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理性? 感性?
2011/11/11 00:09:33瀏覽844|回應0|推薦22

和同事聊天. 他前幾天到中南部看房子.

「我終於可以體會很多中南部民眾的政治觀點...」他感嘆的說.

「在雲林的小鄉下, 那個躺在馬路正中間睡一頓午覺都不必擔心被車子壓到的鄉下, 政府只是鋪了一條8新道路, 竟然讓當地的老人家感謝得稱讚了很多次.

「那些老人家不懂什麼國際局勢, 他們不懂什麼是GDP, 他們也無法了解在遙遠台北繁忙辦公室中, 那些人在幹什麼在他們簡單純樸的生活中, 只會感受到周遭的環境有了什麼改變, 以及生活是否有了改善或期待」 同事說.

我想到我父親在聽到政黨端出的老農津貼政策時, 他只淡淡的說, 跟著什麼指數走? 我不懂啦! 那些台北人只會搞這一套, 他們不懂我們的感受!

看在眼裡, 覺得有時候這些高官們也該想想, 在中規中矩的數據分析與策略制定中, 是否也該更細膩的考慮到民眾的感覺? 尤其是那些被影響的人. 畢竟, 再怎麼說, 所有行動的目標不就是為了「人」嗎? 任何施政的過程, 不也是要靠「人」來執行嗎?

一個細膩真誠的小關懷和施予, 對當事人來說往往比一個宏偉的計劃更容易讓人感動與跟隨. 而一個傷害性的行為已經發生, 即便隨後給他再大的願景, 都要費更大的心力才能讓受傷者重拾信任.

當然, 我們不能靠濫情來哺育目標. 太多情會讓政策推不動, 淪為民粹主義. 但在理性的主導下, 適度的感性表達以及施予是必要的. 以人為本的核心思考, 應該比較容易讓「苦民所苦」,「己所不欲, 勿施於人」的老掉牙說法獲得更多人性的發揮吧!  

( 心情隨筆雜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danielcrab&aid=58299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