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混種或跨界
2011/11/18 21:44:51瀏覽752|回應12|推薦96
 


     各種各類的花兒欣欣向榮,不知不覺長成了隱約可辨的幾道籬笆。有蝴蝶在其間飛舞,一忽兒左一忽兒右,上下其左右,方圓之內,來來去去,蝴蝶跨界了嗎?是花兒跨界地混種了?! 



     一群繞圓的旋轉木馬,有的順時鐘,有的逆時鐘。單獨騎木馬的人們,上上下下,各自繞著同一個圓心轉。你可以換任何一匹騎,但是無論你騎上哪一匹都無法走遠。因為他們的移動與跨越都走不開自身的範疇,只能圍繞著主軸轉。為了造勢,你可以增加木馬的圈數,陣容愈加龐大,然而,所有各就其位的,本質並不能被改變。 



      從傳統的角度來看,藝術是各自獨立的領域,散發文學、音樂、戲劇、舞蹈(表演藝術)以及視覺藝術的生命。數位化和網路化的新時代,媒體更加多元化,當代藝術正在經歷一個藝術環境的整合過程,尋找比傳統藝術領域更多元和立體的方向。這是一個趨勢,但並不一定是必然,堅持自己喜歡和擅長的道路,也要眼觀四方,耳聽八方。當你遇上別的路來會合時,路雖然更寬闊,走起來卻不一定更加舒坦。姑且順勢而行,向前走。所以,再別用什麼跨界不跨界的詞語了。既然每項藝術領域本就寬廣無邊際,藝術創意根本不可能有窮盡之時,又何來跨界之說呢?




      ps. 新近受邀報名參與和觀摩了國立臺北藝術大學 藝術與科技中心 主辦的一場 [異想 - 跨領域藝術環境整合論壇],為時一日,受益很大,也產生了一些自己的感想,在此和格友們分享,歡迎討論和指教。










( 創作散文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daidihu&aid=5852431

 回應文章 頁/共 2 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

d.d.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朱宗慶: 藝術外一章-讓藝術成為改變世界的力量
2011/12/17 13:57
From: http://news.chinatimes.com/forum/11051401/112011121600504.html

藝術外一章-讓藝術成為改變世界的力量

2011-12-16 01:23 /中國時報 /【朱宗慶】
 
文化,是生活的積累,是創意的泉源。藝術,來自於生活,是文化的結晶,能夠穿越語言、種族隔閡,讓觀者因而感動、振奮或得到慰藉,儘管每位藝術家使用的載體、表達的方式可能不太一樣,引發的心靈觸動並無二致。

 而藝術工作者對整個大環境的細膩觀察與用心體會,可能是改變社會氛圍的一股力量或在適當時機藉由作品提出辯證和反思,甚至是啟動社會微革命的濫觴。放眼世界,所有與歷史人文、教育環境等相關的重要議題討論或行動,皆可見到藝術家努力的身影。

 因此,「藝術」可以是改變世界的力量,它能帶動整個國家、人民在文化涵養上的沉澱與昇華,也為人們開啟一扇扇創新思考之窗,帶來正面鼓舞和激勵,讓人與人之間的相處能有更多感情、厚道與溫暖,讓不同文化間能有更多交流與包容。而這也凸顯了藝術教育在整個國家發展進程中的重要性。

 一個完整的文化創意產業鏈,文化藝術是源頭、創意是中游、產業是尾端,每個階段都有其重要功能和目的。其中,「源頭」也就是文化藝術的深耕,最為重要。如果過度傾向「市場端」的產值,將會造成失衡的情形。尤其是不同藝術表現的跨領域整合工作,它必須在進行文化創意產值化之前,就能受到有計畫地投資與整合。

 因此,發展文化創意產業最重要的組成,來自於大量的藝術創作人才及作品,沒有成熟的內容和創意,便難以吸引國際注目與資金投入。而藝術創意人才的培養,正是這一切發展的根基,應可從專業人才、全民美學、整合性人才等三大面向著手。

 未來,藝術的創新將不再只侷限在創作本身,而會將觸角延伸到人類生活的各個面向,跨國、跨域、跨界、融入及運用科技素材和媒介、打破傳統與現代的疆界,將成為各國發展軟實力的重要元素。

 如何從傳統文化中萃取菁華,以併用左右腦來激盪各種創新,是走在趨勢前端的必備能力。因此,在專業基礎之外,還應具備人文涵養、轉化能力等功夫底子。國際視野的培養,將有助於學生們未來在全球化浪潮中站穩腳步。

