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誰夠格當電影迷
2020/08/06 12:14:41瀏覽1900|回應13|推薦69




沒錯,外省第二代的成長背景大概都差不多,兄弟姐妹多、家境小康,其實更接近清貧。


所以,「看電影」這件事,只是童年生活的小小點綴,連「花邊」都夠不成了,更別提還剩下什麼驚心動魄的記憶。在那個能夠溫飽就謝天謝地的年代,日暮後的夏夜,端個小板凳兒當個露天電影院的小影迷,就算是平常日子裡的額外加菜,讓大家打打牙祭的大補帖。

儘管如此,搬離眷村之前這些極少數的觀影經驗已算是鮮明的了。對我來說,接下來的國中與高中時期才更是一片慘淡的空白。可能和當時住到更偏遠的郊區有關,交通上不太便利外,也沒有那個資源可以專程上電影院消費。大部分的經典電影應該都是從電視裡看來的。為了爭取這樣的機會,還不惜犧牲手足感情,霸佔電視時段,畢竟大家的喜好迥異。

直到上了大學,自己打零工、當家教什麼的賺點零用錢,買買衣物飾品都不夠了,更別提要變成真正的「影迷」還需擁有付出更高代價的資本了。「看電影」這件事,得看有沒有異性的追求和被請客上電影院的機緣了。而那時的年輕男孩愛看的電影類型,不外是打打殺殺的那種吧,總之,完全沒有留下任何記憶的痕跡了。

成年之後,經濟情況雖然已經沒有那麼窘迫,看電影對我來說,還是屬於「奢侈品」。偶爾花點錢上影院之前,也要精選值得觀賞的好片,絕對不會照單全收。能發展到這種程度,也是一轉眼二十年前的事了。換句話說,後來的一、二十年以來,「花錢涉足電影院看電影」已幾乎成為記憶中的古董了。偶爾在旅途中的飛機上、或是平時在電視或網路上,隨意看上幾部,當作打發時間的娛樂罷了。

為什麼會這樣呢?除了興趣是主導因素外,外在的因素還包括旅居時期所經歷的歐元變革,讓原本就是一般的平民,頓時淪為更貧之民,偶一為之的奢侈似乎更加奢侈,乾脆打入冷宮冰封。久而久之,反而覺得看電影是浪費金錢和時間的一種罪惡了?

還好,電影何罪之有,終於也有得到平反和翻身的一天。過去這一、兩年來,以及接下來的時日(甚或餘生),「看電影」又開始變成我平靜生活當中,除了閱讀以外的最大「調劑」。不是因為我更有錢了,不,事與願違得很,但電影讓我的人生更加豐盈,我確實也有愈來愈「富有」的感覺,這是事實,也應該歸功移居花蓮後的最大好處之一吧!各種不同單位主辦的影展,來到花蓮後,雖然不盡全數播映,但大多免費。這也就是我近年來的觀影數量創新高紀錄的最大原因。

還好,我不太挑食,幾乎什麼類型電影都愛看,所以無論是紀錄片影展、女性影展、小城影展、歐洲影展,甚至文化局週末電影院的選片與放映,都必然留下我的觀影蹤跡。

為了不辜負推廣單位的慈善心,我也開始當起較負責任的觀眾,不再帶著以前漫不經心、把電影當作純粹打發時間的消遣。我會盡量在觀影之前,先在網路上搜尋相關資料,稍微瞭解一下該片的初略背景和劇情,但是不要做太精細的研究,以免被「劇透」,減弱後來觀影過程中可能會有的樂趣和思考線索。這樣的「預習」顯然也可稍微舒緩因「追趕劇情」的壓力而忽略影片當中的重要語彙和可能暗示等等。

既然開始學習當個負責任的觀眾,就得下更多功夫,看完電影也少不了做筆記的步驟。最好馬上記錄下自己的觀影心得之外,還應該參考更多的文獻與更專業的影評與相關資料。這樣不但可以補充自己的觀點,還可以慢慢建構起更獨立的一套知識系統。

就讓我們徜徉在電影藝術的天地之中,一起開始當個夠格的、「迷而不迷」的電影迷吧!也許,我是說也許,不是我的理想或抱負,就是哪一天真能獨當一面地寫下更多觀影心得。不知情的人會以為哪兒又冒出一個「非專業」的影評了呢!不,以網路通俗用詞應該說是「電影達人」吧!










