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21/05/03 02:36:55瀏覽153|回應0|推薦6 | |
玩網絡,教你學點東西
——隨筆·四千三百三十七
有些網友的「真話」說,實在好笑;我在〈評孫立平的所謂真話〉中說了,「我上網是來學習的……你們呢?是來學習,還是來督戰、評審」的? 自然,很少有人肯拿出真本事來教。沒人肯拿真本事教,就只有靠網友們自己悟了;而完全靠自己悟,想要學到些真東西,也確實是有一定的難度。今日,我就真心地用自己的親身經曆、來教教大家。 我最早火的博客在網易。當然博客中國是最早開博客的,且我也開了,但沒火起來。說我網易博客火,是當時有新浪名博安妮寶貝、博中名博舞女木木等慕名而來且留了言。 之後,搜狐名博陳老漢,來邀我去搜狐。我在搜狐還沒火,搜狐就廣邀明星了;如是,我就帶著我那在西陸火過的十幾篇小說跑到新浪,打算在那裏紮下根來。 然,新浪比搜狐還想得開,不久便廣邀明星,還邀各路名人,據說還肯出錢;如是,就有了網紅李銀河、余秋雨等。 我原本就不是啥大名人,咋辦呢?我抓時機、抓住新浪開「圈子」的時機——當時新浪的「銳博客」欲打造最火的官方博客「圈子」,我隨即開「圈子」,並取名「網絡作家圈」。如是,我的「網絡作家圈」火了——「銳博客」才幾千人時,我已數萬人馬。單前來投奔的名人,就有學者易中天,明星陳寶國、網紅宋祖德、竹影青瞳等等。還有一個人身份較特殊,我一直沒有說,這就是寫《超限戰》的空軍少將喬良。當然,還有的,我就永遠也不說了(這就叫「七分真話」,哪有啥都和盤托出的呢?像我這樣,說點真貨、教點真本事,就很不錯了)。 如此,我的訪問量等等,就與李銀河、余秋雨齊名了。有當時的網友心如靈蓮的文章〈長城·配偶·魯迅〉爲證——所謂「長城」,是他批余秋雨的「長城已老,長城僅是一種僵硬的雕塑」;所謂「配偶」,是他批李銀河的「不反對換偶」;所謂「魯迅」,是他批我顧曉軍的「打倒魯迅」。 與李銀河、余秋雨齊名了,不等于你就有了李銀河、余秋雨一樣的影響力,是不是?那咋辦呢?研究他們。第一,他們是學者,我是作家。也就是說:今後的社會,許會更注重學問。如是,我就暗下決心:悄悄地從作家向學者轉型。 第二,研究他們是怎麽成爲「人尖子」的。李銀河,是官派去美國學習性學的。不需深入研究。余秋雨,則是辭去上海戲劇學院院長、去寫《文化苦旅》等的。很多年輕朋友許不知,在上世紀八十年代,中國有500萬文學大軍(當時的文化部長王蒙語)。且,一般各省、省會都有自己的文學期刊,還有省市各級的群藝館、文化館主辦的刊物;然,在我們那代人眼裏,文化是沒法與文學比的,就好比陽春白雪與下裏巴人。余秋雨爲何舍戲劇(戲劇不比文學差)而去從事文化研究呢?現在知道了,余秋雨已得知國家要「重建文化」。當時我不知,就研究:余秋雨是怎樣把名不見經傳的「文化」做過「文學」的——余秋雨火的時候,全中文網竟沒有文學專欄、只有文化專欄。我的結論是:選題。一個好的選題,絕對能抵過你一輩子的辛苦。 有了這樣的認識,就進而有了——學術也是分層級的思考(詳見我的〈孫立平有啥學術思想(二)〉)。在這問題上,還得感謝紫硯齋(大約是這網名,時間太久,記不准)。我提出「打倒魯迅」時,他也來了,對我的提法不屑一顧;而我看他的「倒魯」文章,也覺他造詣比我深。可玩玩,我出名了(詳見我的〈老一輩網紅顧曉軍會眼紅方方嗎?〉,又名〈網紅老前輩會眼紅方方嗎?〉),而他卻消失了。這說明什麽?造詣深,是一回事;層級高,是另一回事。不是嗎? 如是,就有了後來〈孫立平有啥學術思想(二)〉中的思考與選擇,就有了《大腦革命》、《公正第一》、《平民主義民主》等一批書。 有不少網友跟帖,非要叫我給孫立平「提鞋」。沒事,你盡管說;可,只要懂行的人一看,便知——孫立平給我「提鞋」、配不配,都還兩說呢。 學點東西吧,沒錯的。俗話說,荒年餓不死手藝人。有一技在身,總比那不學無術強吧?
顧曉軍 2020-8-25 南京
|
|
( 心情隨筆|雜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