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7/03/11 20:57:05瀏覽1001|回應0|推薦9 | |
我完全不曉得他是誰?只是在我的遊覽車稍停時,隨手按下快門。在阿格拉,有成千上百這樣的三輪車伕,鬧鬧雜雜佔據了每條主要街道。 阿格拉就是著名的「泰姬瑪哈陵」所在地,三、四百年前,這裡是蒙兀兒帝國最重要的城市之一。如今,落後、髒亂,要不是泰姬瑪哈,遊客大概不會來此。 許多人到阿格拉,期待的是「上帝遺落人間的愛的淚珠」,那畫面,應該祥和、純淨、美麗才是。 真正到了阿格拉,迎你而來的是破舊的建築、混亂的交通,每個印度人,都忙忙碌碌地生活著,交談、飲食、爭辯。看在遊覽車內的觀光客眼中,是一幅弔詭的畫面,眼前鬧烘烘的世界,好像與自己完全無關。 熱鬧人群中,最安靜的,大概就是這群三輪車伕了。 阿格拉街上有數不清的三輪車伕,因為數目眾多,可想像需求量頗大。事實也是,不少三輪車忙亂穿梭街道,應該是當地常見的交通工具。 然而細看,三輪車的細部還算美麗,雕有刻花,簡單的鑄金工藝,在錫片上突出立體感,也稱得上秀氣雅麗。 這樣的雕花裝飾美,應該是英帝國殖民時留下的吧!殖民時期,英國人處處講品味,要喝下午茶,要穿美麗的蕾絲白紗服,或高貴燕尾西服。出門時,就要乘坐這種美麗的三輪車。 因此,三輪車前身,是為英國人訂製。被殖民的印度人,沒錢,也沒閒工夫,乘坐這種三輪車。拉車的人、乘坐的人,其實是兩個世界。 後來印度獨立,英國人走了,三輪車卻留了下來。浪漫退位,三輪車變成百姓的交通工具。然而,造型美麗還留下來,仍舊在馬路上跑著。 只是,殖民至今,印度依然落後。美麗的三輪車,混雜髒亂中,恐怕是浪漫不起來了。 三輪車其實也想做外國遊客的生意,拉上車蓋,緩緩開動,擋著烈陽,迎著暖暖的風,看著兩側異國風的建築、人文,以及車伕的背影,其實也很浪漫。 有時也會看到外國遊客坐著三輪車,穿梭古今。但我發現,更多的三輪車,其實並無生意上門,清閒得很。 三輪車閒著,車伕也跟著沒事可做。印度人生意頭腦不像台灣人,總為賺更多錢忙著拉客。在印度,一天中沒半個客人上車,似乎無所謂。 車伕都是這樣閒著的,他脫下鞋,輕鬆地坐在車上,雙腳支起,若無其事地擱著手,眼睛也不看前方,像是墜入沉思中,對周遭發生的事物,一點不在意。 不知道三輪車伕在想什麼?他看來應是四十左右歲數,和許多印度男子一樣,相貌英俊,簡單梳理的頭髮及鬍鬚,呈現一股帥氣。 照說,這樣的英俊面貌,應該可以找到更好的工作才是。但或許印度仍然落後,於是男子也只能「淪落街頭」,他的收入,應該不會很好。 印度人似乎不以為意,不知道他們窮久了?還是天性並不貪求富貴?總之,幾乎大部分的印度人都甘心地默默過著每一天。時間,總在每個平淡無奇的時光中,靜靜溜過。 後來我一想,這種生活態度也不錯,三輪車伕不見得有山珍海味,但懶懶散散過日,沒有壓力,任思緒悠哉悠哉,不也很好?說不定這麼一天,便出了哲學家也說不定。印度哲學能力世界有名,八成也是在這麼無負擔的情況下產生的。 台灣人繃得太緊,總想在最短時間,做最有效的利用。殊不知,做個閒散人,日子快活多了。 而且,你也不必在意他人眼光。當我對這三輪車伕按下快門,他連看也不看我一眼,覺得你大驚小怪,有什麼好拍的?日子,不就只是這麼回事嗎? |
|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