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遺忘和記得,你選擇什麼? 『記憶屋』
2020/04/06 12:02:19瀏覽122|回應0|推薦0

遺忘和記得,你選擇什麼

記憶屋

(圖片來源:https://movie.douban.com/trailer/253927/)

幾天前因為朋友的關係參加了日飯的電影包場。有幸觀賞《記憶屋》。

(日飯:泛指非常喜歡日本文化及偶像的粉絲。)

這部電影是日本暢銷小說《記憶使者》改編而成的電影,由於裡面有偶像山田涼介出演,因此坐在我周圍的人大部分都是他的粉絲。

這次和粉絲看完電影的心得,我需要替他們澄清。他們並不會因為偶像出場就尖叫,人家是真的很認真的在看電影,雖然有時候可能因為偶像的表情動作而發出較多驚嘆聲,但我個人認為比一般自己去外面看電影的品質高上許多。而且因為是同好,整體氛圍相較於平常和樂許多。

想想去看電影時確信旁邊的人可以理解你的話題,那樣的歸屬感實屬難得。

 

(以下暴雷區域,防空洞請按上一頁。)

《記憶屋》這部電影用一個都市傳說為開端營造出神祕感。據說城市裡「記憶使者」們可以消除人們的記憶,讓人單方面的遺忘。

因為捕風捉影的傳言,有人在網路上開設了「記憶屋」的專門網站給網民們提供有關記憶使者的消息。

這看似虛構的傳說,偏偏主角遼一周圍就有兩個人記憶消失,這讓遼一深深相信記憶使者是真的存在。

遼一的未婚妻杏子在遼一求婚完的隔一天便將遼一的一切忘得一乾二淨,無論遼一拿出多少過往在一起的證據,杏子就是想不起來。這樣離奇的現象,遼一在幼童時也曾在自己的青梅竹馬真希身上見過。

遼一為了讓杏子能夠回復記憶,開始夥同自己的大學學長律師高原調查記憶使者。在追查的過程中,遼一發現那些過往失去記憶的受害者們都有一個現象-他們都有痛苦到想要遺忘的記憶。

追溯到最早的證言,一位居住在廣島的老人家親眼見到自己的母親明明前一天收到了痛失孩子的噩耗,隔天卻遺忘了這件事,因此安享天年。

遼一的青梅竹馬真希是一場幼童綁架案的受害者,當年因為遼一的過失害真希被綁架。可是真希卻完全遺忘了自己被綁架的經過,那段記憶只存在遼一心裡。

追查到最近的女高中生受害者,遼一也從她的青梅竹馬口中得到證實,表示女高中生在經歷隨機性侵案後,曾寫一封信告訴自己要去找記憶使者。

這一連串的共通點讓遼一相信杏子一定也遇上了什麼讓她痛不欲生的事情逼的她選擇找記憶使者幫忙。

事情好不容易有了進展,律師高原學長身邊的女秘書竟然也忽然失去了某段記憶,彷彿就像是要阻止遼一繼續調查下去一樣。更令人措手不及的,高原因為多年的腦部腫瘤倒下,在他病危之際他到記憶屋的網站發出了訊息。

 

「我想要見記憶使者…

 

被送進醫院的高原在遼一不知道的情況下見到了記憶使者-真希。

遼一的青梅竹馬就是那名記憶使者,她接受不同人的請求將他們痛苦的記憶刪除。同樣的,她來到高原的身邊,接受高原的請求。可高原的願望並不是自己,而是她年幼的女兒。他希望自己的女兒能夠遺忘他,這樣她就不會沉浸在喪父之痛裡。真希雖然有所猶豫,最終還是答應下來。

另一邊,不斷追查的遼一終於知曉未婚妻究竟想遺忘的事情,可他不明白為什麼杏子連自己的記憶都遺忘了。他不斷拼湊著,最後在高原律師的事件裡,他忽然憑著線索,終於找到記憶使者便是自己的好友真希。

遼一不斷找尋真希的蹤影,深怕她會消除高原律師女兒的記憶。就在找到女兒的同時,遼一發現真希竟然沒有這麼做。

遼一找到真希時,她向他坦承一切。

真希家族族人都有這樣的能力,家族告誡子孫們要善用自己的能力幫助需要幫助的人。可是那些想令人遺忘的記憶並不是消失,而是被記憶使者「吞食」殘留在記憶使者腦裡。

在擁有能力的同時,真希也同時受盡痛苦。

真希自己承認,杏子對於遼一的記憶是因為自己一時私心而「吞食」的,因為對於被遼一注視的杏子,真希非常羨慕。為此傷害到遼一,她感到非常抱歉。

即便遼一也說出自己的想法來挽留真希,可最後真希仍然「吞食」了遼一對自己的記憶,消失在他的生活中。

 

我看完這部電影時非常喜歡它想要探討的主題,但可惜的一點就是沒有把那樣的氛圍營造出來。

如果以驚悚電影來定義的話,整部片可怕的部分其實少之又少,有些心情該著墨的點也需要再加強。

但我很喜歡主角遼一和記憶使者對於「記憶」的辯論。

遼一主張記憶是不該胡亂消除,因為那樣不但沒有解決問題反而會留下痛苦給身邊的至親。(他自己就是大苦主之一。)

可身為記憶使者的真希不這麼想。受害者們就是因為太痛苦而不想承受,幫助他們於自己的記憶裡解脫,早點讓他們回復正常生活不是很好嗎?

究竟是記住還是遺忘才能治癒心裡的傷呢?

或許各有利弊的狀況下,大家都有自己的選擇。

可真正的複雜在於記憶的存在於每人心中不是「等價」的。普通記憶和珍貴記憶大家看法不一。假設記憶是可以自由消除的情況下,反而顯露了隱藏的謊言,結果或許更加傷人。

再者,人類的存在並非永恆,真正延續一個人的價值在於世上還對於逝者的記憶。記憶的完全消逝,或許代表一個人永遠消失。

記憶的存在與否,或許就是生與死的差異。

 

故事裡面,雖然真希記憶使者的形象被塑造的殘酷無情,可是到了後面,許多人非常同情這個角色。

如果她不是記憶使者,她只是個普通的大學生,她就只是個你我身邊的普通人。這樣的普通人類,就被賦予了「神」的能力。

她需要客觀的幫助世界,可是鬥不過自己的內心。

她需要承受受害者的傷害,意志卻未必壯大。

雖然最後因為自己做錯的事情離開,可是又有誰真的知道家族給予的「道德」又給她多少枷鎖呢?

 

或許,人思考為何為人,都有其中的道理存在。

( 休閒生活影視戲劇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dabbyed2002&aid=132378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