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21/04/25 22:09:11瀏覽194|回應0|推薦6 | |
大教育家顧曉軍 ——讀顧曉軍《大腦革命•立體思維》有感 劉麗輝 人人皆是思想者,思想家卻極少,思想家是給人類群體充當大腦的人。人人可成學問家,學問家不一定有思想,思想家必有學問。思想家,同時是教育家,他的思想,乃天下公器。思想家的思想,並不以教育爲目的。教育的對象是人,思想的對象是萬物。 近代教育家多爲職業教師,以學校教育爲主,教育思想涉及教育的方方面面。但大教育家不囿于職業、專業,面向大衆、有教無類,教育的關鍵、在啓發思維,這是我讀顧曉軍《大腦革命》一書(尤其是第二部分“立體思維”)的感想。 一、不破不立,不立不破 1、是非對錯,物極必反 “打破框框、與框框,是一種攻守(也算是一種平衡)”,“框框,是血的經驗與教訓”,“框框太多了、自由就必然會少了,自由太少了、又必會有人站出來疾呼……于是,就有一批勇敢者、去衝擊框框”,“成功者,又設下新的框框”,“錯的人,是新的框框、成了舊的框框,還墨守成規、還固執己見、還設法維護、還疲于應付……” ① “經驗,是好東西;可,經驗變成框框、就是壞東西了。積攢,也是同一個道理;積攢本身並不壞,壞就壞在、當積攢成爲一種嗜好”,“其實就是把人們的思維引向狹隘,就相當于不良嗜好”,“做五毛,也會上瘾。五毛制的設計者,就是利用人們的積攢心理。而積攢心理,就像老鼠搬家——不停地、沒完沒了地往洞裏拖,不知道什麽時候是個盡頭。而人,活到這麽個份上、還有什麽意思呢?” “思維定勢,就是習慣性思維”,“最大的罪惡,就是使人漸漸喪失正常的思考能力”,“第二個罪惡,就是制造思維定勢效應、造成集體無意識,讓原本有思考能力的人、像羊群一樣跟著走”,“也有積極的一面,也有正爲人類服務的”,“常識性的思維定勢,不應該顛覆,它們是人類思維的基礎;而束縛思想的、影響創造力的、讓人們形成集體無意識的、等等的思維定勢,則應該盡量顛覆。” 2、自由思想,天賦人權 “解放思想,就是沒有框框、沒有思維定勢”,“就是說自己的真實感受、就是寫別人不敢寫的文章、就是可以挺立脊梁、既不需討好獻媚、也用不著昧良心”,“解放思想、就是思想自由、讓思想自由!帶有任何框框的解放思想,都是假心假意;而有任何束縛的解放思想,都是一種更新的欺騙”,“解放思想,至少應該是、讓馬克思主義滾蛋!” “任何形式的對思想的管束,都不過是教會國人、對管束者虛情假意、使用面具、至少備上兩副面孔、或趨炎附勢、阿谀奉承、曲意逢迎、溜須拍馬、投其所好、卑躬屈膝;任何的對思想的管束,都是在糟蹋、踐踏著偉大的中華民族”,“沒有思想自由,就是套話、假話、謊話橫行;沒有思想自由,就是強拆、截訪、黑監獄遍地……沒有思想自由,國人似群圈養的豬。” “思想的屬性,就是自由;思想的天性,就是信馬由缰、就是天馬行空、就是無拘無束。思想自由,就是發散型考慮;思想自由,就是開放式動腦。思想自由,就是每一個人的大腦、都可以像孫悟空一樣降魔除妖,而不會被無端冤屈、被念緊箍咒;思想自由,就是每一個人的大腦、都可以像弼馬瘟一樣大鬧天宮,而不會惹佛祖生氣、被壓在五行山下修煉五百年。” 二、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1、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一般來說,顛覆思維定勢、就是進步”,但“並不等于正確”,“這就像、茅于轼、韓寒、楊恒均等、是在談民主,但、他們談的是僞民主、‘素質論’,是共産主義式的、遠景的民主,與苦難的中國現實無關”,“毛左、只是毛左們自己走不出來,很難影響更多的人。而僞民主的思想擾亂與‘素質論’等的思維定勢一旦形成,其破壞力、遠超瓦解海外民運;因民運僅涉部份先鋒,而思想觀念則涉整個後備大軍。” “‘社會主義可以集中力量幹大事’,同樣是利用人們的‘思維定勢’。髒話已無法形容的人,利用他們的長期灌輸、讓人們以爲世界上只有社會主義最好”,“‘大事’並不等于就是好事,也可能是壞事”,“過去,社會主義可以集中力量幹反右、大躍進、文革……那樣的壞事;如今,社會主義還可以集中力量幹強拆、截訪、失蹤……這樣的壞事。是不?這就是顛覆‘思維定勢’。” “解放思想、清醒認識一些人與事的面目,非常重要。而且,對特務不能抱有幻想,一、特務再大也是小、沒有決定權、跟他說事是白說,二、特務是受過專門挑選、訓練的、殺人都不眨眼、跟他們談什麽?只有把握住大時局,自己不出錯、等他們出錯、逼他們出局。宋祖德不出局了嗎?韓寒不也基本出局了嗎?”“我就明著寫,不發郵件、不私下說,也就是從來沒有‘串聯’過,所以不怕特務。” 