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無盡無數的文殊菩薩
2012/08/02 17:50:34瀏覽1361|回應11|推薦125

文殊師利菩薩唐卡

蓮生活佛畫作—松下四賢

 

 

一開始先請諸位看一則蓮生活佛註解的禪宗公案:

 

世尊因自恣日,文殊三處過夏。

迦葉欲白槌擯出,纔拈槌,乃見百千萬億文殊。

迦葉盡其神力,槌不能舉。

世尊遂問迦葉:「汝擬擯那箇文殊?」

迦葉無對。

我對此段文字,先解釋「自恣」及「自恣日」!

自恣—舉自己所犯之戒律,在大比丘面前,而懺悔之,便是自恣」。

自恣日—夏安居之竟日,在舊律是七月十六日,新律是八月十六日。

這段文字的重點是:

迦葉要擯出文殊菩薩,卻看見百千萬億的文殊菩薩。

迦葉以神力槌舉,槌舉不起。

世尊問迦葉:

「汝看無盡無數的文殊,汝要擯出那箇文殊?

迦葉啞口。

我們先談一談「文殊師利菩薩」,這位菩薩是無上菩薩,是無等等菩薩。

《放鉢經》曰:「今我得佛,皆是文殊師利之恩也,過去無央數諸佛,皆是文殊師利弟子。當來者亦是其威神力所致。譬如世間小兒有父母,文殊者,佛道中父母也。」

文殊菩薩,頂結五髻,表五大智慧(*1)

手持劍,表智慧之利。

騎獅子,表智慧之勇猛。

我到過中國大陸,第一個朝禮的正是「五台山」,去朝見文殊菩薩。

文殊師利妙吉祥,是過去七佛之師(*2)

《心地觀經》曰:「三世覺母妙吉祥。」

文殊師利,此云妙德。大經云,了了見佛性,猶如妙德。

要談文殊師利,是講不完的。

我說迦葉要擯趕文殊,那是:「蜻蜓撼大柱!」

真的是「不知量力了!」

現在我要問大家,讀了此段文字,你能夠領悟到什麼?

文殊菩薩現菩薩因位,助釋迦牟尼佛教化眾生,但,文殊是三世之佛也。

過去—龍種上佛。大身佛。神仙佛。

現在—歡喜藏摩尼寶精佛。

未來—普見佛。

文殊又有一字文殊、五字文殊、六字文殊、八字文殊、一髻文殊、五髻文殊、八髻文殊、兒文殊等等等等,所以文殊有千百憶的化身文殊。

我今天實實在在的告訴大家,了了見佛性,便是妙德

         我今天,了了見佛性,大家能了了見佛性嗎?佛性是什麼?第八識如來藏識,你見著了嗎?若見著了,速來見我,我給你印證,你見著的佛性是否是真實佛性?

見佛性之後,一切自心明白,明白心是什麼,明白佛性是什麼,於是「身外化身」,自也能夠千百萬憶化身無盡無數

我雖隱居。

卻也能隨處化跡。(若我壽盡,也一樣化跡)  

         我知道有一個比喻很恰當,我如同「彩虹」。彩虹是隨處化現,也隨處消杳,忽隱忽現,忽現忽隱。

如果有人欲殺盧勝彥,我問:「汝要殺哪一個盧勝彥?」

殺了一個,又來一個,殺了一個,又化身千百萬憶的盧勝彥,殺不完的。

試問:「彩虹殺得?殺不得?」

****************************************************************************

本篇禪文,其實也是真實發生的事情。因為,蓮生活佛盧師尊作證,事發當時,祂也是在場的見證者之一。本文主要說明,見證佛性的聖者,從外表來看是看不出來的,就算是大阿羅漢的大迦葉尊者也看不出文殊菩薩的功德來,所以活佛說迦葉要擯趕文殊,那是:「蜻蜓撼大柱!」不知量力了!

