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廖耀湘
2009/03/01 15:38:17瀏覽7462|回應46|推薦132

With General Liao Stilwell gestures to describe a "hooking" tactic. A few days after picture was made Stilwell decorated Liao with the American Legion of Merit for his service in Burma retreat of 1942. Only 36 years old, Liao studied at St. Cyr.

http://cbi-theater.home.comcast.net/~cbi-theater/burmawar/burmawar.html

廖耀湘
    別號建楚,湖南邵陽北鄉釀溪鎮(今新邵縣縣城)人。是蔡鍔將軍的同鄉,畢業于黃埔六期,1930年以上士資格派到法國,學習三年法語後進法國的聖西爾軍校。
    同年回國,任國民革命軍中央軍校教導總隊騎兵隊少校連長。

    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廖耀湘升任中央軍校教導總隊第2旅中校參謀主任,參加了淞滬戰役和南京保衛戰。國民政府撤退至武漢後,廖耀湘升任軍官訓練總隊上校大隊長,並上書蔣介石,提出建軍改進方案,得到蔣介石賞識。

    1938年3月,廖被破格提拔為200師少將參謀長。當年9月,200師在湖南湘鄉擴充為國民革命軍新11軍,旋改為第5軍,廖任該軍所轄新22師副師長兼軍幹訓班主任,因師長邱清泉未到職,代理師長之職。

    1939年9月,第5軍奉命南下廣西,發起昆侖關戰役,新22師作為該師主力,奪佔昆侖關並全殲日本守軍6000余人,廖因此被譽為抗戰英雄。之後,新22師被調往雲南,負責滇西一帶的守衛。

    1942年3月,廖耀湘將軍率新22師作為中國遠徵軍第5軍的一部赴緬甸與日軍作戰,在斯瓦戰役中重創日軍第55師團。不料當時全盤戰局,突然與遠徵軍不利,英方有放棄緬甸的計劃,盟軍決定全部退出緬甸。

    廖耀湘雖不同意軍長杜聿明決議由野人山返國之命令,率新22師掩全軍「轉進」,終在歸國之路被日軍切斷的情況下,歷盡千辛萬苦掉頭進入印度與孫立人部會合。

    1943年3月,在印度比爾哈省的藍迦,廖耀湘將軍的新22師與孫立人將軍的新38師組成了中國駐印軍新1軍,鄭洞國將軍任軍長,孫立人為副軍長兼新38師師長,總指揮為美國陸軍四星上將史迪威將軍。

    緬甸北部是熱帶樹林,經常有野人出沒,而被稱為野人山。野人山全為原始密林之高山,極為險惡,大部隊難以補給,重武器亦無法使用,日軍精銳18師團55聯隊以小部隊構築據點逐山防阻。

    在野人山中到處可以見到杜聿明執意率第5軍等單位由此回國,卻病困而死將士的白骨,常常是一堆白骨圍著槍架而坐,這裏躺著中國遠征軍主力近5萬具遺骸。

    就在這樣困難的情況下,經過美式訓練的新1軍擊敗了日軍精銳18師團,自己的損失也非常大,許多的連級幹部基本上換了一遍,可見戰鬥之慘烈。

    當時滇緬路已經被日軍封鎖了一年,中國急需要打出一條國際的交通路線來,以取得盟國物質援助和加強抗戰力量,統帥部決定現行反攻緬甸,並由美國黑人工兵團為主,負責修築一條由一度直達昆明的中印公路(後稱史迪威公路),以達得當時的迫切需要。


    於是新1軍開始了緬北反攻,新1軍在1943年的初冬季節打通了野人山,繼而血戰大龍河,殲滅胡康河谷的日軍,攻克于邦,破天險踏入孟拱河,偷渡南高江,奇襲西通,攻取加邁,掃蕩庫芒山,攻克孟拱,新1軍一路斬關奪隘,節節勝利,日軍主力聞風喪膽。

    1944年8月,在孟拱之戰、密支那攻防戰勝利結束後,新1軍擴編成兩個軍,廖耀湘榮升新6軍軍長,下轄李濤新22師及龍天武新14師、潘裕昆新50師;孫立人榮升新1軍軍長,下轄李鴻新38師及唐守治新30師(原任為胡素)。新1軍及新6軍為緬北反攻戰役的勝利作出了傑出貢獻,共殲滅日軍10幾萬人。

