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伍木:離散與回歸——解讀寒川詩中的原鄉情愫和文化鄉愁
2009/04/12 11:16:40瀏覽1687|回應0|推薦11
伍木:離散與回歸
——解讀寒川詩中的原鄉情愫和文化鄉愁
北望南中國海頂端半個世紀



寒川(圖左)在下湖海灘碉堡前留影

1980年,年僅30歲的新華詩人寒川寫下他第一首帶有原鄉情愫的離散詩《童年•金門》:
北望,在南中國海頂端
隔著長長三十年的記憶
去國之後,就不再是暫時的投宿
成長、生根,甚至於
結豐厚的果實

從未懂得金門的月光
過往,是如何地照耀在
自家的庭院上。屋後許是山
屋前許是一脈河水緩緩流過
他都記不起了

幾年後,當他故居重遊
一街巷的熱鬧
究竟非他所夢寐嚮往的地方
他的童年
埋入了歷史

臺灣佛光大學前駐校作家楊樹清在《原鄉與異鄉:南洋的金門籍作家》這篇論述中,對新加坡華文詩人寒川詩中的原鄉情愫,予以一番肯定的評價。楊樹清在透視寒川的離散詩後說,“寒川是南洋的金門籍作家中,作品‘原鄉’情愫表達最濃烈的一位,2000年出版的詩集《金門系列》,‘原鄉’與‘異鄉’氛圍全面凝結。”

雖然寒川在寫下上述第一首離散詩時尚未回鄉,但這卻無礙於他在詩中“營造出醇厚的原鄉詩韻”(楊樹清語)。這首純粹書寫原鄉情愫的詩,傾注了詩人對原鄉的濃濃思念,同時也表達了他的落葉生根的淡淡無奈。“去國之後,就不再是暫時的投宿/成長、生根,甚至於/結豐厚的果實”,這幾句話多少可以看出那個年歲的寒川對“異鄉”已產生了一定程度的認同。

1986年,寒川在南渡31年後回返臺北,並寫下了《回鄉》一詩,詩的第三節是這樣寫的:

而今,鄉愁竟是如此的淡薄
一個三角形短小的距離裏
所有的角度
都是一則歷史的悲劇
從金門而臺北
從臺北而南洋
我們的家族從此被分割
家書句句都是盼望再見的
叮嚀

在《回鄉》這首詩中,寒川除了延續《童年•金門》詩裏的那一脈鄉愁之外,更添注了一絲對那一頁已經發黃的戰爭史實的憤慨。“所有的角度/都是一則歷史的悲劇”,“我們的家族從此被分割”,雖然寒川所抒發的是一己之情感,但在上個世紀中葉那風起雲湧、狂飆巨瀾的動盪年代,寒川這幾句借詩抒情的時代控訴,又何嘗不是一代人心中共有的怨懟,又何嘗不是一代人分離兩地共有的悲劇?

1996年,寒川所寫的《金門系列》之《父親的歎息》、《故鄉的老酒》和《斷了臍帶的孤島》,把他的離散文學推到一個新的高度。在那個時候,已經步入中年的寒川許是對殘酷的歷史有更深的體會,所以在這組組詩注入了更多的反戰元素。《故鄉的老酒》的第三節如此寫道:

而我,始終沒有勇氣
喝一口祖父最愛的
老酒,沒有勇氣
忘掉



又如《斷了臍帶的孤島》最後第二節:

在戰爭的年代
這兒,是前線
不能避免
炮彈如雨般的蹂躪
單打雙不打,堅硬的花崗岩
不過是最後倒下
血肉橫飛,光榮的
犧牲品

寒川在詩裏回顧了台海兩岸炎黃子孫手足相殘的歷史。為了截然不同的政治理念而大動干戈,最後遭殃的還是手無寸鐵的平民百姓。即連堅硬的花崗岩都將化成炮彈攻擊下血肉模糊的犧牲品,更何況是血肉之軀的人?他們又怎能抵擋得了無情炮彈的衝擊呢?身為遭炮火禍延而被迫離鄉背井的一代子民,寒川在詩中所折射出來的反戰情緒是可以理解的;而恰恰是因為這種經過語言藝術加工的非口號式的反戰情緒,為寒川的離散詩加入了更多的人道主義精神,使這個範疇內的詩歌走出了淺吟低回的狹小區域。