話說在佛陀住世的時代,舍利弗尊者(活佛前世) 親眼目睹一件很稀奇的事。那一年的雨季,佛陀叫諸聖弟子「結夏安居」,也就是隱居閉關三個月,避免踐踏外出的蟲蟻,在雨季,蟲蟻爬滿在土路上。文殊菩薩與阿闍世王的后妃及幾位美貌艷麗的女子一起「結夏安居」。大迦葉尊者看見女子出入文殊菩薩的房間,舍利弗尊者也親眼看到這一幕。很顯然的,這些女子后妃與文殊菩薩是非常親密的住在一起了。大迦葉很憤怒。大迦葉敲了手中的大鑼,向聖眾宣告文殊菩薩的犯戒罪行。要文殊菩薩滾出僧團。

此事驚動佛陀了!

佛陀說:「大迦葉!你錯怪文殊菩薩了!」大迦葉說:「我親眼看見女子出入文殊菩薩的房間,這哪裡有錯?」佛陀說:「大迦葉!你要懺悔!」大迦葉說:「懺悔的是文殊菩薩,不是我,我是目擊者,我要主持戒律的執行。」這時,佛陀說:「文殊菩薩,你就顯化一下吧!示現你的功德吧!你不顯化也不行。」

於是,文殊菩薩展現了大神通力,出現了二個身、三身、四身、五身、甚至百千億化身,把整個虛空全部充滿,甚至任何淨土佛國,都被文殊菩薩的化身全部充滿。包括有慧眼、有法眼、有天眼的一看,每個天都有文殊師利菩薩,每個佛國淨土都有文殊師利菩薩,一直到四聖界諸天,所有虛空中充滿文殊師利菩薩。佛陀說:「尊者大迦葉,你是要把結夏安居的文殊菩薩趕出僧團,還是要將全天界的,包括所有佛國淨土、諸天、二十八天、三十三天的文殊師利菩薩全部趕出僧團呢?你要怎麼趕呢?」大迦葉看見文殊菩薩的大神變力,深感自己的唐突也很慚愧,馬上向佛陀懺悔。佛陀說:「你不要向我懺悔,你向文殊菩薩懺悔吧!」於是,大迦葉向文殊菩薩懺悔。

文殊師利菩薩,是過去七佛之師,是三世之佛佛陀時代,祂化現菩薩因位,助佛陀教化眾生,其分身如文中所言有千百憶化身,所有淨土佛國均有祂的化身。所以活佛說,只要了了見佛性,便是妙德。只要了了見佛性,就能夠身外化身,能夠千百萬憶化身無盡無數,能夠在任何地方化跡助人。由此故事,我們可以理解到,尊者大迦葉是佛陀的大弟子,是頭陀苦行第一,是證得涅槃道的解脫大阿羅漢,是非常尊貴的大阿羅漢。大阿羅漢尚且不能知曉文殊菩薩的大威神力,又有誰能批評文殊菩薩呢?再者,蓮生活佛盧師尊的轉世也正是如此,祂的化現、化身在同一時空,或不同時空、或過去世、現在世、未來世,或此世界、或他世界,均可以化身出現,所以舍利弗尊者,即非舍利弗尊者,也即是舍利弗尊者,所以舍利弗才叫智慧第一。那麼,現今的世俗凡夫批評盧師尊,就是不明白盧師尊了,祂在淨土,祂也在人間,祂也在地獄,祂也有很多的化現,千百萬憶的化身啊!大迦葉尚且不明白文殊菩薩,凡夫俗子又如何明白盧師尊的大轉世化身呢?

