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姚永安 / 加拿大沒有二等公民
2021/06/13 12:24:50瀏覽554|回應1|推薦6

加拿大沒有二等公民(一)

移民加拿大會成為二等公民?據我在加拿大三十年的生活,以及二十多年從事本地時事評論的體驗,我的結論是,今天加拿大沒有二等公民。

所謂"二等公民",通常是說移民或難民即使獲得公民身分,卻沒有如同在當地出生的人擁有同等的地位、待遇和法律保障。二等公民所擁有的權利比土生的公民為低。

加拿大從前的確把婦女、性少眾、有色人種和原住民視為二等公民。他們的權利明顯地受到限制(如沒有投票權或遭到制度性的歧視),他們被剝削和甚至受到迫害。加拿大曾長期歧視有色人種,對原住民更犯下種族滅絕的罪行。

經過多場由左派所推動的平權運動,民眾對公平權利認知的提升,以及加拿大人權及自由憲章的制定,各級政府便檢討和修改歧視性的法律和政策,甚至訂立一些有利從前受到長期不公對待族群的平權行動政策(affirmative action)

加拿大奉行多元化政策,讓少數族裔的文化習俗和傳統獲得肯定和尊重,有助建立多元和諧社會。無論是農曆新年、印度光明節(Vaisakhi)又或同志自豪日,都是加國社會的主要喜慶節日。

時至今日,在外地出生的移民或難民與土生的加拿大人擁有平等的公民權利是受到憲法所保障,也是國民的社會共識。

當然,種族歧視在加拿大社會是存在的,種族歧視和反難民的情緒更在川普當選總統後而出現上升。川普剛上任便向穆斯林國家實施旅遊禁令,被他針對的由外國難民,到國內的少數族裔移民社群,就連在美國出生的有色人種國會議員,黑人議會領袖和他來自的城市(黑人人口佔多數)都被川普所攻擊。

美國國內的反移民難民和種族歧視情緒其實一直潛藏於社會和某些人的心內,卻被川普的刺激和熽動釋放出來。

在當時的加拿大,我們亦面對同樣的情況。人民黨黨魁卞聶爾(Maxine Bernier)發表反移民和帶有白人優越感的演說和政綱,認為移民是社會的負擔,主張大幅削減加拿大每年吸納移民人數三分之二,廢除贊助父母及祖父母的移民計劃,要新移民進行價值測試和廢除國家的多元文化政策法律等。

主張廢除多元文化政策法律背後的意識是對多元族裔的文化傳統看不順眼,白人優越的意識在作祟。

卞聶爾是前任哈珀總理的內閣大將。當年他在競逐保守黨黨魁時更是大熱門,其聲望和黨內支持都超越後來獲勝的謝爾(Andrew Scheer)

可幸的是,卞聶爾的人民黨在2019年的選舉中大敗,就連一個議席都沒有贏得,令白人優越者及反移民人士失去了政治上的倚靠。

由於川普在加拿大實在太不受歡迎,即使保守黨內有不少川粉和黨員支持川普,但該黨卻刻意地與川普保持距離。

在參與政治方面,今天少數族裔擁有同等的參選權利。在某些政黨和地區,少數族裔更有優於比白人男性的參政權利。卑斯省新民主黨的黨綱指定,當該黨有現任議員不尋求競選連任時,該選區的接班候選人必須是女性、原住民或多元族裔人士(即白人男性沒資格參與該黨有較大贏面選區的選舉)

在某些少數族群人口較高的選區,政黨亦常會選擇有少數族裔背景的候選人參選。不過,在政黨和政府的高層,少數族裔的比例卻仍然偏低,而印裔一般來說比華裔做得較好。

列治文皇家騎警的現任局長是華人。溫哥華警隊的前任局長也是華裔,該支警隊近年聘請大量多元族裔背景的警務人員,此舉有助反映社區的面貌和為多元社群提供服務。

在加拿大,出於種族歧視和仇恨而犯法是罪加一等的。媒體對於這些種族歧視案件亦特別關注,讓公眾理解種歧視是令人厭惡的偏見行為。

今天打開電視,無論是本地新聞報導的主播或記者,又或是美國電視劇集裡面的演員們,很多都是有色人種,而所呈現的也非白人的世界。這都有助建立社會的共識:加拿大是一個由來自世界各地移民所建立的國家,除了原住民,其他人都是移民。

*姚永安在香港出生及成長,91年移居溫哥華,加拿大。在溫哥華從事,從是當地資深時事評論人,其時評評論工作曾獲得多個加拿大當地及國際獎項。


二等公民與種族歧視在加拿大 ()