2020/6/29 文與圖 發表於更生日報副刊
http://www.ksnews.com.tw/index.php/news/contents_page/0001388655









( 創作散文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daidihu&aid=131760498

 回應文章 頁/共 2 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

媺媺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20/08/13 21:27
有時候會興起一個人去看一場電影,可是都只是想想而已。自己參與讀書會約十幾年的時間,整年度的課程也都會排進一、兩堂的電影欣賞與導讀,有導讀帶領人帶著學員一起看電影,與獨自看電影是不太一樣的,至少能得到更多關於一部電影的許多資訊,還能分享每個人所看見的角度。若純粹只想欣賞電影影不想發表心得,也行的。
d.d. (daidihu) 於 2020-08-14 15:05 回覆:
親愛的媺媺,很高興知道你左脚的不適已有改善。如果適度的運動能緩解疼痛,加上讓步調徹底慢下來所得到的生活品質之提升,在在顯示身體藉著這樣的抗議,希望我們要活得更慢一點吧!

參與讀書會超過十年,你的毅力和收穫肯定非比尋常呀!自發隨性地讀書與思考方向當然不比有導讀與書友切磋以及互相的腦力激蕩那樣多元有趣,可是,我覺得到了我這個年紀,隨性自在就好,因爲生活中的壓力來源已經夠多了。如果,閲讀本身就能讓自己很有動力持續下去,不一定還需要靠外在的動機來敦促自己。而且,如果加入的團體能量不對,搞不好就像又回到一種互相競逐的狀態。(以上是我個人的經歷和目前的想法。也或許是還沒有遇到適合我的讀書會。)

話題回到電影欣賞。去年夏天花蓮市政府的“小城影展”辦得有聲有色,不但有像畫展開幕式的點心可以享用,映後還有討論交流,通常是當天放映的紀錄片的導演、攝影或與彼議題的相關人士在場,分享拍攝過程的點點滴滴以及其它,觀衆反應也都蠻踴躍的。一共十二場,每場都在不同地點放映,也讓我更認識在地的不同放映地點(店家或場景)。此外,還有贈書活動以及紀念卡收藏(上面有十二個店家的特色小章)!我全程參與,算是一個全勤者呢!

今年似乎沒有同樣的活動了。真可惜!(或是疫情的關係...不太清楚。)無奈

四妹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20/08/13 09:14
這篇發文和電影一樣好看!
d.d. (daidihu) 於 2020-08-13 17:28 回覆:
我這哪有啥看頭啊,剛好觸碰到大家對看電影的記憶罷了,而且,四妹你真的早就該轉戰(或跨界)文壇的,至少你家鄉的大武山文學獎今年的獎金獎座一定輕易就可以讓四妹抱回家的!(我也想挑戰黃金組...5000字内的散文文體...哈哈!八月已經又被我快蹉跎掉一半,連半個字都還沒寫!)痛哭

辨音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不是啦!
2020/08/11 23:25

d.d.姐誤會啦!那不是我啦!得意趕快澄清一下!當年學姐上高二,在描述的時候鉅細靡遺地闡述細節,才會記憶深刻呢!

當年亂世佳人重映時,印象中看了三四個小時,屁股有點坐痛了,不過挺喜歡與好多群觀眾靜靜地欣賞著磅礡的戲劇上演,我尤其愛校黑人奶媽幫女角著衣準備參加宴會那一幕拉鋸戰,女角為了展信魅力死命地將袖子往下拉,欲露肩,而奶媽則認為名門淑女不合體統,就拼命地往上啦....得意

記憶流轉,賣醃芭樂的小販,鳥梨的小販,玉米花的小販是周邊必備的風景。

d.d. (daidihu) 於 2020-08-12 16:44 回覆:
呵呵,謝謝辨音美妹,不好意思來亂的誤解,總之,我在你家也看到一張美女圖,所以...反正,學姐學妹都是美人,難怪容易被陷害,你兩也一定很投緣,她才會坦白這段米臭事吧?!得意

你提的”飄“劇情我印象也非常深刻。這片大戲,我至少看過三遍吧,不同的時期有不同的領略,總是讓人怦然心動。白瑞德最後還是離開郝思嘉了.....消失在白茫茫的大霧中...時代造就她的堅韌,所有的失意與痛苦,都留待明天再去想吧,tomorrow is another day...

你提的零食,大概是你喜歡的。我通常也不會買什麽零食,能凑足電影票的錢進去看電影就很不錯了,還是看完電影出來,再吃附近什麽小吃就圓滿了!得意

天涯孤鴻···花窗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20/08/11 00:31

大銀幕的視聽效果,小銀幕望塵莫及。

我喜歡現在那種舒服可躺的椅座,而且人數少。

小時候的電影院,簡直人比菜市場還多!大笑

d.d. (daidihu) 於 2020-08-12 16:16 回覆:
是的,我去美國探親時當然也進過電影院。超級寬大舒適又可以躺下來的座位,真令我嘆爲觀止。不過冷氣太冷,恨沒有帶個小毯子....不過,這種舒服若遇到稍微沉悶的電影,睡到打鼾是很有可能的。大笑害羞

記得有位朋友曾經說過,觀賞電影就是要在“黑盒子”裏和大螢幕前(一般電影院規模的地方),那樣才符合“電影藝術”的初衷!可是網路電影或家庭電影帶來觀影形式的巨大變革,也是無法挽回的趨勢。無奈

辨音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20/08/09 22:44

謝謝d.d來訪與推薦!

