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隱藏在相對論背後的哲理
2013/08/17 12:48:45瀏覽1120|回應15|推薦84

 

本篇文章是有趣的相對論背後的哲理。

科學巨人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廣義與狹義之分,科學也可以印證佛理。

廣義相對論在探討物質之間的重力來自於時空彎曲,因此光線在宇宙中行進並非是直線,而是受到重力場的影響,很奇怪的現象吧!它被成功地用來解釋黑洞現象,星球間軌道的反常推動問題,甚至預言了重力效應如重力透鏡、重力波等問題。

狹義相對論是本文探討的,它是在描述光速為定速之下(*1),不同時空慣性坐標下所觀測到不同的現象,透過時空轉換(勞侖茲變換)可以得到不同時空坐標底下所觀測到不同的結果,而且對當事時空坐標內都是真實的 (即作者所說的虛幻的真實)。然而,只有在一特例之下可以找到真理,那時進入任何時空都沒有障礙,就是如來說的「三際一如」、「橫遍十方」。這種現象,也正是開悟者講的無相、無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有趣吧?精彩詳情,請欣賞由蓮花漢濤師兄為各位帶來的「藏在相對論背後的哲理**************************************************************************************

文/蓮花漢濤

愛因斯坦的相對論並不是討論和絕對一元對立的相對二元,而是研究同一事件發生,在不同的兩個座標系,其時間和空間轉換的方法;任何事件都需時空座標,來描述從開始至結束的狀態,所以相對論主要是討論座標系的時空特性。傳統的座標系是將時間和空間看成相互獨立的兩個量,所以將時間一軸垂於空間三軸,建構四維的時空座標系,來描述事件發生的狀態。用這種方式,我們很難理解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導出的結果,因為這和我們所認知的常識相違。

科學家已證實,無論在什麼速度運動的座標系,向前或向後射出光子,在任何座標系,包括自己和其他座標系,測得這些光子的速度皆不變,即「光速是絕對的」,所以光速是宇宙物體運動的極限,而且是一定值。

愛因斯坦用一很巧妙的思維實驗,說明我們將時空分離,視為獨立的兩個量,這種認知是不正確的:在高速運動火車的一節車廂的正中央,同時射出一對光子,一光子向前,一光子向後,因無論在任何座標系,光子的速度皆不變,所以從火車上觀察,兩光子同時抵達,前壁和後壁,但從月台上觀察,一光子先抵達後壁,另一光子較慢抵達前壁。

同一現象,在月台和在火車上,認知的結果並不相同,大家都會堅持自己看到的結果,才是真實。事實上,這兩個結果皆是對的,兩件事是否同時發生,決定在觀測者的位置,即「時間和空間是分不開的」。不同座標系的觀測者,所認知的結果雖不同,但皆是真實,因此只屬虛幻的真實。

 

 

 

這個思維實驗告訴我們,時間和空間是相互依靠的兩個量。若將不同的時間以不同半徑的球來表示,而半徑的長度等於光速乘以時間,則球面和空間座標三軸的交點,其座標亦等於半徑的長度,以此方式建構三維時空座標系,來描述事件發生的狀態,可以幫助我們理解,愛因斯坦相對論所導出的結果。

將上述的思維實驗,稍做更改,在車廂前端的地上,垂直向上,射出一光子。因無論在任何座標系,光子的速度皆不變,所以從火車上觀察,光子是走垂直線抵達天花板,從月台上觀察,光子是走斜線抵達天花板。時間等於距離除以光速。因垂直線的距離小於斜線的距離,所以從火車上觀察到光子抵達天花板的時間,較從月台上觀察到光子抵達天花板的時間為短。假設火車的速度是固定不變,光子從地面離開,抵達天花板,在這段時間,若需測量火車所走的距離,則從火車上測量到的距離,會較從月台上測量到的距離為短,因距離等於速度乘時間。

相對論主要是研究任一事件發生,兩相對運動座標系的觀測者,事件的時間和空間之準確轉換。但,很令人驚訝的特例是,當火車的速度是光速時,從月台上的觀測者可以觀察到,無論火車花多少時間,走多遠的距離,從火車上觀測者,測量到的時間和距離皆為零。而開悟者自性亦能以光速運動,因此,任何目標,無論距離為何,對開悟者而言,皆可用零時間到達,因開悟者所測得的距離,其結果應皆是零。