    1945年4月,在國軍抗戰中最著名的雪峰山大戰中,為保證戰役的勝利,蔣介石委員長特命令陳納德將軍的第14航空隊,將全副美械裝備的廖耀湘新6軍之新22師及新14師3萬多人,空運到芷江作為戰役的總預備隊,保證了芷江會戰的勝利;而新50師則編入新一軍作戰序列。

    芷江會戰勝利後,《美國紐約時報》發表評論說:“芷江會戰勝利佳音,可視為對日戰爭轉折之暗示。”不久,這段評論就被言中。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裕仁接受《波茨坦公告》,宣布無條件投降。

    抗戰勝利後,一個重要的問題是接收南京,史迪威的接任者魏德邁將軍說:日本現在很囂張,他並不認為他們失敗了,到南京去受降,部隊應該有一種威懾力量。現在中國部隊有威懾力量是新 1 軍和新 6 軍,新1軍還沒有回國,新6軍就在芷江,就在空軍基地。到南京幾個鐘頭航程就行了,應該讓新6軍去。

    1945年8月21日,以侵華日軍總參謀副長今井武夫為首的日軍代表飛臨新6軍當時的所在地湖南芷江向蔣介石國民政府乞降,中國人民經過八年艱苦卓絕的艱苦抗戰,終于贏得了最後的勝利。幾天後,廖耀湘將軍率新6軍奔赴南京,接受日軍正式的對中國戰區的投降,讓日軍投降的心服口服。

    第2次國共內戰爆發後,新6軍被調往東北戰場。廖率領新6軍于1946年1月抵達東北,到5月,他已經佔領長春等地,但是之後被林彪等人的遊擊戰法拖住手腳,未能北渡松花江。1947年8月,新6軍與新3軍組成第9兵團,廖出任兵團中將司令,此後,東北戰局發生逆轉,第九兵團逐步被壓縮回瀋陽一帶。

    據說,廖耀湘在戰局逆轉前曾致電給被明升暗降,交出新一軍兵符、調至台灣的老戰友孫立人 :「‧‧‧東北之局勢唯兄與余二人足矣‧‧。」其中的無奈似乎早已透露出對當局的失望!

    1948年9月,遼瀋戰役開始,中國人民解放軍包圍錦州,希望切斷東北戰場國軍部隊的退路。廖奉命前去解錦州之圍未果,被解放軍反包圍于黑山、大虎山一帶。10月26日,廖耀湘部被全殲,本人變裝成商販脫離戰場,途中被原單位降共之食勤人員認出而被俘。

    廖被俘之後,長期關押于北京功德林戰犯管理所,1961年12月25日被特赦出獄。後擔任全國政協文史資料委員會專員。文化大革命中遭到打擊,1968年12月2日在批鬥會上心臟病突發而逝世于北京。