2、自勝者強,當仁不讓 “解放了思想就沒有怕,可以大膽地去謀能傳千秋萬代的文章;解放了思想,靈感自然會層出不窮”,“一個文人,有誰不願意作品傳千秋萬代呢?”“解放思想,其實就是把‘塗鴉’變成‘一張白紙’”,“而事實上,被‘塗鴉’過的思想,是無論如何也不可能再重新變成‘一張白紙’的;因此,這個一次次把‘塗鴉’變成‘一張白紙’的過程,客觀上、就是讓思想豐滿起來、美麗起來的過程。” “如果說、我不在意諾獎,這絕對是假話。如果說、我渴望諾獎,這同樣也是假話。我了解我自己、我知道一生坎坷的我的弱點在哪裏”,“我害怕在榮譽中、意志會化爲灰燼,我害怕在鮮花中、不屈會變得中庸,我害怕在溫柔中、堅韌會變成軟弱”,“像封殺封不死我、像圍剿圍不死我一樣,戰火、只會讓我百煉成鋼!相反,我害怕成功,我害怕我被我自己打倒;除了我,誰也不是我的對手。” “我可以在這裏斷言:第一次浪潮是農業、第二次浪潮是工業、第三次浪潮是資訊化的話,那麽、第四次浪潮、必將是一次‘人腦革命’(或曰‘大腦浪潮’、‘大腦革命’、‘人腦浪潮’)”,“學會了‘多鳥瞰式’的‘立體思維’,就真的會有一種‘一覽衆山小’的感覺”,“衆所周知,馬恩列斯毛、實際上是很多人詛咒的對象”,“我以爲,‘偉人’、應該是涵蓋、成就之偉與胸懷之偉兩個方面”,“反正,我覺得自己是半個‘偉人’,且是大半個。” 三、化繁爲簡,以簡馭繁 1、現實關懷,行爲藝術 “我更在意‘立體思維’的實用性,在意打破思維的固有的模式,形成全新的思維,最終形成‘大腦革命’”,“任何一種方法,如果不容易讓他人學習與運用、就不是一種好方法”,“只有‘平民主義民主’的政治,才會是公正、透明的政治。而無論是哪一種的精英主義的政治,都擺脫不了千百年的、根深蒂固的習慣——愚弄民衆;因此,精英主義政治、無論怎樣也脫不了其愚人政治的胎記”,“他們沒有‘公正第一’這樣的思想制高點。” “每年的諾獎因爲我的‘競爭’、‘公正第一、民權至上、自由永恒’一步一步走進老百姓的心裏、也一步一步走向世界。而且,‘公正第一、民權至上、自由永恒’,不是天上掉下來的,而是在‘競爭’諾獎的過程中一步步完善的”,“如果我與諾獎擦肩而過,那麽、我就一定是走向了不朽;而留給諾獎的,則只能是永遠的慚愧(不要以爲、世人都在乎諾獎,諾獎、也在乎世間的學問,尤其是那種學問的高貴)。” “一個民族的精神,應當是提取民族原生態精神與長期、非病態的主流精神,供發揚光大”,“試想,如果中國人都建立了‘立體思維’,中華民族將是一個什麽樣的民族?還需要喋喋不休地鼓噪什麽‘中國夢’嗎?”“換言之,你不讓治下的民衆‘大腦革命’,別的種族不會因爲你而放棄‘大腦革命’”,“若真如此,若在‘大腦革命’中、中國再落後于西方,將是他們的罪過。” 2、授人以漁,點石成金 “把‘人的認識和思想活動’作爲‘突出的前景’、把‘客觀存在著的事物’作爲‘深邃的後景’,或把‘客觀存在著的事物’作爲‘突出的前景’、把‘人的認識和思想活動’作爲‘深邃的後景’,而自己、卻在畫的外面、自始至終都處在‘突出的前景’和‘深邃的後景’的外面,這樣,就不僅僅是客觀、也不僅僅是理性,可以說、這樣就做到了異乎尋常的冷靜。” “你做一件事,常常只考慮你與對方的關系。其實至少還有一人在觀察你(事實上遠不止)。若不把那人的觀察與反應考慮進去,顯然你是失策”,“‘至少還有一人在觀察你’、有兩層意思:一、任何事物,至少有兩個以上的點(觀察與被觀察)。二、‘至少還有一人在觀察你’,說明——觀察者或點遠非一個”,“無論觀察與被觀察的者或點,理論上、又都是一個‘傘狀’、一個‘立體思維’的空間。” “我所說的‘神交’,則不一定是朋友、甚至是對手,也不需要互動”,“‘神交’,其實就是一種‘鳥瞰’式”,“這個‘鳥瞰’,不是爬到高處、或成天坐飛機俯視大地,而是具有一種領導人的眼光、或者說熟悉某國領導人的處理問題的方式(注意,國與國及人與人之間,又是不同的)”,“而你熟悉了多國的領導人的處理問題的方式,你就有了多種‘鳥瞰’的能力。再把你的多種‘鳥瞰’不斷變化,你就有了‘多鳥瞰式’的‘立體思維’。” 小結:網絡時代,才剛剛降臨,中國,尚未與世界真正聯網;網絡時代,天涯咫尺,無所遁形,唯有光明磊落,才是處世之道;任何掩耳盜鈴、自欺欺人之舉,都將暴露在青天白日之下、衆目睽睽。我們也要早做准備,有個“立體思維”的意識,培養、訓練自己,爭取更多的自由。顧曉軍,就是“立體思維”的實踐者、成功者、倡導者,新時代的教育家、大教育家! 注釋: ①本文所引顧曉軍觀點,全部摘自《大腦革命》第二部分《立體思維》,獵海人出版社2015年7月,126—221頁。 2015/9/6 作者系顧門弟子、北大博士、雲大文學院教師,曾用網名:貞雲子。 |
|
( 心情隨筆|雜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