 專業藝術人才的培育,立基在藝術教育的普及之上,歐美先進國家的例子即是如此。對於藝術,各藝術文化蓬勃發展的國家普遍都是抱以開拓、維護和資助的態度,才能有今天的成果,值得借鏡。

 創造需求必須從全民美學培養做起,全民美學培養則必須從小開始。在一般學校教育體制內,就應該帶入融合人文、美感、鼓勵創意及感官體驗等藝術相關學習,培養懂得欣賞、願意親近藝術之觀賞人口。不僅僅是觀眾的培養,產官學研各界對於文化藝術的瞭解、尊重與投資,都是重要的推進力。

 另外,藝文界、企業界、產業界的溝通語彙不盡相同。必須培養不同語彙都能理解,能在文創產業鏈間作良好溝通協調的藝術行政管理專業人才,來擔任整合文化藝術能量的重要角色,使其具備跟觀眾溝通的能力,讓觀眾能透過他們的說明和帶領,接觸、感受及喜愛文化藝術。

 推動文化事務和藝術教育,都必須深耕,才能自然而然成為文化底蘊的一部分。在文化已成為全球顯學的趨勢下,文創產業帶動了第四波的經濟願景;而實踐願景的策略,扎根於人才培育的藝術教育工作是奠基,同時建立人們創造和使用文化產品的認知與習慣,以共同形成一種正面向上的力量,為生活創造價值。

 人才是台灣的優勢,唯有不斷培育累積,展開世代交替的傳承之路,才能奠定未來發展的根基。簡言之,培養人才、提高人才競爭力、留住人才,甚至吸引國外人才,都是邁向創意美感之島所不容忽視的重要課題。

 (作者為臺北藝術大學校長)

d.d.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胡晴舫:藝術應站在政府對面
2011/12/02 23:15
From: http://udn.com/NEWS/OPINION/OPI4/6753090.shtml

胡晴舫:藝術應站在政府對面
【聯合報╱胡晴舫】 2011.12.01 02:36 am

所有偉大的藝術都在政權框架之外發生,甚至,根本在主流圈子的品味之外。傅柯曾說,他喜愛的小說很少寫進法國文學史。

二億《夢想家》爭議,讓藝文界團結連署,一舉澆滅政府的文化煙火,可喜可賀。同時,暴露出文創在台灣以最快速度淪落成某種專門承包政府文化工程的產業,再度引起政府如何補助藝文界的討論。

藝術永遠站在權力的對立面,藝術家期待政府補助真是一件很奇怪的事情。通常只有政治極權社會(尤其廿世紀出現的共產國家)最喜歡文化部,高舉文化大旗,灌輸意識形態,修剪文化歧見,讓藝術失去思想的殺傷力,用國家名義豢養特定的文化團體、藝術家、作家,誰不聽話就餓死他,打入大牢。

所有社會自由的根源皆來自文化的想像力。由政府以及特定圈子拿國家資源扶植他們個人認可的文化對象,為什麼要給任何人這麼大的權力?

美國六○年代討論政府為何需要補助藝術,包墨爾(Baumol)與包溫(Bowen)兩名學者當時提出「成本病」(Cost Disease),因為表演藝術缺乏經濟生產力增長,「在表演藝術世界裡,危機顯然是一種生活方式」。然而,隨著數位技術發達,城市人口根基拓寬,表演藝術的成本與利潤出現了變化,譬如電影製作成本明顯降低很多,機動性強的小劇場與小樂團,更容易在城市角落尋獲自己的觀眾。

即使在台灣藝文界最羨慕的法國,文化補助仍常引爭議,預算掐在文化官僚手上,最後變成依賴關係網路、利用遊說影響分配,往往只有名氣大的計畫或團體才能得到資源。尤其法國迄今文化階級觀念深重,巴黎長期獨占最大文化預算,遭外省詬病已久,遑論少數族群。

諷刺的是,當代法國最具影響力的兩項藝術成就,印象派繪畫以及新浪潮電影,都在主流系統之外自行發芽繁茂。十九世紀末印象派誕生時,依賴私人收藏家買畫,備受學院派嘲弄漠視,迄今也還被塞在奧塞美術館三樓的畸零空間,而非掛在宏偉大廳。新浪潮電影也是靠一群體制外的年輕人,獨立金主贊助,預算極低,發展出一片欣欣向榮的作者電影潮。九○年代法國採保護政策,結果電影工業反倒一蹶不振,黃金時期宣告結束。

