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2012/03/14 16:14:13瀏覽650|回應0|推薦1 | |
對不諳古典樂的人來說,在音樂廳裡乖乖坐上整晚欣賞演出,光掐大腿提醒自己不要睡著就頗吃力,更別說如愛樂人士能隨節奏搖頭晃腦,鼓掌不搶拍、喊幾聲BRAVO,整個就是羨慕。 這個情況在《交響情人夢》漫畫動畫日劇出現之後頗有改善,門外漢們開始跟著野田妹一起用音樂靠近學長,和千秋真一前進世界級的音樂殿堂,從這開始,古典樂不再屬於專業級的小眾,透過各種媒介,雅俗共賞。 剛結束的廣藝基金會「Nalakuvara 宜錦 電音 三太子」頗有台版《交響情人夢》的味道,但廣藝愛樂不走閃光愛情風,用超LOCAL的電音三太子、淺顯易懂的貝多芬大總匯,目標特明顯──攻城掠地來著,拽住全新古典樂群眾! 上半場《風火電音三太子》是雙小提琴協奏曲形式,由國家交響樂團(NSO)美女首席李宜錦擔任獨奏,造型師劉培華設計的大紅旗袍,龍、鳳和麒麟搭配美艷妝容,和宜錦驃悍的「鋸」琴演奏非常match,還有街頭塗鴉投影、結尾時上來逼逼逼帶動氣氛的三太子,難以想像陣頭慶典氛圍也能在國家音樂廳裡欣賞到。電音和傳統小提琴銜接處,如果能讓宜錦少一點走來走去,或用肢體展示更多服飾重點(→視覺控的私心^^),或許更能表達情緒轉換。 下半場《貝多芬的前世今生》裡能聽到九大交響曲的片段,說書人引導講著貝多芬從出生、成長、學習、成名、死亡和對當代的影響。在短時間裡聽到這麼多經典,只有過癮一詞形容,說書僑段照顧到不大做功課的觀眾如我(→自捅中),講述貝多芬各階段的生命故事。說書人和樂團兩邊時有澎湃交疊感,氣勢磅礡到打架了有些可惜,若敘事和音樂重點能交錯安排,觀眾能更清楚樂曲節奏和情感。 鼓掌手疼後有安可曲大方送,作曲家李哲藝手刀衝上台(是喜感的爆衝!)再揮一曲,宜錦和三太子也出來尬陣,觀眾席上尖叫聲四起,讓人喊破喉嚨不償命。 「Nalakuvara 宜錦 電音 三太子」是廣藝愛樂的國家音樂廳首演場,接下來聽說還有更多情境式的創新演出,可以想見在口耳相傳下,更多自認和音樂無緣的門外漢們,半信半疑走進音樂廳,被這樣有趣的演出誘拐。 相關連結廣藝基金會 |
|
( 休閒生活|音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