2002年,寒川第一次回到金門,這個時候的他已年逾半百,寫離散詩的原鄉情愫更濃,情感更為熾烈。歷史的因素構成了寒川遠離故鄉的背景,但事隔半個世紀之後,對這位時時北望南中國海頂端的原鄉的詩人而言,無情的戰火在他的記憶深處已成了歷史的塵埃,他一口氣寫下《古厝》之一、《古厝》之二和《風箏》三首離散詩。如果說原鄉與異鄉是寒川詩裏絞纏著的兩個不可分割的情感疆場,那離鄉與還鄉肯定是詩人筆下兩個縈繞不去的文學意象。《古厝》之一短短四節20行,卻是寒川凝聚了半個世紀的原鄉情愫的集中表現:

古厝終究不曾被遺忘
那年在厝前嬉戲的小孩
而今歸來,竟不知
自己究竟是原鄉人
還是異鄉人

離鄉之前沒有記憶
漸行漸遠記憶是
淚水盈眶
是一頁頁漂泊南洋的
辛酸史

屋前沒有緩緩的河水流過
屋後也沒有山巒依偎
影像終於歷歷在目
古厝搖搖欲墜
再斑駁亦非如此淒涼

細細觸摸
就怕驚動那一片牆
不能負載
半世紀的
鄉愁

上面這首詩中的“屋前沒有緩緩的河水流過/屋後也沒有山巒依偎”,遙遙呼應作者在22年前《童年•金門》詩中的自我想像:“自家的庭院上。屋後許是山/屋前許是一脈河水緩緩流過”。今日眼前的現實推翻了過往虛境的想像,寒川以一介富有文化特質的詩人身份,生怕自己“不能負載/半世紀的/鄉愁”;而置身於歷史的夾縫中,而今回來的寒川“竟不知/自己究竟是原鄉人/還是異鄉人”,我想這種被推向極致境界的淋漓盡致的離散詩境,正是難以計數的離散在外的中華民族所共有的原鄉情愫,也正是由於這種難以割捨的原鄉情愫,讓海內外的中華民族都能朝著文化攏聚的大方向邁進。

在海外華文詩人群中,我想能以蘸滿原鄉情愫的詩筆,從感性與理性的雙角度出發,寫下一首又一首感人肺腑並寄寓和平願望的離散詩,除了寒川之外庶無幾人。他在過去25年的創作歷程中所譜寫的分量不薄的離散詩篇,讓我們有理由相信他是繼餘光中之後,為離散詩的書寫奠定新高的詩人。

融入文化鄉愁的旅華詩篇
寒川在1972年畢業自新加坡南洋大學中文系,在學者作家王潤華教授的眼中,南洋大學(雲南園)“是新馬華文文學作家的主要故鄉,更是東南亞中華文化的堡壘”;“在熱帶雨林中的南大校園,創作的才華,就如許多稀有品種的熱帶植物花草,非常容易成長,而且茂盛地繁殖著。”1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的張國治副教授在《還鄉須斷腸——序兼評析新加坡詩人寒川詩選<金門系列>》一文中,認為“寒川以漢字寫作,研習中國文學,作為海外移民華人,他終於還是避不開文化源頭的中國”;金門命題“正是作為海外華人、原鄉金門、文化中國、中年以後寒川永恆不斷的鄉愁,也是他詩裏梳理不完的創作母題。”2

不錯,翻開寒川詩選《金門系列》,捧讀寒川詞藻典雅的詩作,除了金門的原鄉情愫之外,讀者們也可以感受到他作為一名具有深厚文化素養的詩人,在一系列的旅華詩作中所映現出來的文化中國的圖騰;而從離散詩中的原鄉情愫擴大到旅華詩中的文化鄉愁,寒川在詩實踐中已經體現了文化中國這一恢巨集的回歸主題。

與絕大部分的新加坡人一樣,寒川也喜愛到國外旅遊;與許多旅華的華文知識份子一樣,寒川在回返新加坡後也寫了一些篇章。與寒川在早期印尼行旅期間所寫下的三、四十首詩的數量相比較,他的近十首旅華詩更彌足珍貴。1980年代,寒川踏足中國大陸,在湖南省的土地上寫下了這首哀悼中國史上第一位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的詩《汨羅江的悲泣》:

變白以為黑兮,倒上以為下,鳳凰在笯兮,雞鶩翔舞!
——懷沙

(這一會,你……)

