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若水藝文樂聚 蟲鳴樂音交響
2009/08/01 16:49:01瀏覽623|回應0|推薦5

二十七日若水藝文簫樂雅集,譚寶碩的簫聲,加上宜蘭市鑑湖堂經理李國宏的美聲及高燈立的鋼琴伴奏;還有因公從高雄美濃趕來的愛樂人蔡建福教授,也專程趕來以洞簫合奏,使這次雅集增色不少。

筆者本著他鄉作故鄉的心情,對來自諸方樂友齊聚理應盡地主之誼,當起導覽解說員之責,從羅東在地居民營造的莊園、及二十年前縣政府規畫具國際級羅東運動公園、族群開發史……等內容分享來客,希望好友也能了解宜蘭而喜歡蘭陽這塊寶地。

黃昏真美,尤其是置身宜蘭的田園水色中,微風習習,間接傳來陣陣的草香,及剛收成的稻榖香氣和泥味;遠處的中央山脈與雪山山脈相合,更孕育了蘭陽溪,及豐富肥美的沖積土,讓開墾宜蘭的閩南和客家族群得安適定居。

「芷園」在羅東公正路與北成路的交叉口,川式飲食知名。在用完美食後,一夥詩興大發,中國古典文學專家毛炳生老師(尚在進修博士學位)伉儷,充滿詩心雅句,一路對當地美景讚歎有加,可知他們在黃昏時游走田園的遊興未減;此刻令人羨慕的是習文者對物、對景、對人的情境,散發出無比的感染力

而尺八(古樂器一尺八寸長)製管專家陳光,是標準的樂痴,他至機場為譚老師接機,依舊是光著赤腳,行走於市井與鄉村,其自在之心不為世俗眼光所動,真是了不起!他說,赤腳有益健康,管他人家作麼說,這是愛自己也愛土地的具體表現……。他迫不及待,催促著下一行程──「若水藝文空間」的雅集活動。

除了,譚寶碩的古韻、詩詞,更結合簫樂演奏,將時空拉到古時候的長安景象;譚老師覺得,既然到了台灣,也要感受一下台灣民謠之美,頓時台灣一年四季的「風」都吹了起來,而免不了的第一首曲當是國際知名的「望春風」,這首曲子在文化大學音樂系才子李國宏演唱起來,唯美雋永,加上周邊的合聲,更是繞樑不絕於耳,整個小巷子更聞到一股音樂的馨香。

「若水藝文空間」在晚上十時後,只有正精神抖擻的蟲兒奏出「夜之交響曲」,其他則歸於沈寂。在樂友紛紛道別之際,都說:「這樣的活動一定要多辦!」

圖說:(上至下)

一、譚寶碩演奏時的神情。圖右上之油畫作品為台北縣汐止市消失的街道景觀「橋頭」,高燈立作。/桐歌攝影

二、穿越羅東運動公園的靜謐車道。/桐歌攝影

三、李國宏對於譚寶碩的精緻洞簫讚不絕口,他盛讚此簫簫中有樂,有文學,有紀事價值……。/桐歌攝影

( 心情隨筆心情日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dacanok&aid=3186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