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2007/02/08 15:59:48瀏覽511|回應0|推薦5 | |
不美好的考驗 美好的人性 在SARS危機中 陳長文 許多美好的事物,常常在不美好的時代裡發生,甚至因著這些不美好,而使得那些美好被滌濯的更為聖潔,於是那表象的不美好時代,其實要凸顯的反而是一個美好時代的真象。就像狄更斯小說「雙城記」中,紛紛擾擾的法國大革命前後,夾雜在君王的苛虐與暴民的殘忍的交互壓迫之間,卻更突顯了書中人物曼內特(一個歷經冤曲苦難的平民醫生)的寬憫慈悲、達爾內(一個放棄顯赫家世的年輕貴族)的正義熱情以及卡爾頓(一個頹廢卻聰明的律師)的勇敢堅毅。那些來自於人性深處的美好,並未因著時代的不美好而黯淡,反而在黑暗的襯托下更顯光采。 SARS不但會奪去許多人的性命,也會留下親友與社會的許多遺憾,更糟糕的是,這樣的考驗不知道還會持續多久,我們也不確定情況的惡化究竟會到什麼樣的程度。這是一個不美好的考驗,我們有理由去擔心懼怕。所以,在SARS問題剛開始在台灣浮現時,大眾因著擔心,曾有過許多混亂失序的現象。然而幸運的是,這些混亂與失序雖然有些部分還在進行中,但卻看到更多安定的力量逐漸的浮現並支持著我們。政治面上:政府官員從「三零驕傲」的破滅中,學會了謙虛與謹慎;在政治生態中因著政黨彼此間先天的信任不足,而產生的中央與地方間的齟齬,也在陳總統與馬市長謙沖的號召與行動中,逐漸的團結起來;原本紛擾的國會,也不負社會期盼在最短的時間內通過了對抗SARS相關的預算案與法律案,難能可貴的認知到,在SARS的威脅下,藍與綠的政黨標籤,原只是一種可笑的自我分化。 在防疫前線上:在社會危難的時刻,自願上火線的政府官員,打碎了「只有政客,沒有政治家」的政治偏見;部分醫護人員剛開始的失序現象,並沒有動搖大多數醫護人員對自我天職的堅持,即使面對自身的健康威脅,仍堅守崗位,竭心竭力的為社會大眾築起一道道防疫的長城,為著社會大眾為著親愛的家人朋友,他們無怨無悔的在防疫沙場上和無情的SARS病毒奮戰著。在社會人心上:企業家們群起的慷慨解囊,用他們在經濟上的動力,和社會大眾一起共赴這場國難;志願前進和平與各個醫院的平民志工,以最直接的行動,身體力行的表達他們對社會的關心。那些高貴的行為,只有在這種危難的關頭,我們才發現,我們最大的資本不是我們的經濟實力或財富或個人的自由,而是人與人之間的關心、愛心、信任與互助的精神。 一九九九年的九二一地震,由於擔任中華民國紅十字會的工作,那次的災難,給筆者很多的感觸。長久以來,台灣一直是塊「幸福的土地」,因為我們擁有一個富裕而且自由的社會,台灣經常是一個「對外的施予者」,我們用自己的經濟實力去濟助其他需要幫助的地區與國家,紅十字會就是這一個「提供施予」的窗口,將許多國內的愛心分送到國外。直到九二一大地震發生,剛開始的時候,在我們的社會裡也產生了許多的恐慌與失序,但從世界各地匯集而來的關心與援助,讓我們深刻的感受到我們並不孤獨,也對我們的社會產生了寧定的作用。當時紅十字會所募得的十多億善款,有一半是來自於海外,紅十字會從「提供施予」的窗口,變成了「接受施予」的窗口,那樣的感觸與感動是很深的。因為只有站在接受者的角度,才能更深刻的體會做一個「施予者」有多麼的重要。如今,我們的社會再次的成為一個迫切需要被施予的接受者,而同時,我們每一個人也將是一個責無旁貸的「施予者」,我們都將是、也必須是這個不美好考驗裡,守護人性、守護家園的美好天使。 SARS的危機中,我們在這個我們原本以為冷漠的社會裡,看到了無數高貴的靈魂,為著我們的社會,無私地奉獻著他們的心力。就像狄更斯筆下的曼內特醫生、達爾內貴族與卡爾頓律師一樣,他們並不被不美好的考驗所挫折,而是在那不美好的挫折中,堅強的「美好」著。也許SARS是一個險惡而不美好的考驗,但或許這正是上帝要告訴我們的,祂要我們在那不美好的考驗中,去找回、去發現潛藏在人心人性中,久被我們遺忘的「愛與關懷」,那是包裹在不美好考驗中,一個美好的禮物,也是我們惟一可以用來對抗SARS,最強大的武器。
【 |
|
( 時事評論|社會萬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