在今天的加拿大,歧視女性、性少眾、少數族裔、移民、難民的法律基本上已經被廢除,而憲法亦保障人民不受歧視。

加拿大人能夠從過去的錯誤中學習,刻服對跟自己外貌不同人仕的偏見,與及尊重不同文化和宗教傳統。在過去三十年,社會對不同性傾向的認受性和尊重亦大大提高。

在今天的加拿大,歧視是不道德的,甚至可以觸犯法律。例如,根據加拿大的人權法,您在聘請雇員時不能查問應徵者的年齡、性別、性傾向、種族、膚色、宗教、婚姻狀況等問題。

若果因為歧視而襲擊他人,更可以被加控仇恨罪行。

法律雖然禁止歧視,但在社會內不守規則和犯法的自然大有人在。在本地出生的可能會歧視別人,近年因為疫情而針對亞裔的歧視個案正大幅增加。不過外來移民亦同樣會歧視他人,例如早兩年有不少華人在微信上散播仇恨敍利亞難民和穆斯林信眾的言論,又或對同性戀和性少眾的偏見都是顯而易見的。

歧視不獨是社會主流或土生對外來與自己膚色或宗教信仰不同人士的偏見,移民和難民亦會把其原居地的偏見帶到加拿大。

香港移民來到加拿大怕被歧視,不過香港人本身對有色人種的歧視相信比加拿大人更大(對印度人、菲律賓人、黑人,甚至是來自中國大陸的)。因此我勸告新移民抵埗後持開放態度,或許我們這裡的高樓大廈沒有像香港或中國的宏徫,公共交通系統不怎樣先進,但我可以說,我們這裡的社會文明程度是遠超於亞洲國家的。

造成歧視的因素有很多:成長、家庭、教育、宗教、文化傳統、環境、際遇、個人性格、自卑、缺乏同理心等等。

二等公民的心態,對於初來報道者,源於移民在面對新的環境缺乏認知和掌控,以及對未來發展的不明朗。感到自己不如別人,人家會看輕自己,又或覺得自己不會獲得公平的對待。

對於剛抵埗的移民或難民來説,面對完全陌生的環境,文化差異,人生路不熟。若果沒有親朋或社區朋友的協助,就連食物也不知去那裡購買。很多移民和難民從前在原居地都有不錯的生活,在事業上已經出人頭地,剎時間卻要從頭來過,內心當然會不好過。

雖然萬事起頭難,但新來者若果能夠以開放的態度面對新的環境,加拿大絕對是世上最宜人居住的地方,除了環境和居住空間比香港寬大得多,發展的空間和機會還是有很多的。

當初我來到溫哥華的時候,仍未完全決定是否留下長住,但三數個月後我便愛上了加拿大。加拿大人待人友善,關心社會,關懷弱勢群體,愛護動物,維護環境,不太講究物質,不勢利,也沒什麼階級觀念,工作不分貴賤。這是一個真正以民為本,講求公義和著重公平的社會。

相比起美國以白頭鷹為國徽,加拿大代表國家的動物是水獺(beaver),錢幣上刻印的是潛鳥(loon),又或是國旗上的楓葉,都很能代表加拿大人平和的國民品性。

在加拿大,少數族裔可以成為聯邦政黨的黨領,移民和難民可以成為國家元首(總督)、聯邦部長、省督、省長和廳長。這場疫情令我們看到,國家首席衞生官是華人,很多地區的主要衞生官員都是有色人種。

在溫哥華,曾經有年青白人男子向我投訴,說他的就業機會比不上華人,有做二等公民的感覺。他說,市面上很多工作如服務和售賣行業都給與懂得說中文的應徵者加分,這對他不公平。不過,他沒有說的是,在大企業內最上層的大多數都是白人。懂得華語的確在某些行業有優勢,但對英文並非母語的移民,英語溝通能力卻成為晉升高層的障礙。

前文刊登後,亦有媒體朋友詢問卑詩新民主黨黨綱把離職省議員的席位只給與女性,原住民和少數族裔參選是否對白人男士的歧視。

訂立一些有利從前受到長期不公對待族群的平權行動(affirmative action),例如為了讓更多婦女或少數族裔能夠參與而特別改動門檻,修改規則或增加分數,已經成為社會的常態。

新民主黨的政策是有爭議性的,但當時的政治現實是大多數當選的都是白人男性,省長和廳長都是白人為主,女性、原住民和少數族裔難以上位,新民主黨才會訂立這樣的黨綱。反觀別的政黨卻把那些無什勝算的選區給予少數族裔參選,充當炮灰。

能夠透過黨內提名贏得候選人職位的人,並不等如在個人能力必定比其他候選人優勝,又或比女性或少數族裔的候選人更有能力。

一個以白人男人為主導的政治團隊真的能夠充分代表、反映、了解和更有效地服務多元族裔的社會嗎?

