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9/03/11 13:50:34瀏覽1099|回應0|推薦15 | |
情是何物 ──賈福相教授浮生小雨演講側寫 ★候鳥三處飛 儘管三月的溫哥華依舊寒意逼人,紛飛的大雪從不曾停止告訴你冬天尚未遠去,聽到賈福相教授要「談情說愛」,浮生小雨會場──主持人張麗娜的家,彷彿出現了「神仙家庭」裡的莎曼珊,揮舞著手中的仙女棒,手指之處人潮湧至,客廰、餐廳、走道頓時座無虛席。 這全是仙女棒的魔力,而賈教授,是莎曼珊。 朗誦《情是何物》為講演開啟了序幕,這是賈教授最新的長詩作品,寫雪與苔的對話。故事應從去年十月說起: 雪:「相遇在十月 對我,已太遲 對妳,錯誤的美麗」 這是何等短暫的戀情啊!今年二月,已是道別時刻: 二月初二 青苔鋪著山地 山坡還有一片殘雪 與青苔相依 擁抱著 樹蔭下 夢將破 …………. 夢已殘 …………. 因為雪明白:「明天/當太陽爬上南山/我就悄悄地走了」,只剩下「雪在溶化/化成水/水是淚」。 青苔自是不依,著急喊著:「我會等你/今生今世……. 」 雪揮一揮衣袖,低吟: 「明年的青苔已不是你 明年的殘雪也不是我 你說過 變 變 變 明天是虛幻,從來也 沒有永遠 不要抗拒天」 「記住,不要逃避自然」,賈教授藉雪之口,再一次闡釋了易經「變」與「不變」的道理。花開花謝、緣起緣滅,成住壞空、因緣和合,當中有變有不變,由此生生不息。我想起金門一位好友問我:「縱使相見應無言,星星白髮猶少年,人生一瞬,有多少愛可以重來?」寫詩吧!寫情詩吧!每一首詩的創作,像巨浪拍岸,將我們帶向詭譎萬變的大海,然後送回岸邊;而愛情,像等在岸邊溫柔的沙灘,撫慰著情人的心。只是,每一次的拍擊,浪花不會是原來的浪花,沙灘也不再是原來的沙灘,所以,愛,不需重來,愛,從來沒有結束。 雪與苔的愛情也是如此: 三月初三 ……………….. 青苔更青,藍天更藍 青苔欣欣 春神之孕 ………………….. 山地在慶祝 載歌載舞 情是何物? 好一個「春神之孕」,正是「春風又綠江南岸」,賈教授的春風,果真把荒蕪吹成碧綠了!雪苔之戀,是觀變、知變後的新生,應證了天地有情、知化善化。 賈教授向來對「風」情有獨鍾,花了四年翻譯詩經國風篇不說,他的第一本著作《獨飲也風流》,第二本著作《吹在風裡》,這回為姜一涵教授新書《東方世紀》寫序──「東風緩緩吹來」,談到對東方文化復興的看法,在在呈現出不同的「風境」。 東風西漸,東風是春風,春風拂面,生意盎然;東風是文化風,風入血液,潛移默化。賈教授認為廿一世紀是中國的世紀,世界文化已走到「亢龍有悔」的年代,進退不得,唯有在東方文化的領導下,才能健康的走下去。中國對東方文化復興的貢獻是人文,是經驗,是歷代聖者的智慧。譬如論語「立其根本」,大學「定其規模」,孟子「觀其發越」,中庸「以求古人的微妙處」,詩教「溫柔敦厚」,書教「疏通知遠」,易教「擘靜精微」,禮教「恭敬儉莊」,春秋「屬詞比事」,這些全都是生活哲學。 我曾前往台灣古坑福智教育園區參觀,那是一所完全中小學,著重品格教育,國小培養善敬之心,國中培養仁德之心,高中培養濟世之心。由於尊崇儒家,勤學古典,學生需背誦弟子規、千家詩、三字經、千字文……….等等,據說,運用這樣的傳統童蒙教育教材,已產生異想不到的學習成效呢! 談到中國藝術與西方的不同,賈教授特別強調中國藝術更注重「超以象外得其寰宇」、「失於自然而說神,失於神而說妙」的意境,作畫運毫,有言外之意、象外之象、景外之景。他將『妙』解釋成『personality』,應是指純任性情,天趣盎然,並顯出與眾不同的自然之美吧? 而「不同就是大同」,賈教授拿起金門書法家吳鼎仁所贈墨寶,斗大六字讓他好不得意。我知道這是他的思想核心,若非早已洞察世事,了解托身天地間者,都是有情眾生,豈能有此胸懷! 王國維「人間詞話」中談到人生三境界,賈教授曾引為《獨飲也風流》的篇章名,第一章「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第二章「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第三章「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是的,生命中有光也有陰影,如何看透而不看破,唯有以最大的包容來解構、超越對立,將小情小愛轉化成大情大愛,雪的「不要說再見/無言」,正是轉識成智的人生智慧。 最後賈教授問大家:「甚麼是好人?」我從紅樓夢第五回中找得了靈感:「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覺悟了有情眾生,則不論世態如何千變萬化,都能任運自在,予人如沐春風的感覺;好人就像和煦的春風,帶給人們安定、歡喜與重生。 原來,賈教授的情是「覺有情」,風是「道」。 |
|
( 創作|散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