對開悟者而言,三際一時(零時間,但不是沒有時間),十方一點(零距離,但不是沒有距離),所有物體皆無差異(但不是物體不存在)。這是相對論對時間和空間的解釋,延伸其內涵,宇宙是一(不是空),時間長短無差異,距離遠近無差異,物相大小無差異。有這種認識,就可能理解佛經所提及的佛能剎那越過千百佛國至彼佛土,佛能窮豎三世和橫遍十界,佛為何說一切有情眾生,所見皆幻。

對所有現象,開悟者所認知的結果是絕對和唯一的真實,不是虛幻的真實。所以《金剛經》提及「無眾生相」(因空間的無差異,眾生相的無差異);無壽者相(因時間的無差異,壽者相的無差異);「無我相、無人相」(因物相的無差異,我相和人相的無差異)。

相對論有助於我們對自他互換的理解,因自他互換是利用對調立場來了解他人的覺受。這就如同相對論所言,將在自己座標系所觀測到事件的覺受,轉化成他人座標系所觀測到事件的覺受。雖然相對論能證實佛經所提及佛對時空的覺受,再用自他互換來理解佛的覺受,但這只是理論;唯有依〈真佛密法〉的次第,一步一腳印,精進實修,才能做到自性以光速運行,進而真正理解,所知皆幻,是幻應離,能離即覺。

---------------------------------

 (*1) 沒有任何物體的速度比光速快,這是狹義相對論的理論基礎。因為根據狹義相對論,速度越快,物體的質量也越大,因此需要更大的力量來推動。當速度接近於光速時,物體質量將是無窮大,需要無窮大的動力來維持這種速度,所以幾乎是不可能光速行進。不過,一直有實驗及想法,試圖打破狹義相對論的光速限制,只是都還在實驗階段。

(註1)本篇文章,是在數量上分析,但是作者沒辦法在文章裡數量化表示,因此對有些人可能理解上有困難,現在將簡單公式表示出來,希望能夠稍為清晰一點。另外,如真感興趣,他們發表一篇論文哦,可以印出慢慢研究。

 

簡單的說,不同觀點上所量到同一光子所走的距離是不同的,意思是不同觀點上,同一光子所花的時間不同 (因為光速為定速,而月台上看到的光子走的距離比車上看到的為長),在火車上所量到的比在月台上量到的為短,t=d/c d是在車上量到或月台量到光子所走的距離,c是光速。

 

因為 D= v*t ,D是火車走的距離,v是火車的速度,t是不同觀點上光子到達車頂的時間,因為在火車上所量到的時間較短,所以火車上所量到車子走的距離比月台量到的為短。

 

由以上討論,我們得到,車上所量到的時間及車子走的距離,都比月台量到的為短,這是在車子速度大於零及車子速度小於光速的情況下。實際上,上面的公式只是示意公式,真正的是時空轉換(即勞侖茲變換)公式,


其中x1yzt1是火車上的坐標及所測量到的時間,x’y’z’t’是月台的坐標及所測量到的時間,v是火車的速度,c是光速。如果車子是光速前進,則出現特殊現象,即v=c,為了滿足勞侖茲變換會出現x1=(x-v*t)=0t1=(t-v*x/(c*c))=0 現象,即從火車上觀測者,測量到的時間和距離皆為零。

音樂為「浮水印—Bandari」;圖片取自網路,若有版權,敬請告之,自當速速拿下謝罪,謝謝。

(註2) 本篇〈隱藏在相對論背後的哲理〉是源自刊登在《科學前沿》的文章

〈三維時空座標系的優勢〉,有興趣者可上網下載全文。

The paper "Advantages of three-dimensional space-time frames" by Tower Chen, Zeon Chen, published in Frontiers in Sciences of Sciences Academic Publisher, 2012.  

http://www.sapub.org/journal/archive.aspx?journalid=1015&issueid=337

 

 

 

笑話()  豐胸

有一個美女,興致勃勃地去問醫生:「我想豐胸,」她的胸部稍微小一點,「但是豐胸以後,會有甚麼效果?」

醫生很淡定的回答:「豐胸以後一定有四種結果,第一個是大不一樣,」大家可以想得到「大不一樣」;「第二個是不大一樣,」這也是可以想像得到是甚麼;「第三個是一樣不大」,如果是「一樣不大」,那麼豐胸做甚麼?「第四個是不一樣大」,呵呵,失敗的豐胸。

 

