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6/12/20 23:05:06瀏覽3333|回應1|推薦3 | |
* 觀騰衝「滇西抗戰紀念館」謁「中國遠征軍『國殤墓園』」
圖文:陳宗嶽 2016.12.20
2016年12月1日上午,一行人到雲南保山西南方的「極邊第一城」騰衝,騰衝古稱騰越,海拔1640公尺,境內高黎貢山主峰高3773公尺,位於雲南省西部,西北與緬甸為鄰,邊境線長達151公里,是古代西南絲綢之路的要隘,素有「僑鄉」之稱,二次大戰為中緬印戰區的主戰場,是歷史文化名城,因此參觀「滇西抗戰紀念館」與覲謁比鄰的「中國遠征軍」英靈安息處~「國殤墓園」即為此行首要目的。
一、「滇西抗戰紀念館」 2013年8月15日滇西抗戰紀念館正式開館,幅員22畝,展館面積9.4萬平方公尺,從2011年9月開工,在不到兩年的時間內建成。 滇西抗戰紀念館共蒐集了8萬8000餘件文物,展出從中國、台灣、日本、美國等地徵集到的1萬2000多件文物,包括:一千頂裝飾大廳的鋼盔;日軍在騰衝、龍陵一帶所設四個慰安所的標章和慰安婦姓名照片;令人觸目驚心的日軍活煮6名居民的3個油桶;這些文物是集各地文史界之力,包括和順抗戰博物館所收藏的文物,才有這許多戰爭文物,看了這些戰爭遺物和史料,才能使人瞭解如今聽起來令人鼓舞的「勝利」二字,是經歷了何等的艱苦卓絕才換來的。
※觀後心情: 參觀完「滇西抗戰紀念館」, 除了對抗日戰爭中衛國犧牲的軍民滿懷感激! 但是, 對欺凌中國的侵略者, 則認為: 如果它已真心的懺悔, 可以原諒它,但是不要忘記它犯下的罪惡! 如果它還在推託搪塞, 就要以眼還眼、以牙還牙的加倍奉還, 讓侵略者不敢再有任何妄念。 如同孔子主張的:「以德報怨,何以報德?以直報怨,以德報德。」
* * *
二、中國遠征軍英靈安息處—國殤墓園
1942年,日軍從緬甸東進侵略,騰衝成為滇西抗戰的主戰場,之後騰衝不幸淪陷。1944年,中國遠征軍經歷了127天的浴血奮戰,渡過怒江全殲日軍,騰衝成為中國淪陷區中第一個光復的縣城。戰爭的慘烈,令騰衝在戰火中被空襲和槍炮毀得幾近廢墟,9,618名遠征軍也永遠長眠於此。
為了紀念中國遠征軍第二十集團軍在攻克騰衝戰爭中犧牲的將士及死難民眾,在當時的雲貴監察史李根源先生的號召下,各方合力在風景秀麗、氣勢雄偉的來鳳山下疊水河畔修建了這座國殤墓園,以安忠靈。墓園於1945年7月7日落成,是目前中國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抗戰將士紀念陵園。
墓園的大門為八字形古式門樓,門額鑲有李根源所書「國殤墓園」四個大字,兩側粉牆上,分別繪有表彰烈士精神的龍騰、虎躍圖象。
主體建築忠烈祠坐落在通道盡頭的高臺上,台前正中央為蔣中正所題、李根源所書的「碧血千秋」四個大字。上簷下懸有蔣中正題「河嶽英靈」匾額,另外柱子上還有國民黨元老于右任,國軍將領何應欽、衛立煌、孫科、陳誠、龍雲的題聯、輓詩、悼詞。
祠堂中央高懸孫中山先生的畫像及「總理遺囑」,左右分懸「中國國民黨黨旗」與「中華民國國旗」,兩側牆體嵌陣亡將士題名碑石,共9618人。
忠烈祠的後方的小坡便是烈士的墓塚,安葬著3330餘位中國遠征軍戰士和十餘位援華美軍官兵。坡頂立有用火山岩雕砌成的10米高方柱形紀念塔,塔身正面鐫刻著霍揆彰題書的「遠征軍第二十集團軍光復騰衝陣亡將士紀念塔」,塔基正面刻有蔣中正題、李根源書「民族英雄」四個藍色大字,其餘三面為騰衝抗戰紀要銘文。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由於政治原因將之關閉並改變了用途,「文革」期間,墓園主體紀念碑和埋葬官兵骨灰的小碑被毀,墓園甚至成為縣黨校所在地,校長辦公室就設在正中央的忠烈祠。1985年抗戰勝利40週年時,國殤墓園得以恢復,至1996年國務院將之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自此國殤墓園再度躍入世人眼中,也勾起騰衝人與世人的緬懷,每天祭悼、獻花的參觀者絡繹不絕。
墓園右側在2013年豎立的中國遠征軍名錄碑牆,目前刻有103,141名遠征軍的姓名,這距離40萬遠征軍中有近20萬人傷亡的數字還有一半以上的差距,因此還在陸續蒐集中的。另在墓門左側的角落裡還築有埋了四具日軍屍骸的土墳,墳前立有李根源手書的兩個黑字「倭塚」碑。
同行領隊的鄧治平轉述:對抗日戰史極其專精的前國防部長、參謀總長郝柏村先生上回在參觀完「滇西抗戰紀念館」與「國殤墓園」後,陪同的人士詢問可以為「滇西抗戰紀念館」打幾分?郝先生覆以:99分。為什麼不是100分呢?這個答案沒說,我以為:因為永遠都有可以改進的「1分」空間。
觀後心情: 覲謁完「國殤墓園」 則有著濃濃的哀傷 哀傷這麼多年輕的生命如此就離開了人世 哀傷那個被欺凌的動盪年代 哀傷侵略者始終學不到教訓 哀傷戰爭始終存在於人間 但是 在這裡 即使是一等兵 墓碑前仍然有一束花 代表人們永遠沒忘記他的衛國犧牲
|
|
( 時事評論|國防軍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