底線是政府不該涉入文化生產,真正的文化推手仍是市場。政府應是文化保護者、文化環境的創造者,透過產業政策,提出減稅方案(小劇場票房不課稅、企業贊助可減稅、機構低稅收藏藝術等),鼓勵社會各處自發撫育自己喜愛的文化藝術,培養無數大大小小品味衝突並存的藝文園丁,而不是政府自命獨裁園丁,挑選花種,統一花圃。

市場規模過小,是台灣藝文界永遠的痛。創作時常漫長,作品推出後的經濟效益不成正比,且不信任市場品味,因此許多藝文人士希望得到政府贊助,以延續自己的創作。可憐的是,不論藝術多麼崇高,創作這一行的本質卻跟開麵攤沒什麼兩樣。沒有人應該保證你的商業成果。我們不能想像一個強調古法揉麵的麵攤老闆,要求政府長期贊助他的手藝跟店面,我們藝文創作者也該學會承擔自己的市場風險。市場過小既是原罪,如何跨出台灣,擴大市場規模,才是台灣藝文界需要積極思考的課題。

莎士比亞當年是商業劇場龍頭,巴爾札克以為自己寫的是大眾小說。所謂的經典,就是涵蓋了各個時代的讀者口味。時光,無非也是另一種市場的鍛鍊。

(作者為作家)

双魚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1/11/24 11:17
http://a1.sphotos.ak.fbcdn.net/hphotos-ak-snc3/20954_1082319755793_1760334173_163427_204782_n.jpg
d.d. (daidihu) 於 2011-11-26 14:06 回覆:


謝謝雙魚帶來美圖回應。藝術的路途上要大膽尋徑,小心開車。呵呵~

阿ming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本來就無界線
2011/11/23 18:43
這個世界本來就是寬廣無界線的,所有的界線都是自我的劃分出來的,有領域就有
界限,專業也可能成為一種偏見、一種限制,是否能透過模糊領域界限與技術交流
合作突破本身的侷限性;使界線的河流匯入跨領域(界線)的大海。

    跨領域藝術也許是當代藝術方興未艾的一股潮流,姑且不論其內容或技術上的
協調是否達到一定目標、要打破什麼約定俗成的藝術法則?誰又跨誰的領域?重要
的是能否通過這類更具擴張性表現方式,為當代藝術的可能性再添新契機,而內容
上的深化與技術上的協調,乃至於整體藝文環境的改善,則是藝術家與相關藝術環
節未來必須面對的挑戰與不能迴避的重要課題。

d.d. (daidihu) 於 2011-11-26 14:02 回覆:
不好意思,最近雜事較多,回應延遲,請見諒哦。

阿ming 大哥的回應幾乎道出了整個論壇內容的精髓,真是高人!拜服哦!我必須承認,我對臺灣的藝文環境還處在觀察和認識的階段。一般人很容易把‘娛樂’和‘消費’掛帥的文化環境或文創產業誤以為那就是唯一的藝術呈現和境界。就連跨域實驗的藝術環境,也不一定能完全脫離經濟效益考量的等等因素而百分百的獨立自主。藝術工作者(團體)秉持的情懷和理想,加上環境和專業團隊的共同合作和彼此支援,才能得以實現和受到大眾(或小眾)的肯定,真的是一條萬分艱辛的旅程。這也是另外一種服務人群的高尚精神,是為了提升人類的精神層次而做的努力。

牛兒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
2011/11/23 12:39

也是啦~

之前在做LOGO設計到店面整體的提案

雖然在大陸且變數頗大

但過程倒是滿有趣的~

d.d. (daidihu) 於 2011-11-26 13:36 回覆:
那樣的項目,好像是對自己專業上的一個更大挑戰,除此之外,更是訓練個人的統籌能力。每完成一項挑戰,就更上了一層樓。佩服啊!

通霄客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有涯逐無涯
2011/11/23 02:48

「藝術創意根本就無窮盡之時」─ 引自大作

古人說: 生也有涯  學也無涯  以有涯逐無涯  殆已

 前三句, 說出了事物的真相,末句「殆已」, 則顯得消極逃避。 學問, 自然科學和人文學, 本來就浩瀚無涯, 不可能由任何個人或一代人所能窮究得了。 個人生命固然有涯, 人類的生命卻是生生不息, 各代人做出了一些成績, 代代相傳, 累積下去, 就成為文明的大成。

d.d. (daidihu) 於 2011-11-23 12:23 回覆:
給通宵大哥大聲拍拍手!您的見解透過古人的睿智來闡釋,真是經典啊!