參考來源:重走中國軍隊遠征之路組織委員會

圖片轉貼自:http://cbi-theater.home.comcast.net/~cbi-theater/burmawar/burmawar.html

( 時事評論人物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cvn68&aid=2698239

 回應文章 頁/共 5 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朝鲜战争------中国人将地球上的各色人种一锅烩的地方!
2009/04/03 17:27
朝鲜战争------中国人将地球上的各色人种一锅烩的地方!
黑种人,白种人,黄种人(韩国人),土耳其(突厥人),东南亚人(泰国人,菲律宾人)。。。
与法国军队
  1950年7月22日,法国派遣一艘驱逐舰前往朝鲜,加入“联合国军”海军行列。8月25日,又组建1个独立营,番号为“联合国军法国营”,莱米勒中校为营长,全营1065名官兵。
  法国营于1950年11月29日抵达韩国釜山港,12月10日投入战斗,损失惨重,只好不断补充兵员。到1953年7月,法国补充兵员达1119人,超过了入朝参战时的人数,但其损失数也超过了入朝参战时的人数。
  “联合国军法国营”在朝鲜战争期间,配属在美军第十军团。法国营与志愿军先后在横城反击战役、砥平里战斗、文登里战斗中三次交手,均以惨败而告终。
  《抗美援朝战史》中,对志愿军与法军的交锋作了这样的记载:1951年2月11日,横城反击战役――“我第十二军在自隐里地区歼灭了美第二师两个营和法国营大部”;1951年2月13日――“我三十九军和四十军部队消灭美二师二十三团和法国营一部”;1951年10月8日――“我六十八军六一○团和师临时组成的反坦克大队使美二师附法国营遭受重大损失,被击毁坦克28辆,击伤8辆,粉碎了敌人的‘坦克劈入战’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教训英国老海盗
2009/04/03 17:19
与英国军队
  朝鲜战争期间,英国共投入兵力14198人。先后有陆军第二旅、二十八旅、二十九旅,海军包括航空母舰在内的舰艇21艘、飞机80架。
  志愿军的“经典”之战是消灭了英军第二十七旅榴弹炮营、英军第二十八旅的“皇家苏格兰团”第一营、英军第二十九旅的“格洛斯特营”和“皇家坦克营”四支成建制的部队。
  在抗美援朝第一次战役中,英军第二十七旅榴弹炮营就被全歼。
  在抗美援朝第三次战役中,志愿军五十军一四九师在高阳以南佛弥地截断了英军二十九旅“皇家坦克营”和“来复枪团”一营的退路,全歼“皇家坦克营”,重创了“来复枪团”一营,击毁英军坦克27辆、汽车3辆;缴获坦克4辆、装甲车3辆、汽车18辆、榴弹炮2门;毙伤敌200余名,俘英军少校队长以下227人。

    在抗美援朝第五次战役中,志愿军六十三军一八七师歼灭英军第二十九旅“格洛斯特营”和一个炮兵队、一个重坦克连,毙敌中校营长以下官兵129名,俘敌副营长以下459名。
  1951年10月3日,志愿军坦克一师一团受命配合六十四军步兵一九一师攻占马良山,消灭了英军“皇家苏格兰团”第一营官兵1701名,将英军营长击毙,俘获英军官兵46人。“联合国军”总司令李奇微听到“皇家苏格兰团”第一营被全歼后,大惊失色。英国首相丘吉尔得知这一消息后,连声痛呼:“太可惜了!太可惜了!”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教育那些不知道天高地厚的美国老鬼子
2009/04/03 16:59
与美国军队
  朝鲜战争是中国人民志愿军(以下简称“志愿军”)与美军首次交锋。1950年6月25日爆发的朝鲜战争,历时3年零32天。美国陆、海、空三军大规模卷入了侵朝战争,美国动用了其陆军兵力的三分之一,战场兵力最多时达到302483人;海军兵力的二分之一,出动各种舰艇210艘,海军航空兵的作战飞机383架;空军兵力的五分之一,先后出动各种飞机数万架,战场上飞机最多时达1700多架。
  美军动用大量的精锐部队,有“开国元勋师”――骑兵第一师,“美利坚之剑”――陆战第一师,“滴漏器师”――美军第七师,“王牌飞行队”――航空兵第四联队等大量“王牌”。
  美军使用了除原子弹以外的所有现代化武器,许多战役、战斗的炮火密度、战场兵力密度、空袭轰炸密度,都超过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水平。
  但志愿军面对世界头号强敌,毫不示弱,英勇抗敌,使美军蒙受重大损失。整个朝鲜战争期间,美军损失兵力162708人,其中战死54246人,伤病103284人,失踪、被俘5178人。其死亡人数占侵朝“联合国军”死亡总数的94.16%。联合国在《纽约公报》上公布的数字是美军伤亡14万多人,日平均伤亡数远远超过第二次世界大战。
  一场以弱胜强的战争,在世界战争史上为志愿军留下了惊天动地的一笔。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中国人的重新崛起之战
2009/04/03 16:52
 1953年7月28日,彭德怀在停战协议上签字,西方列强在东方海岸上架几门大炮就可以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http://x.bbs.sina.com.cn/forum/pic/5d92a7ae0106hqrb