最後的行跡在江南的汨羅江畔
淚沾衣襟
並且形容憔悴
望遠處,家國已埋入黃昏
而兩旁的枝葉蕭蕭瑟瑟
一樣多愁慘

哀郢後,生命虛浮如草芥
江山縱有多嬌
不過是亡國之土
樹哭泣,風嗚咽
許多心傷,再不能靦腆地生長

且投汨羅江,且把所有的悲憤
都洗濯于一江深水裏
然後是清清白白之軀
隔著水面,傾聽
江上龍舟劃過的嗚咽

出身南大的寒川肯定讀過屈原在兩千多年前留給後人的不少華章,臨長沙而懷詩魂,屈原這位離散文學的鼻祖似乎在感召著寒川這個具有濃烈華夏情結的離散詩人。眼前的實境與心中的虛境交織成寒川這首華彩斐然的《汨羅江的悲泣》,同時也寄託了詩人掖藏心中的至誠願望。“然後是清清白白之軀/隔著水面,傾聽/江上龍舟劃過的嗚咽”,好一個“清清白白之軀”,不僅寫出了屈原的風骨,寫出了寒川自身的風骨,同時也寫出了中華民族歷史長河中所有文人志士的風骨!

繼《汨羅江的悲泣》之後,寒川在上個世紀1980、1990年代寫下的旅華詩包括:《飛越黃河》、《雪花飄在長城上》、《秋在富春江》、《登樓》(登岳陽樓)、《黃果樹瀑布》、《謁岳王廟》、《登大觀樓》等。無論是旅遊自然景觀如黃河或黃果樹瀑布,或是登上人文景點如長城、岳陽樓或大觀樓,寒川都能恰到好處、恰如其分地發思古之幽情,寄和平之心願,例如《雪花飄在長城上》末節:

俱往矣,那一部
血腥的戰爭史
生命既然卑微如草芥
含愁含淚含恨的眼
又何必再等待
何必再數
長城究竟有多少座烽火臺
長城究竟有多少個城垛
長城究竟有多少塊大石頭
重重疊疊
一層又一層
把歷史
分割

寒川在寫這首詩時年歲剛過40,人生的體悟加深了,歷史的厚重感也就不言而喻了。誠然,生命如草芥,無論是中外民族,如果去細數象徵國防力量的烽火臺和城垛的數量,那是絲毫沒有意義的。寒川從歷史的角度出發,從人文關懷的觀點審視,強烈注入了他的反戰與“反分裂”的精神。作為一名深具文化良知的華裔詩人,寒川借由《雪花飄在長城上》這首旅華詩來體現他的詩人職志。

湖南的岳陽樓、湖北的黃鶴樓、雲南的大觀樓和江西的滕王閣是中國的四大名樓,也是古今文化薈萃之所在。寒川在登上岳陽樓(1992年)和大觀樓(1995年)之際,往昔課文中的古人一一跳出來與自己對話,心中的文化鄉愁得到了徹底的回歸。他在登上中國古代文學重鎮、素有“天下第一樓”美譽的岳陽樓時如是吟唱(《登樓》第二節):

登樓,這才發現
一幅巨型的雕屏
字字句句
沉重刻劃的
竟是范公希文憂國傷民的心事
縱橫八百里的洞庭
湖水,不分古代和今代
這回又一次湧起
沉睡千年的
榮辱與憂樂

寒川奠基于文史之上的文化激情,也在《登大觀樓》這首76行長詩中被充分地釋放出來。試讀詩中第五節:

於是拾級而上
一步一階
多想從古樸的木板上
去尋訪
二百多年來騷人墨客的足跡
其中定然有昆明文士陸樹堂
定然有雲貴總督岑毓英
還有,近代詩人郭沫若
他的橫披,卅多年了
依舊蒼勁地懸掛在
畫棟雕欄之間

是文化中國的認知使到寒川把足跡深深地嵌入中國大陸的土地上,是文化中國的認知使到寒川寫下底蘊深厚的《登樓》和《登大觀樓》如此不朽的旅華詩篇;在回歸文化源頭的那一刻,透過古今相通的詩筆,寒川心中所有的文化鄉愁,肯定已經得到適當的慰籍和治療。

總的來說,寒川離散詩中的原鄉情愫和旅華詩中的文化鄉愁,構成了他的詩歌世界裏的兩大支柱,再加上人文關懷的反戰思想與和平寄寓,讓我們看到寒川所信仰的文學價值的核心取向。





完稿於2005年5月8日
原載2005年7月臺灣《金門文藝》
2005年10月《新加坡文藝協會30周年特刊》

寒川-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hanchuansg

1 王潤華序,寒川、梁鉞、思思合著詩集《山山皆秀色》,新加坡:新加坡作家協會,1992 年,頁
5-6。
2 張國治序,寒川詩選《金門系列》,新加坡:島嶼文化出版社,2000年,頁26。




( 創作詩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cwacan&aid=2841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