笑話()  褲襠濕

飛機在平穩飛行的時候,機長很愉快的廣播:「Lady and gentlemen,我是你們的機長,歡迎大家乘坐本次的航班,我想告訴大家的是…唉唷!天啊!…」廣播後聲音就沒有了。這時候所有乘客都嚇壞了,連空姐也害怕得不知所措,機艙內鴉雀無聲。過了好一會兒,廣播終於又傳來機長的聲音:「Sorry,讓大家受驚了,剛才服務人員倒咖啡時,不小心將咖啡灑在我的衣服上面,不相信你們來看,都濕透了。」 乘客非常憤怒:「你襯衫濕透算甚麼?你來看看我的褲襠。」他的褲襠也濕透了。

 

笑話()  一切從零開始

父親對兒子講:「剛開學考試,怎麼就得了個零分?」兒子很聰明,就講:「老師說,一切要從零開始。」

 

渦狀星系M51的塵埃和恆星()與馬頭星雲()

 

( 知識學習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d2266bby&aid=8170592

 回應文章 頁/共 2 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

俗 客【達摩祖師的故事】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3/08/18 09:34

【釋蓮店上師 報導】2013年8月10日(星期六)晚上八時許,蓮生活佛 盧勝彥法王於〈西雅圖雷藏寺〉主持「阿彌陀佛本尊法」同修,暨講授「大圓滿九次第法」,介紹了「大圓滿法」中「澈卻」的四種瑜伽。…

接著,蓮生活佛盧勝彥法王精闢的闡述了「大圓滿法」中「澈卻」的四種瑜伽:

 

第一,「安住須彌」──

行者要像山一樣安住不動,任何事都不能動到你,才是真正的「安住不動」。

記得剛到西雅圖的時候,在「巴拉」〈靈仙閣〉閉關三年的期間,曾經在禪定中凝固如大山,當時空中有兩位大力鬼神飛行經過,看到盧師尊禪定所成的「大山」感到不解,怎麼會有這座大山在此出現呢?無論這兩位大力鬼神如何想搬動,想破壞這座大山,盧師尊所「安住須彌」的「大山」仍然如如不動,最後這兩位大力鬼神只好悻悻然地離去,而這就是「安住須彌」如如不動的瑜伽。

 

第二,「安住如海」──

佛性如海一樣,只有一個味道;不是甜,也不是酸,只有一個味道,就是「鹹」,也就是「一味」。

蓮生法王現場清唱「佛性是海,人間是波浪,我們在中間流浪,最終還是回到海上」…

這個意思就是,你沒有你自己,你就是「佛性」,你就是「一味」,沒有所謂的你我他,就是一味,最終還是回到「海上」,回到「佛性」。

「澈卻」就是「佛性」;你要明白了佛性,就是「開悟」,而這個「一味」,就是接近於佛性。

 

 

俗 客【達摩祖師的故事】(d2266bby) 於 2013-08-18 09:34 回覆:

第三,「安住所顯」──

在修行當中,有很多所謂的神通,有所謂的光明產生,有覺受產生;但不要覺得奇怪,每一種覺受,你都要安住於覺受之中,安住於所顯現的,但不受影響。

蓮生法王再舉一例說明:現在師尊七十歲,不像年輕時的英俊瀟灑,以前頭髮一甩,非常英俊,現在沒有頭髮可甩,但也是安住。以前小孩子的時候非常調皮,童心很重,現在童心也很重,不管如何顯現,永遠安住在「童子」的心性裡面。小孩子的形象已經過去、英俊瀟灑的形象也已經過去了,現在老成的形象出現了,就算臉上有皺紋,也不打「肉毒桿菌」,有皺紋就有皺紋,該怎麼樣就怎麼樣,沒關係的;我安住所顯,而心不動搖!

蓮生法王提到一則有關「獅子與兔子」的笑話,法王強調「如果自己是兔子,就不能把自己當成獅子。」

密教有一句話說:獅子跳躍的地方,兔子不能跟著跳;在密法的修行也是一樣,有些是有毒的,你是兔子,你吃了這個不是你可以修的密法你就會毒死,然而,如果你是獅子,你吃了這個密法,這就甘露。

「毒」與「甘露」是相對的,你不知道方法,你跟著去做,就像是吃了毒,你就死。但你懂得方法, 你去修了,你就如飲甘露。你不懂密法是不能夠亂修的,所以修持密法要有──真實上師的教導、真實的灌頂、真實的啟修。

修行人也不可想一下子想要修得太高;到底你是獅王,還是兔子?這個才是問題的所在。

所以,師利星哈把「大圓滿法」分成「外密」、「內密」、「祕密」、「極祕密」;每一個次第的「密」,你沒有修相應,你就不能越過去;要安住在自己的境界及覺受之中,不能越級,要一步步的修才是正確!

