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初秋灰窯山憶舊 轉載人間福報覺世副刊
2006/08/08 03:11:58瀏覽294|回應1|推薦5

初秋 灰窯山憶舊  

高燈立寫於 父親節前夕於水返腳停雲山居 

晚秋,南港大坑灰窯山,在稻子收成後,風將這片沉黃的濘土翻白了;一九六四年的一個午後,父親倚在前庭的櫻花樹下,環視門前崁腳的湳窟仔田,裸露的稻鼓頭未翻,心裡盤算,到年底了,緊接著就是年近時刻,趁著秋涼先去把田翻一翻。 

陽光悄悄的爬到屋後的山頂,將遠處的「灰窯大尖」染成皇冠般的金黃。一如往昔,父親在將鋤頭翻上肩到大埤仔墘的大窟田翻田;當灰窯的天空從深藍轉為淺藍後,父親收起了鋤頭走回家中;此時母親也已在屋前餵雞鴨、煮餿水及切番薯藤準備飼豬。這是家中最有活力的時刻。 

夕陽西沈,父親總喜歡到田仔尾的田埂上欣賞那落所映染的霞光與灰石硿的暮色及汐止十三分尾的稜脈,此時聚落農戶也升起炊煙,遠處更隱約傳來雞鳴相應。 

灰窯山上最堅苦的日子是在冬天,每當行走在裸露的灰石塊鋪成的山徑中,那刺冷的雙腳紅痛萬分;此外,屋旁的刺竹,也隨東北季風吹拂,發出辟辟啪啪的響聲,有的長聲嘶叫,較老的刺竹則辟啪作響,形成豐富清麗的節奏樂章;此時母親到菜園中挖菜頭(蘿蔔),並將陶甕洗淨以便醃「菜頭」,準備隔年春天農忙時的醬菜。 

四○年代,是物資缺乏的年代,尤其是一九五、六○年前後出生的人,他們負起承先起後的責任,也看到老一輩的艱辛;因此,這一代總希望下一代不要再受苦,好讓下一代的享有優渥的物質生活;過去男性從事從事高危險的工作,如挖煤、討海、抽鐵仔(鋼鐵)、伐木;在茶葉生產期的女性,不是到茶山當長期挽茶工,就是到富裕家庭當幫傭或到礦場當洗煤工人等。

驅車前往台北市南港大坑灰窯,山野芒花紛飛,稻子收成過後呈現濘土不再,湳窟仔田已變成數人高的竿蓁林了。父親積病四年後於一九六九年別世由於父親於青壯年時期,擔任當時的台北縣南港鎮鎮民代表期間,所留下義行事蹟令南港的資深住民懷念不已。

( 心情隨筆心情日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dacanok&aid=388275

 回應文章

閒書生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簡樸
2006/08/21 13:32

簡樸,慢活

成為最近的生活主題,我也是來自鄉下的孩子

還真懷念灰撲撲的簡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