以警隊為例,若果以從前的標準來考核,女性和少數族裔的體能可以贏得過白人男性嗎?但是大家究竟想要一支白人男人所組成的警隊,還是像目前溫哥華市警隊那樣,由多元族裔所組成的警隊呢?我想答案是顯而易見的。

二等公民與國家忠誠 ()

加拿大人雖然在憲法面前人人平等,但仍然有不少人感到自己是二等公民。這當然是心態問題,關鍵是當事人怎樣看待自己與加拿大的關係。

究竟您把加拿大視為自己的國家,還是寄居在這裡的華僑?華僑的意思是:旅居或寄居在中國以外的華人。一個人若果內心深處感到自己只是旅居或寄居在別人的地方,其心態和歸屬自然與土生土長的加拿大人不一樣,是客與主之分。

例如,我們會聽到有華裔移民稱呼加拿大人為"外國人"。在加拿大稱呼加拿大人為外國人,雖然有點荒謬,卻時有聽到。那是因為說話的人覺得自己與其他加拿大人的"身分" 不一樣。自己仍然是以原居地的立場來看待加拿大人。

當您自覺與其他加拿大人的身分不一樣時,您亦會感到人家會對您有不同的看法,又或預期自己可能會面對不同的對待。

同樣,我們亦常會聽到"祖國強大是海外華人最有力的倚靠"之類的話。這些中共拉攏海外華人的宣傳口號,在海外華人社區很有市場,更是命中寄居海外華僑的歸屬核心。

加拿大移民心繫祖國沒有問題,很多時候還可以成為加、中經濟和文化交流的推動力量。但在非常時期,這種"心繫"便要面對相當的考驗,甚至出現"效忠"的問題。

就以早前國會投票通過譴責中國對新疆維吾爾族人進行種族滅絕暴行,在加拿大有不少華人社團公開作出批評,甚至在華文報章刊登全版廣告,批評我們的國會議員罔顧事實、蓄意抹黑中國、粗暴干涉中國內政、指政客惡意抄作撈取政治本錢、甚至還套上種族歧視的帽子等。

當日動議是由266名國會議員投票贊成(即國會議席的79%)0票反對而通過的。投票支持的議員來自4個反對黨及執政自由黨的後座議員。在加拿大或其他民主國家,這是有相當的代表,卻仍有華人社團領袖以中共人大式的標準評說代表性不夠。

對中國如此嚴厲的指控,加拿大的國會議員們真的是如此胡塗、無能和罔顧事實嗎?

事實是,加拿大國會曾經就這個議題召開聽證會,邀請專家和維吾爾族人士出席。主要國際媒體過去數年有大量關於維吾爾族人在中國受虐的報導,當中包括一些中共內部的文件,中國學者和國際組織的報告,還有39個國家去年在聯合國向中國作出譴責等等。

然而,這些華人社團領袖卻選擇相信及盲目跟從中共的宣傳和詭辯,以實際行動展現他們對中共的忠誠。

若要比較信譽,加、中兩國是天淵之別。大躍進是"天然災難",國安法是堅持"一國兩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改變香港選舉制度是要"完善選舉制度"等等,這些社團領袖竟然會相信中共的大話,還要批評加拿大國會議員無知,實在荒謬。

加拿大人民有言論自由,我們國家也沒有中國式和香港的國安法,不然的話,這些社團領袖都會像香港及中國異見人士那樣被收監。當然,加拿大的國家安全和政權都不會因為這些異見而受到危害。

但是,這些人士以社團名義來向中共投誠效忠,卻很容易會把華人社群拉落水。給加拿大人印象誤以為這些華人社團的會員所效忠的是中共而非加拿大。上世紀日裔加拿大人被集體關進集中營,在種族歧視的同時也是對日裔加人忠誠的質疑。

加拿大包容異見,要向中共表示效忠沒問題,是這些華人社團領導人的個人選擇,還是不要把社團鄉親拉落水,以自己的名義發表便好了。

( 創作文學賞析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cwacan&aid=163755325

 回應文章

馮紀游陸游:漫長當下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21/06/14 16:18

的的確確是一個憑實力及努力的公平國度!微笑

98 七職十三家 http://blog.udn.com/jfeng13x/874440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