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大自然的誠信
2006/10/02 10:18:39瀏覽233|回應0|推薦6

位於台北市南港區的舊莊里,或許是拜山豬窟優渥的配合款之賜,里內的水泥建設的相關設施愈來愈多,形成一個水泥聚落。而戶數愈來愈多,水泥設施則愈多。舊莊社區的居民所使用的建材及稻田、駁崁設施,早期都以在地的沙岩打造而成,今天這些牆面及石階早已不復見,僅剩下的古老的步道讓人憑弔。

由於,現代人對於環境的看待抱以方便,而毫無考慮景觀及環保,讓現代人的人文生活品質低落,而人的心態對環境而言也隨之率性、輕忽看待;如鐵皮屋即是一例,真是標準的「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便宜心態,對於長遠的居住環境,未有前瞻規畫,致城鄉景觀遭受破壞。

古時候的人,是很重視建築倫理,且門面是家族延續的第二生命;但是,鐵皮屋以非理性建造,東湊一塊西湊一塊的補釘方式,和長滿疤的癩痢頭有什麼兩樣呢?鐵皮屋也可以透過專家的設計樣式依地形地質、氣候、坐向來興建;而台灣的鄉村建築「百家爭鳴」,未經規畫與考量即著地興建鐵皮屋,而加上水泥護牆就更可觀了,不知建管單位都看到了嗎?

水泥村的形成,應予經費急速消化有關,這些錢真的只能拿來填造水泥設施嗎?水泥設施如果使用不當,反而會造成溪谷的岸坡面的負擔及水的涵蘊量的消化問題,嚴重者不僅護牆不成,可能「拖垮」護牆,反而造成二成災變;當然更隔絕了生態系中的兩棲類生存機會。

前人生活所求的是根本,而今人的生活,可能拜科技的即便性,所求的僅是表層的感官,就內涵而言金玉其外敗絮其中,此等思考,正逐漸抵消人類運用智慧去豐富人文的可能。

台北市南港大坑山區的水泥聚落,只是台灣特異景觀中的一部分,像用水泥仿製的竹欄杆和木欄杆,看起來顯然「包裝」太不自在。我們僅能在日當生活中看一些假的東西嗎?何不來一點真材實料為何?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dacanok&aid=474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