說到看電影,就不禁憶起以前有個漂亮的學姐,有天跟ㄧ大票同學到西門町看電影。去的時候買票已大排長龍。有個活躍的同學,認為她姿色頗佳極具魅力,出了餿主意,企圖以美色誘之最前面的男生幫忙買票。她被拱出去時極為難為情,好巧不巧又無意中看到了喜歡的學長,頓時僵住,因而對於懇求陌生人幫忙這事打了退堂鼓!誰也沒有想到就在這個時候賣玉蘭花的阿嬤見她立即閃人,以為是瞧不起她,然後低聲喝住要她站住。學姐無奈的伸手撫額,只差沒有對天發誓絕對沒有!她老老實實的站在原地,看著阿嬤還認真的拿出紙筆從A寫到Z,證明自己不是白丁,對於阿嬤的強勢霸道雙手環胸,學姐無辜無奈的不懂為何要扯上她?然後望著那群損友~誰來擔保呀?啜泣

d.d. (daidihu) 於 2020-08-10 19:26 回覆:

謝謝辨音分享這段軼事,妳記得這麼清楚,感覺像是親身受害者,該不會那美麗的學姊就是妳呢?懷疑呵呵,我們心照不宣……守口如瓶大笑

啊,西門町、黃牛、中華商場………那些共同的記憶啊,都隨著場景消失或變化而遠去了。我比較有連結的戲院大概只剩下公館的東南亞戲院了。學生時期偶爾會自己一個人去那邊看電影,逛公館夜市,吃小吃,消磨時光……以前就這樣,比較不會遇到被損友陷害,呵呵~~

那個賣玉蘭花的阿桑,還真鴨霸,連英文字母都難不倒她…那學姊真是被冤枉啦!無奈我好可憐哦


Lansing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20/08/08 13:54

沒脫離看電影的樂趣,只是電影院裡可樂爆米花的年代已遠。

選擇題材倒是自古以來沒變,不想看,就老提不起開頭的興趣,喜歡的,再晦澀也沉迷的看到結局。

d.d. (daidihu) 於 2020-08-09 17:11 回覆:
舊片新映,有好心人上傳,可以綫上重溫一下:

d.d. (daidihu) 於 2020-08-09 16:37 回覆:
可樂爆米花?這是美國電影院少數被允許帶入的零食和飲料吧?!

還記得以前在台灣進電影院,什麽食物氣味都有的年代嗎?現在當然改善很多。我在台灣太少上電影院了,現在好像也只能買他們販賣部供應的食品,種類選擇不多,更沒有氣味太重的食物。旅居慕尼黑時期,電影廳内通常在正片放映前,通常也是所有預告片和廣告結束時,就會有冰淇淋的兜售,三分鐘後,片子正式開始。呵呵,現在想起來還蠻特別的,只是不知道後來還是不是這樣。

你和我看電影都算是有耐心的。西方人對東方式慢步調的電影的容忍度很低。我就曾經硬把一起看侯孝賢電影的德國同伴安撫下來,否則他看不到一半就要離開。還有一次,是看一部“青木瓜的滋味”,那個德國同伴也是很不習慣,覺得沒有什麽劇情,步調慢到他要睡着啦....ROES無言



旭日初昇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
2020/08/08 10:22

回應d.d.的有趣問題如下~

習慣上電影院看電影,觀賞後順便上館子,很老派的習慣。

因此不從電視、網路,更不會在飛機上看電影。

看電影的歷史太長了,從早期任何類型,現在就只看幾個類型了。

刻劃人性(溫馨、恐怖、喜劇、悲傷--)的藝術片尤其偏好歐洲獨立製片、紀錄影片。

但這類型電影台灣很少,除非有影展時會在特定戲院播放,(好萊塢、商業性太強--敬謝不敏,狄斯耐偶而會看)。

故而,現在是很挑,很少上電影院,而且都是獨自一個人。

d.d. (daidihu) 於 2020-08-09 16:21 回覆:
謝謝您再來回答我的小問題。可見光是觀看電影這行爲或習慣本身,就可能有各自不同的版本與說不完的故事。

原來,我上飛機猛看電影就是因為平時沒上電影院的習慣,飛機上就成了我的小型個人電影院啦,正好是您的對照組。

如果喜歡歐洲片,歐洲影展的時候,也可以選幾片看看。(因爲免費,放映地點和觀影人數,各地都不一樣。每年的十一月底開始,一直放映到十二月底。)

和煦秋陽(初戀女)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20/08/08 05:32

我小時候也是小板凳看露天電影

電影我不迷也不排斥   以前談戀愛時    他愛看   我就跟著看

只要新篇上映    從不錯過    但只限外國片    不看國片

到美國後    反而不看了    呵呵

d.d. (daidihu) 於 2020-08-09 16:00 回覆:
是啊,我們這個世代擁有的共同記憶,看露天電影或野台戲。還記得有些小鬼頭,看著看著,都在大布幕下鑽進鑽出玩起捉迷藏啦!