这支“联合国军”由美国、英国、澳大利亚、荷兰、新西兰、加拿大、法国、菲律宾、土耳其、泰国、南非、希腊、比利时、卢森堡、哥伦比亚、埃塞俄比亚共16个国家的作战部队及瑞典、印度、丹麦、挪威、意大利5个国家的医疗队组成。值得指出的是,南朝鲜军队也受“联合国军”指挥。
  朝鲜战争期间,“联合国军”侵朝部队最多时达到93.26万人,受“联合国军”指挥的南朝鲜部队达59万多人,共计152万多人。其中美国出兵居第一位,兵力达30多万人;英国居第二位,兵力达1.40万多人;加拿大居第三位,兵力达6100多人;土耳其居第四位,兵力达5400多人;其余出兵数量的排列顺序是澳大利亚、菲律宾、新西兰、泰国、埃塞俄比亚、法国、希腊、哥伦比亚、比利时、荷兰、卢森堡、南非。
  中国人民志愿军与“联合国军”的主要战役和战斗情况


天地轮回
对比国军,中共没法比,见笑啦
2009/04/03 01:37

不好意思,是国军厉害,几百万国军叫几十万小日本赶鸭子一样的满大陆跑,中共差远了,中国志愿军几百万军队只是叫几万小联合国军从鸭绿江赶到三八线,对比一下英勇的国军,中共的军队真是让人笑话...哈哈哈,抬杠真是长学问.

孫立人的粉絲(cvn68) 於 2009-04-03 10:23 回覆:

「內戰」與「民族禦侮」戰爭或「境外作戰」是絕對不同的領域,因此談論張飛與岳飛、袁崇煥與鄭成功、甚至亞歷山大與鐵木真‧‧‧等人物誰強、誰比較行是沒必要的,因為檔次與時代背景都不同。

每個時代、每個國族總會找機會標榜自己的人物,那是人性也是振奮民心的一種必然手段,大家心知肚明就好,刻意凸顯只是徒增議論而已;例如二次大戰名將輩出的美國海空軍幾乎各個都能獨領風騷,相較之下英國就弱了些,但總也要有人能站出來與美軍別苗頭吧?於是「蒙哥馬利」就出綫了,成了英國名將的代表性人物。

為了堆砌蒙哥馬利的功績,盟國之間的高層往往必須來點妥協,例如,讓誰先領軍進入巴黎,而其實某將領的部隊早就久候附近多時了;上述這種例子中外戰史中所在多有。

最近,大陸也因沉澱後反思出一篇文章,內容所探討的就是「關東軍真的是俄軍消滅的?」沒錯!從表面上看確實是俄軍在原子彈爆炸後,以犁庭掃穴之勢剿了日本關東軍,然而背後的資訊卻顯示──關東軍的主力早就被調到太平洋戰場與美軍決戰,並造成美軍大量的傷亡,間接地促使美國總統下決心要使用原子彈及早結束二戰,也才有瞞著中國、出賣中國的雅爾達密約的簽訂‧‧。

以上淺見,恭請賜教!


