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23/01/25 18:59:10瀏覽274|回應0|推薦6 | |
美國槍擊案與「公正第壹」
——社會學·四千八百三十二
剛剛轉發了小妖來來往往、在15年前寫的〈網絡三駕馬車之旗馬顧曉軍〉。 轉發前,自然又看了壹遍。看完,我笑了——她說的不是完全沒有道理,只是她太不了解我。 還是從美國槍擊案說起吧。最近,華人或疑似華人、疑似華人中的老人,為槍手的槍擊案,在美國已發生三起。 這三起槍擊案,多為壹人作案、多人死傷,可謂慘不忍睹。 而我搜索了下起因,很多人說是因嫉妒。嫉妒?不是不可能,然,我終覺著淺了。不僅淺,且是將作案者向壞處想。其實,我們為何不可以將他們看作追求公正呢? 事情發展到需要拿槍來解決問題的那壹刻,可以說,任何壹位老人的心裏,都淤積了無盡的、讓他深感酸楚、讓他深惡痛覺的塊壘,讓他感覺到這個世界上沒有公正,至少是對他不公;且,難以平靜,也難以磨滅…… 前時,新聞裏,有個美國的小學生,好像就在學校大門口,突然掏出槍來,對準他的老師、扣動扳機就是壹槍。 我沒法追蹤新聞、了解其中之詳情,但,覺著,那幼小的心靈裏,壹定委屈到了極點。大約是,他認為某壹件事,老師處理的不公,而他又沒有辦法、可以糾正他的老師;如是,他就讓槍出來說話了。 在此,敬請大家註意:我絕沒有鼓勵——用槍來追求公正。如果是這樣,我就不會空前地提出具有社會學意義上的重大發現——「公正第壹」,也不會費九牛二虎之力來完成我這哲學、社會學專著《公正第壹》的撰寫,並且正式出版。 然,我們不鼓勵,不等於社會不允許。我以為,在允許擁槍、允許個人追求公正的社會,也是可以自己解決的。 當然,個人自己解決不等於好,不等於應推廣。社會,當多元;社會形式,也不該只有壹種。即便只有壹種,也會有人去發明,推出新的思想、理論。何況,在全世界,無論哪個時段,都從來不止只有壹種社會形式。 當然,不同的社會形式,必然有人會說哪個好、哪個不好;其實,社會形式形成是復雜的,不能簡單比較。此外,分析、比較不同的社會形式,也不是我今日話題。 我特別想說的是——如果我們不以開槍就是兇手、開槍就是犯罪的成見,去看這三起槍擊案,而是懷著想找出內在的、深層次的問題的想法去探究,我想,這些案件,絕非僅僅是什麼出於嫉妒,而壹定有槍手在追求某種公正的因素,也包括那位小朋友。 「公正第壹」,是個宏大的話題。至少,我前前後後寫了幾年;至少,盧德素率顧粉團在雅典網與「反對者」論戰了好幾個月…… 15年前的網友小妖來來往往,確實是不了解我,更不知道我的「公正第壹」的思想。如果她知道,或許就不會寫〈網絡三駕馬車之旗馬顧曉軍〉,也或許寫法就不壹樣,還或許她會加入顧粉團……我也有這樣的自信。 所以,我從不計較這些,更不計較她(恰如她文中所描繪的)。不僅如此,我還給她的文章配了題圖,並在按中寫道:「題圖是我剛替她做的。15年前的文章,讀起來還是這麼美好,如果我不親手為她做個題圖,那就也太對不起她了。」 實話實說——推廣「公正第壹」的思想與理論,需要知名度。沒知名度,那就空有「親近小人物、關註他們的命運與艱辛」的情懷;沒知名度,更是空有「公正第壹」的思想與理想。 為了這個世界更加公正,也為這世界不在悖論的、假惺惺的「替富人說話,為窮人辦事」中淪陷,我不在乎別人怎麼看、怎麼想。 該向世界公告的,是——我並不想幹掉誰,而只想——人人能公正地相處。
顧曉軍 2023-1-25
|
|
( 時事評論|雜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