所以,凡夫俗子啊!不可以隨便批評大菩薩,不可以隨便批評大阿羅漢,不可以隨便批評有成就者、有見道者。只要自己嘴巴批評了,就是犯了錯,犯了戒了。大迦葉知道文殊師利菩薩在閉關的時候,有很多的后妃、皇后、妃子和很多美艷的女子跟祂住在一起,就批評祂。祂看見皇后、妃子從文殊師利菩薩的房間出來、進去,就批評祂。文殊師利菩薩是不一樣的。所以,我們不能隨便批評,看見甚麼也不要隨便講,隨便批評。因為,不能夠隨便批評成就者的。沒有見道的批評有見道的,這就差得很遠,更何況祂是證道者。有時候,要批評一個人,也要很小心的。

當時,舍利弗尊者親眼目睹那一幕,文殊師利菩薩的幻身、祂的本尊、祂的分身充滿整個佛國淨土十方法界,這也是我們修行要修到的境界。所以說,很多人認為眼見為信,看到什麼,就開始批評,很多時候肉眼是看不準的。我們為人處事,還是要謙虛為懷,不能自持聰明能幹,隨意批評他人,尤其是見道者,證道者更不能批評了,以免日後自己受到惡業的果報。在此與大家共勉之。

----------------------------------------------

(*1) 五大智慧為大圓鏡智、平等性智、妙觀察智、成所作智及法界體性智。由大圓鏡智消除嗔念,由平等性智消除我慢,由妙觀察智消除貪念,由成所作智消除疑念及由法界體性智消除癡念。

(*2) 過去七佛為毗婆屍佛(Vipasyin)、屍棄佛(Sikhin)、毗舍婆佛(Visvabhu)、拘留孫佛(Krakucchanda)、拘那含牟尼佛(Kanakamuni)、迦葉佛(Kasyapa)及釋迦牟尼佛(Sakyamuni)

() 佛法是活的,並不刻板,只要不違背戒律的原則,即可隨方應用,
自也可以隨著時代的潮流而應用之,
佛法靈活而圓融,不可泥古不化,因噎廢食。

—蓮生活佛金句—恭錄自《天涯一遊僧》;

音樂為「Melinda’s Song Brad White & Pierre Grill」。 

蓮生活佛畫作—夏日千帆

 

蓮生活佛畫作—麗天普照

 


( 知識學習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d2266bby&aid=6681430

 回應文章 頁/共 2 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

謙水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大德妙德
2012/08/02 22:28

文殊菩薩,即文殊師利曼殊室利,佛教四大菩薩之一,釋迦牟尼佛的左脅侍菩薩,代表聰明智慧。因德才超群,居菩薩之首,故稱法王子。文殊菩薩的名字意譯為「妙吉祥」;Mañju,文殊或曼殊,意為美妙、雅緻、可愛,śrī,師利或室利,意為吉祥、美觀、莊嚴,是除觀世音菩薩外最受尊崇的大菩薩。文殊菩薩在道教中稱文殊廣法天尊

俗 客【達摩祖師的故事】(d2266bby) 於 2012-08-10 14:26 回覆:

謙水菩薩您好

謝謝您來訪  也謝謝您簡介文殊菩薩  原來道教中祂一樣有稱號

談起文殊菩薩  其實祂與活佛因緣深厚  活佛第一次到中國  就到山西五台山去禮拜文殊師利菩薩   佛教四大名山  活佛第一次就是朝禮五台
  在禮拜五台山時,文殊菩薩化一位比丘,活佛拜他也拜,活佛從山上拜到山下,他也從山上拜到山下。二人同拜。他說,等活佛很久了。
  後來,活佛給他錢。
  他說︰「不是這個。」
  活佛舉手勢,他說正是,正是。
  二人微笑,互相禮拜而別! 此比丘正是文殊菩薩的化身啊!
  文殊菩薩梵名Manjusri,漢譯有文殊師利、曼殊師利、妙吉祥等名。是大乘佛教中最以智慧著稱的菩薩。與普賢菩薩並為釋迦牟尼佛的兩大侍。由於他在所有菩薩中,是輔佐釋尊弘法的上首,因此也被稱為文殊師利法王子。
  雖然文殊菩薩示現為釋尊的助手,但是依首愣嚴三昧經所說,他在過去無量劫前,即已成佛,號稱龍種上如來。而且,依照佛教經論所載,他還是過去世無量諸佛的老師,曾經引導無數的修行者證得佛果。所以大乘本生心地觀經稱他為「三世佛母」。

祝您吉祥如意

阿彌陀佛

 

俗客祝福

頁/共 2 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