ROXIN
拿韓戰跟二戰比笑死人
2009/03/30 13:12
樓下那個對岸的朋友,我發現『你們』很喜歡在人家談國軍時插嘴說『你幹嘛不談抗美援朝?』然後國軍又怎樣怎樣不中用等等等,老實說我看的很礙眼,你們在學校時是這樣教你們參與人家討論的嗎?        至於抗美援朝為何會打成那樣,我只簡單告訴你:『因為美國人心不在那裡』,當時美國人心在哪裡你假設不知道的話,那我建議您也別侈談什麼抗美援朝/韓戰了。另外,所謂18國聯軍,主力從來以美軍為主,美軍在運動戰時期在朝鮮半島的兵力一直都只有一個軍團/兵團三個軍(1、9、10),綜合實力比二戰末期巴頓的那個第三軍團都不知道差了多少,你知道在韓戰開戰的當時,整個亞洲美國人連一台可動的雪曼都沒有嗎?巴頓的那個第四裝甲師有多少雪曼你知道嗎?加上美國人在當時很習慣在大戰打完後自己成建制殲滅自己的軍隊(復員),你別說八軍團那幾個缺員30%最後不得不把主意動到KATUSA上面的的陸軍師,就是跟九兵團硬扛兩星期的陸戰一師也是韓戰開打後臨時徵召一萬五千多名後備役士兵湊出來的,對岸有的文章把陸戰一師寫成啥『瓜島打起的王牌師』,真是笑話,根本不懂美軍當時的組成方式,那這樣幹嘛不講講美軍2師還有個團打過八國聯軍?畢竟7師31團都被你們從白軍時代開始講起了。好,那面對一個三個軍裡面有大部分師級部隊缺員30%的美軍,志願軍的規模是什麼呢?第一批入朝的兩個兵團就30萬人,而且幾乎都是一線戰鬥兵員,美軍的習慣可是有至少三分之一在後面管後勤的,一萬八千人的美軍陸軍師三個步兵團+師直屬戰鬥部隊也不過一萬三千人左右,而於此同時美國人因為不想在亞洲多攪和,政治因素上卻現制空軍力量攻擊滿洲!你能想想二戰的時候日軍不炸重慶,美軍不炸德國後方工業區嗎?就繞著個朝鮮半島鐵公路搞絞殺戰哪是美軍打仗的方法?區域/有限戰爭就不要拿來跟二戰那種全面戰爭比..............對岸這種寫韓戰的手法,看久了真的會想笑。  18國聯軍?其他國家像澳洲就出了一個營一個戰鬥機中隊,頂啥用?這你也算一個『國家』?英軍土耳其出的多了一點,湊湊也還是沒到一個師,什麼18國聯軍....老蔣的52軍若能如老蔣所想的全軍成行去打韓戰,馬上兵力就可以僅次於南韓自己變成美軍第二大盟友,而南韓軍雖有2-3個軍之多,但眾所周知是看到中國軍隊就自動解散的,對美軍來說比雞肋還不如。不是要否定你家志願軍的戰功,但你也多少多認識一點抗美援朝的史實,18國聯軍的笑話就別到處轉述了,何況還是在人家講國軍時插進來亂的?
孫立人的粉絲(cvn68) 於 2009-03-30 14:24 回覆:

沒錯!在不同時空環境下是不能提出來做比較的,正如同:

張飛與岳飛,雖然名字都有一個飛,但也不能硬湊上來比一比的。

有些時候捧捧自己人無可厚非,但若添油加醋過頭難免就成了一則笑話了!

如:曾有大陸上的朋友推崇毛澤東在北大圖書館時期博覽群書,但卻引述過了頭,誇稱幾乎讀遍了北大圖書館藏書‧‧。

在下最近查了一下資料,發現北大現有館藏達《五百三十萬冊》,而毛澤東當年的北大究竟有多少館藏我並不清楚,但好歹三、五萬冊總該有吧?

以一個愛書成痴、手不釋卷的天才,一天「讀通」一本來算吧!

一年三百六十五天,頂多讀完三百六十五本,以此天縱英明的才華要「幾乎」讀完北大的藏書──以五萬冊打個七折,算三萬五千冊好了,一天一本的速度可得花將近 96 年的歲月哩!何況當年的北大,有幾十萬冊的藏書應該是跑不了的。


大路人
天下太平了
2009/03/27 23:46

楼主,有时间多研究研究让中国人自豪感特强的军事人物和战例.不过孙立人确实是个人物,在缅滇战场杀日本鬼子确实叫人佩服,现在大陆也抄得很热.本人也很感兴趣,他的故事也很熟悉,但是说多了也是个不光彩的国军,终究没有什么太大的作为,因为你们的蒋光头太差劲了,领导无方,叫小日本几十万人撵得几百人满地跑,太丢中国人脸了,你能不能谈谈朝鲜战争,中共为什么能抗住18国联军,凭的是运气吗还是谍报工作干得好?http://bbs.news.sina.com.cn/tableforum/App/view.php?bbsid=4&subid=1&fid=137770&tbid=418

孫立人的粉絲(cvn68) 於 2009-03-28 22:40 回覆:

