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文薈:寒流散盡深情在
2008/03/13 23:13:44瀏覽388|回應0|推薦3
 如果人生真是一齣戲,那這個世界大舞台,每天上演著不同的婚姻離合的故事。

  李春溪和周唐軒算是幸運的一對,在長久分隔之後,終究體會了愛的真諦,以智慧創造了婚姻的第二春。

  時光倒流到一九六0年代,他倆剛是台大畢業生,唐軒讀經濟,春溪是社會系。兩人先後來 到紐約大學攻讀碩士,算來時間也差不多。

  當時由台灣來此的留學生,為了生活,大多數都是半工半讀。他兩人也不例外,唐軒在上城的“上海道”餐廳打工,春溪做收銀的餐館也只在兩條街之外,且兩人更是同棟公寓樓上樓下的鄰居。近水樓台,年把下來,有情人終成眷屬,於1968年兩人順其自然的步入婚姻的禮堂。

  婚後的唐軒在一家保險公司擔任要職,待遇優厚,可說是意氣風發,家中經常高朋滿座。一九七三年,筆者回紐約隨家兄做生意,和他們常有來往。就在一次朋友聚會場合,唐軒酒酣耳熱地宣佈,他要回台灣發展了,在那裡他更能得心應手些。朋友們當然給予祝福,但在旁的春溪,神色顯得不太自然,有些不捨。

  那知此君一去十年不歸。一直到八0年代中,唐軒再回紐約,和春溪一齊打理“狀元”房地產公司,那時正逢法拉盛神速發展,許多華人移民聞風到此安居樂業,所以公司業務火紅的很。他也因在台建立的人脈,應邀在紐約成立“梅園”,為二邊建立一座新橋樑,也用這個關係,促成了老牌共和黨參議員高華德先生訪問台灣,這是外交上的一件大事,背後的推手就是唐軒。在此同時,他又和友人創辦了“美東時報”和“美東捷運”。兩個企業項目均為社區開創風氣之先,可見當時他的眼光確有獨到之處。

  世事無常,不久,他的注意力又被大陸方面的改革開放所吸引,憑著初生之犢的熱情,帶著一本美國護照,就這麼再度出征,去開疆闢土了。當然,勞燕分飛,不是春溪願意的事,然而為了唐軒趣與前程,她只好再次送君遠行雙淚垂了。

  唐軒是個點子很多的人,企劃案不少,但個個要點石成金也非易事。就這樣多年雲展雲舒,他也就慢慢心灰意冷下來。著實說他這幾年在台灣混的只是差強人意,尤其這兩年體弱衣寬,精神也有點憂鬱,過去愛交朋友的爽朗個性,也變了樣,有時甚至連電話都不接。可見內心的徬徨,同時由於男性的驕傲,怎能就這樣兩手空空回紐約呢?真難見江東父老和嬌妻啊!就如此他又在愁困中嗟陀不少時光。

  另一方面,春溪在紐約卻穩紮穩打,奠定了腳跟,從一九九0年開始,她擔任當時的眾州議員哈里遜女士的華人助理,一共十一年,為社區服務。尤其是在哈里遜轉任市議員後,她的業務範圍更廣泛深入,也因之把她訓練成處理社區事務的高手。

  春溪的成就,在今年三月受到州政府肯定,榮獲了州政府頒發的“社區服務終身獎”,這不僅是她個人榮譽,也是全體華人的驕傲。

  一個認真去愛的人常會比別人經歷更多的磨難。春溪和唐軒分別多年,愛的十分辛苦。但她無怨無悔走過婚姻的孤獨,終用深情和忍耐打動了隔海的浪子。在今年五月,唐軒終於回到紐約的家。六月間,我們在紐約梨園社的一次演出上,看到睽違多年的唐軒。他第一句話就衝著說:“我歸隊了!”語氣中夾雜著快樂和辛酸,但由他略帶疲憊的眼神中,可以看見絲絲的歉疚。這次他真是回到了春溪的身邊,從“執著”中解放出來。

  在回到紐約這段日子裡,春溪可說形影不離的照顧唐軒,到任何地方都是她開車接送,由每一個小動作裡,都能看出他倆的不捨關懷和恩愛。唐軒總說:“感謝神的恩典,他藉著春溪的手,安撫了我脆弱的身體和心靈”。多感人的肺腑之言。

  寒流散畫深情在 萬紫嫣紅香滿庭

  在人世間,還有什麼比愛的團圓更美滿的呢?在他倆結婚四十週年前夕,筆者得緣記述這個真實的婚姻愛情故事,除了想為社區多添一段佳話,也為老友的團圓幸福獻上一份賀禮。(轉載自“文薈”)




( 創作散文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cwacan&aid=1676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