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1/10/24 23:55:14瀏覽823|回應0|推薦12 | |
看了魏德聖的專訪, 心中有許多感觸. 很多媒體把他捧為英雄. 台灣電影界的救星. 但是一個小時的訪問下來, 其實可以很容易看出魏導的素人性格. 他和你我並沒有太大不同. 他並不避諱談到很多自己的問題. 例如在募資過程中, 也許因為急迫, 對不願意資助的人頗有微詞. 但等到整部片完成, 他自己才驚覺, 賽德克.巴來不就是在表達兩種文化的差異嗎? 那他為什麼不能接受別人的拒絕呢? 他也對拍片過程中自己的心態侃侃而談…其實事情進行過程中, 他並沒有那麼多的理想與感性. 他只是在”拍電影”. 而三個月沒發薪水, 他也很自責..” 怎麼會有這種老闆…” 和李安有類似訥於言辭的性格, 魏德聖有一種更未被雕琢過的言語表達方式. 三言兩語, 跳躍式的敘述, 你根本看不出他有多深的思考與感受, 以及他的作品能展現多大的感染力. 如果不是海角七號 ( 他說這部電影是他幾近情緒化的故意把被拒絕投資的理由全部集於一身的電影 ) 的成功, 這部賽德克可能永遠被擱置, 成為他一生的遺憾. 一個成功的商業行為, 基本上要透過某些計畫和管控才比較容易達成. 我們可以看到一些賣座的電影(例如雞排英雄, 艋舺等) 如何以Hollywood風格, 以預算的控制和整體的行銷方式來達成獲利的目的. 但是魏導卻以另外一種方式來完成他的夢想. 他的電影總是處於超支的窘境, 因為他的要求經常超過這個環境所能供給的極限 (例如音效, 道具); 他的溝通不良也讓工作人員吃足苦頭. 而當被問到他怎麼會有那種魅力讓幾百個人跟著他拍這部電影, 既使薪水發不出來也沒有怨言(有人甚至自掏腰包貢獻)? 他卻納納的說不出個所以然…
從一個局外人, 我倒似乎看到一些蛛絲馬跡…. 賽德克.巴萊的格局和魏導求好的個性, 打造了一個很多人實現夢想的平台. 在這個平台, 不管是攝影, 音效, 劇組, 演員, 甚至道具, 都讓這些專業技術人員(或素人演員) 有一個挑戰極限, 挑戰這撮爾小島過去刻板市場概念的機會. 他們不甘心於被視為虧錢一族或是低俗產品的製造者. 他們相信藉由他們的專業與努力, 可以讓人耳目一新, 可以開創新局, 可以為將來鋪出一條光明的大道. 也許是這種「又憨又番」的傻勁, 讓這群人在看似看不到岸的大河中奮力划槳. 他們也許擔心上岸後並沒有夾道歡呼, 但是他們確定, 一個新的典範正在熟成中. Steve Jobs 說過一句讓人印象深刻的話 :「Stay hungry, stay foolish」. 魏導很幸運, 他的反骨終究替他爭了一口氣. 但在我們這個島上, 還有許多聰明人持續在 stay foolish, 默默在各個角落造夢, 幫別人圓夢…
替他們加油!!!
|
|
( 心情隨筆|雜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