好歹蔣介石也是曾讓毛澤東高喊:委員長萬歲的人物啊!不管他是不是真心誠意。

在我粗淺地涉獵那段歷史的過程中,蔣委員長與你們的毛主席相比,確實略遜一籌,但也沒到「太差勁」的程度。

至於韓戰(抗美援朝)戰事,委實說,因為咱這邊並沒參戰,相關資料幾近貧乏,但「志願軍」的死傷也非常慘重,以人海填火海前仆後繼的精神,所展現出的氣魄,正有如抗戰時的「淞滬戰役」般,讓對手不得不油然而生敬畏之心。

這點從美國好來塢的電影中就可探知──他們很少拍這場戰爭的電影,或許就是因為吃癟的關係吧?

在下也看過「亮劍」所以略知一二;不妨您也寫寫抗美援朝的故事同我分享。

歡迎您常來逛逛,謝謝!


coyote2000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就事論事
2009/03/23 18:35

我不知道孫將軍及他的部屬和後人今天還有受到什麽不公平的對待,如果你是指我的發言對孫將軍不公平,我可以道歉,所謂「形同叛變行徑」之語,是我針對你說孫曾限制史迪威的行動所發,我根本不信孫會有這種犯上的舉動,你是當過兵的,當知這種舉動是要判軍法的。

我對歷史人物的態度一貫是「該你的就是你的,不該他的也不能栽到他頭上」。沒有人是完人,孫立人不是,廖耀湘不是,杜聿明也不是,所謂「別人都是飯桶都是草包」講的還是不該故意貶抑他人,像有人把“50000”人非戰鬥減員算到杜的頭上,說杜是「政治將軍」,「天殺的」,這跟說他是飯桶是草包是同一個意思,杜在某些事件上的確有爭議,該他的責任他逃不掉,該他的榮譽也不該抹煞,好歹他也算得上是一位抗日英雄,如果連這個你也不同意,那就沒啥好說了。

國軍就是愛搞派系才丟了大陸,六十年前你是新一軍,你是新六軍,你是中央軍,你是雜牌軍,你是桂系,你是土木系,彼此互相攻訐;六十年後,爲了六十年前的派系在網上打嘴砲,有點可笑,就沒人想說他們其實都是國軍。


孫立人的粉絲(cvn68) 於 2009-03-23 19:21 回覆:

你我之間的爭論顯然已經失了焦,暫且打住,在下近期有更重要的是要辦;沒承受過的人甚少能將心比心,當然比較感受不到那股不平,那是人之常情,也沒啥好怪的。

我生平就最恨搞派系,尤其藉派系之勢整人的,新一軍的眾多幹部不多是黃埔系嗎?為何他們在孫將軍的領導下就被活該被整?

董嘉瑞被派去陸總當副總司令佔中將缺,就因他後來幫總司令孫立人講好話,下場就是比他資淺、晚到任的都升了,他卻一直原地踏步?

究竟是誰在搞派系,搞到江山盡失,究竟是誰愛算計,總不會是沒權沒勢的那方吧?

一位稱職的將領,統領數萬至十數萬弟兄,幾萬戶家庭裡的寶貝兒子,戰死沙場為國捐驅死而無憾;錯誤判斷、不當指揮致萬千袍澤魂喪蠻荒,本來就有欠缺之處,某些網友到在下園地發表的看法或許您不同意,但我們兩岸的網友也從沒抹煞過「崑崙關大捷」的戰績啊!

受美式訓練的美國軍人,較能接受「不服從不合理的命令」這種觀念,維吉尼亞畢業的孫立人與史迪威為對敵作戰與下屬部隊的問題起爭執,上級沒辦自有他西方的觀念,沒啥好奇怪的!否則美軍就不會流傳《第22條軍規》這本暢銷書了。

而若因抗命而打勝仗呢!


coyote2000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歷史,當然以史料為準
2009/03/23 12:59

歷史,不能假設,不能重來,一切都當以史料為準;歷史可以推論,端看能有多少史料證據,史料當然有真有僞,官史不見得統統為真,野史也不見得統統為僞,要發現事實只有作交叉比對,去僞存真。