去年這裏官方辦了一系列的紀錄片“小城影展”(2019移動之島嶼身影),每一部放映的地點都不一樣,其中一場最特別,是在花蓮慈天宮,影片《神戲》内容正好是記錄那個學唱歌仔戲的越南新娘,和她夫家的家族故事。真的是非常特別的觀影經驗。

這部片子的簡介:


意樵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不沾邊
2020/08/07 14:39

我不愛看電影,更不看電視劇,會看是因為話題延燒。

看著瘋狂追星的人,實難認同。

我不追星也被好友碎碎念好久,他是知名製作人、導演,更是詞曲創作人。

游天龍,孟飛,與我雖是朋友卻離我太遠,有很多女粉圍著他們打轉。

帥帥的湯姆·克魯斯,湯姆漢克斯,李察吉爾,布魯斯威利,基努李維,我也只看過他們演的電影,對他們沒感覺。

有喜歡的藝人嗎?有,剛離世的羅璧玲,是我喜歡的藝人之一。

喜歡歸喜歡,永遠成不了影迷,也成不了歌迷!!

守口如瓶


d.d. (daidihu) 於 2020-08-07 17:41 回覆:
我回台灣以後,完全沒有買電視的欲望。一來,新聞可以看網路直播,綽綽有餘。二來,電視或電影真的很花時間。我情願趁眼睛還沒有太老化的時候,盡量多閲讀紙本書籍。至於你說的追星,我完全落伍。從青少年時期就沒辦法崇拜任何影星歌星。有同學是林青霞迷、鳳飛飛迷,各種迷都有,後來我勉爲其難宣稱我欣賞胡茵夢和費翔,但也不至於爲了他們而瘋狂。這點我們絕對很像!

我不討厭看電影,但也限於某些類型的。打打殺殺和好萊塢那種純娛樂性質的,我一定不會自掏腰包。這幾年發現紀錄片很吸引我,有時會有些沉悶,但是覺得這類電影能將自己的視野擴展到世界某個角落,那兒曾經發生的或正在發生的事情或現象,有時議題性比較高,引人深思....

再來當然是藝術性或實驗性比較高的電影。總之...我期許自己如果花了時間觀賞了,就應該確實做好功課。否則真的只是電影產業鏈下衆多消費者的一個小泡沫,啵一下就沒了。無奈

羅璧玲是她從前的名字,爲什麽要改成羅霈穎呢?懷疑我也蠻欣賞她的。那樣的走法,應該也算瀟灑,不拖泥帶水。啜泣

紅袂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20/08/07 14:03

我也很喜歡看電影,但純粹以休閒娛樂為主,因為自知沒能力寫影評。

一部好電影可以將我們帶進天堂,一部爛電影就像原中了衰尾獎一樣,浪費金錢也浪費時間。
有許多好的電影值得一看再看,且每看一遍感受與體悟就不同。這是電影帶給觀眾的附加價值。

有時台詞動人,有時情節扣人心弦,有時演員極致表現…不管感動或警醒,或玄疑或科幻,只要是吸引人產生共鳴的電影,讓自己也彷彿入了戲般的,成為鏡頭裡的他或她。這就是好電影。

d.d. (daidihu) 於 2020-08-07 17:12 回覆:
我忘了是哪個名人或是藝術家提到過,他幾乎照單全收,好的、爛的電影一視同仁,都看個仔細,還會認真做筆記,好的自然沒話說優點很多,壞電影也是絕佳的學習素材,要知道爲什麽爛、爛在哪裏,列出分析原因,還可以從中學到很多很多....這個真不簡單啊!

至少,光是時間與金錢的因素,我就不可能照單全收。八月份文化局電影廳周末放映一些給小朋友看的動畫,我就實在沒什麽興趣,不能因爲免費就每一部都看呀!

照我這篇的標準,其實我自己都無法達標,變成“夠格”的電影迷。因爲要做很多功課,至少觀影後要乖乖寫點心得(先留下記錄,免得一段時間後完全記得曾經看過的電影内容),有時候想偷點懶就做不到啦.......所以,我重質不重量,這樣就不會太疲於奔命,也可以少做點功課。呵呵~~ 害羞得意嘿嘿嘿
頁/共 2 頁  回應文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