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21/05/03 17:42:51瀏覽158|回應0|推薦9 | |
玩網絡,教你學點東西(二)
——隨筆·四千三百三十八
昨日的〈玩網絡,教你學點東西〉一文,匆匆結了尾;其實,「造詣深,是一回事;層級高,是另一回事」,是可以展開說說的。 造詣,是什麽?是功底,也可以說是技能。而層級,是什麽?是高度,也可以說是眼光。 劉剛在最近一篇文的結尾說,誰誰拉黑了他、誰誰也拉黑了他,他還懶得指導這些大院的孩子(大意)。 一般來說,劉剛與大院孩子之差別是什麽?這就是——劉剛們通常具有技能,大院孩子們則通常具有眼光。而技能,往往可以通過後天努力補上的;眼光呢,則難以通過後天努力來補上。 孫立平也是遼甯人,不太可能是大院孩子,也不太可能具有那先天的眼光。 自然,眼光不是只有大院的孩子才有(毛澤東年少時還沒有大院,且只是農村孩子,但他的眼光比王明就不知高多少了。然,這概因——王明以書本爲沙盤,而毛澤東則以社會爲沙盤),但,年少時的耳濡目染,又不是誰想否定、就能夠否定得了的(我就先鋪墊到這)。 眼光之後呢,就數環境。論環境,孫立平是得天獨厚的——北大、南開、北大、清華,學生、研究生、助教、講師、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導師。所以,他才能搞出什麽「總體性社會」、「總體性資本」之類的東西來。 在〈孫立平有啥學術思想(二)〉與〈評孫立平的所謂真話〉中,我把「總體性社會」之類貶得一錢不值。確實,「總體性社會」之類很不值錢;然,如果沒有北大、清華的環境,即便你走完了研究生、助教、講師、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導師的全過程,一生想弄出個「總體性社會」來、怕也比登天還難。這恰是環境的重要性。 然,時代不同了。孫立平不是生活在季羨林、楊绛的時代,可以窩在小環境、小氛圍裏熬年頭。如今,有網絡;網絡,也可以制造出做學問的小環境與小氛圍。 而同樣有了做學問的小環境與小氛圍,那孫立平就又不如我顧曉軍了——因,孫立平的小環境、小氛圍,一如王明以書本爲沙盤;而我的小環境、小氛圍,則以社會爲沙盤。 因爲選題、眼光、環境與氛圍及沙盤等諸多原因,孫立平就輸了;這種輸,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越加明顯——李銀河不因年齡而退休,成了曾經的網紅;而性學,不還在全世界繼續向前發展?張維迎雖還沒有年齡的問題,可不也因「棄用」而從「建言派」轉而成爲「批評派」、進而淡出人們的視野? 孫立平的「總體性社會」之類、也會似張維迎的「雙軌制」,因社會的走向、而被抛在時代的岸邊,成那一層層的漣漪,甚至是髒兮兮的泡沫;而我的《公正第一》、《平民主義民主》等書,則會因選題與眼光等、而迸發出遠比余秋雨的《文化苦旅》等、更加壯美的波瀾。 這些,都是一開始就注定的;只是孫立平與很多人,不懂、也不可能知道。 而我肯教大家(實際上也是在教孫立平),則是因——做學問,拐個彎、得三五年,而做出成就、又得起碼五至十年;這樣,孫立平這輩子就沒機會了(我沒以文學教大家,則是因——搞文學,拐個彎、只需二三年,做出成就、也不過三五年;我不想讓方方、得了我的真傳,而跑到我的前面去。再過十年,許我會把文學說得更透;如果那時大家還有興趣,就等吧。于此,真的沒一點辦法,這也是「七分真話」,我總不能「教會徒弟,打死師傅」吧?顧粉團除外)。
顧曉軍 2020-8-26 南京
|
|
( 心情隨筆|雜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