要為孫將軍平反(其實官方早已經為他平反了,我想格主所謂平反,只是要駁斥坊間一些不實的流言,彰顯被埋沒的事跡),亦當以史實為準(我聽説台共蔡孝乾都被平反為白色恐怖受害者,不由得有時空錯亂之感),更不能以貶抑他人為手段,好像別人都是飯桶都是草包,中華民國只要有一個孫將軍萬事足矣。

一些個人的回憶錄或傳記不可盡信,我沒看過有那部回憶錄或傳記不是把自己吹得天高把人貶老低,孫將軍本人家人部屬都受過這樣的苦楚,杜聿明也有家屬在臺灣,斷不可將相同的苦楚加諸他人身上。

你把廖耀湘形容成對長官唯唯諾諾,我十分不以爲然,我有書信證據證明廖曾反抗史迪威不當命令,倒是孫曾限制史迪威的行動,這種形同叛變的行徑我是第一次聽聞,不知出自何處?


孫立人的粉絲(cvn68) 於 2009-03-23 14:06 回覆:

在台灣,孫將軍及其部屬的有受到公平對待嗎?官方史料有完整記述嗎?

就事論事,您不也在留言中對孫將軍有微詞嗎?要不怎會有「形同叛變的行徑」一詞出現!

對他的行事作風有意見的同輩軍人,或第二代子弟多得很,也不缺閣下一人。

抗戰與國共內戰期間的軍人各個都是英雄,但像孫將軍等受此待遇者又有幾人,再次重申「我只是凸顯期間的對比」,「‧‧‧別人都是飯桶與草包」那是閣下說的,但若造成您的誤解,我也有錯,在此向您致歉!

最近要準備考試,五月過後再把出處找給您。


123酷媽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更正一點筆誤
2009/03/21 11:14
後來想起來
率領部隊離城的是傅作義
不是聶榮臻
聶是共軍的華北野戰軍司令員
老毛叫聶去招降傅
也叫聶對林彪做遊說工作
樓下這位朋友談起天意
酷媽讀歷史有時也有同感
不過共產黨能得大陸不僅是天意
他們滲透國民政府各層級下了既深且廣的功夫
可以說情報戰立了不少大功
而且老毛這人也比較不輕易妥協
才會"宜將勝勇追窮寇"的把老蔣逼到台灣
不好意思扯遠了
講回廖若沒有被俘
可能也不知是福是禍
看孫將軍在台灣的例子就能設想了
孫立人的粉絲(cvn68) 於 2009-03-22 09:45 回覆:

謝謝酷媽來交流。

老毛搞「土改分田」,一開始近三億的佃農是觀望的(真的還假的?哪有這等好事?)直到雙方兵戎相見,農民在分到田(解放軍勝),又還給地主或地主的家人(國軍勝,但地主已被鬥死),從中發現共產黨是來「真」的,加上自己也在無形中成了幫兇後,很自然地就會靠向共產黨。

簡而言之,「土改分田」是最成功的謀術,中國歷代從不缺少貪官污吏、每次朝代更替亦多從「被動式」的民不聊生「農民起義」開始;但「主動」提出分田主張,強調「農民翻身」的,唯共產黨矣!

當政權與廣大農民為敵,當士兵解甲歸鄉後仍是佃農子弟身分時,民心向誰可想而知!說穿了也就是「得道多助」,大方向掌握正確了想不贏也難,絕非解放軍有多能打、多會打‧‧。

很多朝野人士也早看出這點,基於西瓜選大片吃的道理,暗助共產黨也是理所當然。

這也是為何國民政府退守台灣後,立即實施「三七五減租」、「耕者有其田」、「公地放領」,以及「反攻大陸戰士授田證」的原因。

其實鄭洞國、杜聿明、廖耀湘等人都有機會離開大陸的,但再三考慮後只有李鴻不聽勸阻,堅持要到台灣協助老長官孫立人;胡璉算是運氣好,趕上了「古寧頭大捷」,但他有自知之明,離老將越遠越好,兩度金門,最後越南,好好活到終老。

至於李鴻,這位揚名緬甸戰場,被西方盟國譽為「東方蒙哥馬利」的戰將,下場就很慘,就不多說了!

頁/共 5 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