第四,「安住光明」──

有了「不動」,有了「一味」,有了「安住所顯」的覺受之中,就會產生光明,你就安住在「光明」之中。

以上就是「澈卻」的四種瑜伽。

「澈卻」也有三種解脫。一個真正懂得「澈卻」的大行者,是完全沒有顧忌的,如果還有顧忌的人,還不到達「解脫」。

世界上所有的東西都是沒有自性的;房子是沒有自性的,金剛鈴也是沒有自性的,有作用就是金剛鈴所發出的「鈴聲」;人也是沒有自性的,但是當「一合相」的時候就有自性了,地水火風空加上識就變成有自性了。

要解脫,就是把地水火風空識全部分解掉,沒有自性了,就解脫了。

真正的解脫就是「無自性」!

俗 客【達摩祖師的故事】(d2266bby) 於 2013-08-18 09:35 回覆:


當下達成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3/08/17 18:23

什麼

所謂的簡單   也是一種相對噢

 

俗客兄  您這篇與其被認為是一個解說

不如說是一種矛盾

 

廣義相對論的重力解說方式

倒不一定是說一定有時空扭曲  只是這種解說可以解決部分疑問

( 時間與空間是我們創造的尺度  尤其是時間

是說不清的物理量   最多是所謂的比量 ( 比較而產生的度量衡)

不見得有真實)

 

特殊相對論的範圍更窄

 

不過  現代人似乎盲目迷信所謂的科學

我個人認為 科學

應該是先界定好目標及範圍

以系統性的方法說明及界定自己的理論及看法

 

理論上  除非是人造的封閉系統 否則不能自證為真

反則在真實宇宙一有例外  即被證為缺陷  甚至為假

 

只有在台灣

諾貝爾化學獎得主  可以 主持  兩岸  政治  教改

什麼

到底甚麼是真正的證量呢 ?

 


生滅變異為真空 -- 直觀本然應萬緣

業識佛性衍萬法 -- 虛空窮盡於本心
本心惟中
諸法為界
俗 客【達摩祖師的故事】(d2266bby) 於 2013-08-23 20:13 回覆:

呵呵  當下兄看到沒?送您這幅笑話  


貴婦妞
等級:5
留言加入好友
2013/08/17 18:22

雖      理解上       確時有其困難

妞      卻更深刻感受       您    努力用心分享的      那份心

如此樂在分享的心       很值得妞學習        謝謝唷

俗 客【達摩祖師的故事】(d2266bby) 於 2013-08-17 21:45 回覆:

貴婦妞菩薩您好

謝謝您來訪

是的  不容易懂  現在加註解了

希望改善些  其實個人沒什麼Credit

只是分享而已   謝謝您讚譽  

自己覺得這方面文章很少

科學驗證佛學  難能可貴

祝您喜樂福安

阿彌陀佛

俗客祝福


ti (人回來了 )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3/08/17 16:28
蓮花漢濤師兄說的有人懂嗎?
愛因斯坦說:「如果你不能簡單說明,就是你還沒足夠了解它。」
師兄,愛因斯坦也質疑你的解說。
俗 客【達摩祖師的故事】(d2266bby) 於 2013-08-17 21:35 回覆:

ti菩薩您好

謝謝您來訪

其實  他的解說很清楚

只是  一般人沒根底  所以不知所云

本文是需要數理基礎  還要分析

不是那麼容易看懂  基於此  在下加些註解了

希望好些了

祝您喜樂臻祥

阿彌陀佛

俗客祝福

 

育秀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老師午安
2013/08/17 14:52
除了看懂那些笑話外....其他.....偶都看不懂害羞得意
俗 客【達摩祖師的故事】(d2266bby) 於 2013-08-17 15:32 回覆:

育秀菩薩您好

謝謝您來訪問安

是呀  本篇文章對沒有數理概念的人

是很難懂  本來也考慮不貼出來

但是  這方面的論壇很少  貼出有其意義

從科學角度  也可以了解佛理

現在有很多理論物理學家  都來信佛

原因就是從科學裡找到佛理的證據

而且他們是外國人  很有趣吧

看不懂  正常的   只要知道有那麼回事兒  就好了

祝您喜樂吉祥

阿彌陀佛

俗客祝福

頁/共 2 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