我在這篇拙作中,提出的兩個意象,一為百花齊放,一為旋轉木馬,都是自己對[跨界]一詞該被正確理解和不該被濫用和浮誇的淺薄領略。除了所有可以傳達藝術的五花八門的載體之外,藝術的真正本質,才最不應該被忘記。

牛兒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
2011/11/23 00:32

有時看看我同學繼續念碩班只為了在公職上加薪

或許這是很實際的做法

但是設計只停留在文字論述~~並不是我想要的

所以才會想到跨界有點相關又不一樣的~~不過跨領域畢竟不是我的專長

目前~~~打消這念頭了

希望能有案子進來養活自己比較重要

d.d. (daidihu) 於 2011-11-23 12:09 回覆:

所謂跨界和跨領域不過是 team work 的另一種延伸或代名詞,合力把各自的專業運用發揮在共同的訴求或意旨傳達的目標上。正如浮生小民也提到中央和地方那樣的跨域合作關係。

像你其實已經有了能養活自己的專業,如果遇到機會和別的領域來的人士想合作共同創作,其實是很有發揮的空間的,至少不會主要以經濟效益的考慮出發!就再靜待和觀望一下吧!


poet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謝謝分享~
2011/11/22 19:24

自從我的一位摯友幾年前離開北藝大藝術系的教職後,

我也就一直沒有再去過北藝大.....

謝謝妳的照片分享,此時此刻遠在南部的我,也彷彿正吹著那股藝術風

d.d. (daidihu) 於 2011-11-22 23:10 回覆:
是啊,我真的很喜歡這個大學,環境優美,校園內的建築風格清新,藝術氣息濃厚。我照了不少相片,以後再多上傳一些去相本中。關渡對我來說也是遠了些,不然我一定三不五時就往那兒去,就算只是走走散散心都快意極了。

牛兒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
2011/11/22 12:25

讓我想到

曾經想要報考藝大研究所

從建築的領域想要深入了解藝術的內涵

畢竟在美國建築學屬於藝術學院

不過看看筆試和面試內容我就打退堂鼓了......


https://city.udn.com/9186
d.d. (daidihu) 於 2011-11-22 23:00 回覆:
慕尼黑的藝術學院可以讓學過建築的人再深造,叫做Aufbaustudium(研究生課程)。我當年也認識一個來自大陸的女生,從一般的造型藝術班轉回她曾念過的專業繼續為時兩年的室內設計課程。因為從事自由的純藝術創作她覺得很不自在。當然對外國人來說,加上語言的障礙,是十分困難的。至於這裏大學的研究所,我就不清楚了。

浮生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跨域合作
2011/11/22 01:13
臨睡前仔細閱讀您這篇文章所分享的
竟然跟我前幾年重回校園所學概念有神似雷同之處
喔~應該說知識探索的領域不應該受到侷限
尤其是文化藝術方面的融合與蛻變
透過現代科技與人文素質之提昇
絕對會有更多不同之火花
以我所學的公共政策領域也講求中央與地方間之協力合作
透過政策聯盟與對等互動的架構
就能打破界限進行「跨域合作與治理」
好像一張專輯的製作與發行
同樣需要多方面資源的投入才能成功
您文裡所附照片的圈圈也是一種符碼的顯現
d.d. (daidihu) 於 2011-11-22 22:44 回覆:
謝謝浮生獨到又深刻的見解分享!欣賞你說的:[透過現代科技與人文素質之提昇,絕對會有更多不同之火花]。

那天論壇結束時已經沒有多少時間可以再互動和提問。有兩個在校學生似乎對自己的課程選修和未來方向產生很大的徬徨無助之感。我想也是,對才開始學習藝術的年輕學生而言,他本科的專業訓練尚且應付不暇之時,還要顧及射獵別的領域,多少有些累人吧?這也引發了教育方針的思考,究竟通才訓練還是專才訓練較好。如何才能兼顧兩者,就要靠學生自己的努力了,正如這名言[師父帶進門,修行看個人]。
頁/共 2 頁  回應文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