘭嶼進行動植物及地質調查,利用珊瑚成長率,討論各地質時代各大陸的相對位置與遷移。

1947年
 赴南沙群島及海南島作學術調查,利用珊瑚成長率,討論各地質時代各大陸的相對位置與遷移。

1950年代
 政府有意刪減石油公司探勘費用,馬先生以〈石油成因論〉*一文,說明地殼在滑動時能造成大量生物的死亡,而生成石油與油氣
 因此,推論台灣西部及海域深處可能蘊藏有大量的石油與油氣,主張做大規模探勘。

在板塊邊緣的微生物因被擠壓大量死亡,轉變為石油已成今日「石油生成的主流理論

1953年
 發表「地殼剛體滑動說」*

*「地殼剛體滑動說」與今日的「板塊理論」,有相當程度的符合。
 地球外殼常作相對或整體的滑動,而地球上各種現象,如:火山島弧、海底深溝、冰川、海階等現象,都是地殼滑動的自然結果
 1968年,摩根(W.J. Morgan)與雷比松(Le Pichon)兩人先後提出現在的「板塊理論」,但是,整整比馬先生的「地殼剛體滑動說」晚了15年。

驗證「大陸漂移學說」理論
 魏格納(A. Wegener)的「大陸漂移學說」,始終是具爭論的學說,由於缺乏直接的證據,它仍被很多地質學家,特別是物理學家所排斥。
 馬先生是第一位利用古生物方法,說明各地質時代的珊瑚,因珊瑚受海水溫度而有明顯的年層變化,以此即可推出各地質時代的赤道位置。
 馬先生證明:各地質時代的赤道是移動的,因而詳細說明了各地質時代的大陸位置與它們漂移的蹤跡,直接證明了魏格納的「大陸漂移學說」

驗證「生物時鐘」理論
 1963年,美人威爾斯(J.W. Wells)在《自然》雜誌提出:
  利用珊瑚的年成長值與日成長值,推出泥盆紀(約3.45~3.95億年前),一年有4百天。
  不過,到了石炭紀早期(約2.8~3.45億年前),一年減為390天,說明地球的自轉愈來愈慢。
 1964年,英國年輕學者斯庫頓(C.J. Scrutton)利用潮汐算出珊瑚「月成長輪」。
 他們的理論,都是建立在馬先生的年成長層的基礎上的。如沒有先生的年成長值,威爾斯與斯庫頓是算不出地質時代中的一年有多少月多少天的。
 但在這兩位學者提出此二論文時,都沒有在文中或文獻中提到馬先生。

1979年9月15日卒於台北

1980年2月,蔣總統經國先生頒佈褒揚令,表彰馬廷英教授對國土資源調查與地球科學研究的卓越貢獻

( 在地生活大台北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dansun571008&aid=4877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