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紫砂僧帽壺
2012/07/27 17:53:23瀏覽2426|回應0|推薦6

*

 

*

 

*

*

紫砂僧帽壺

圖文:陳宗嶽

  紫砂僧帽壺,以顧景舟先生製作的僧帽壺最為出名,究其根源,實起源於明朝永樂、宣德年間的僧帽瓷壺。

  僧帽壺,得其名,係因壺口沿呈三階漸高邊,形似僧伽帽。壺的形式是原先是藏傳佛教使用的金屬器皿,元代開始以青白釉瓷製作僧帽壺,明代永樂、宣德(1426-1435)年間,漢藏文化流頻繁,景德鎮御用瓷器廠開始大量燒造僧帽壺,其中以甜白釉與寶石紅釉製品最為珍貴。

*

 

*

(2003.05.27攝於台北故宮)

 

*

(本圖片摘自網路)

*

(本圖片摘自網路)

  如圖-臺北故宮收藏的這款-明宣德寶石紅僧帽壺,高19.2公分,口徑長16.1公分,口徑寬11.2公分,足徑7.6公分,深16.6公分,重880公克。

  此壺依照臺北故宮的解說:口沿呈三階漸高邊,尖流,扁把,把兩端刻如意形飾,一端貼於腹間,一端貼於帽沿並有突棱豎起與口沿平立。直頸,碩腹,圈足,附寶珠鈕蓋,蓋面三層呈傘狀,一邊有繫孔,一邊凸出與流口密合。器外通體施紅釉,釉色鮮紅並帶類似橘皮上的針孔氣泡眼,口、足、帽沿邊等出筋處,呈現白邊,內部及底白釉泛青。胎骨勻細,圈足露胎,細膩潔白,間帶鐵質斑點。

  器無款,底刻乾隆御製詩:「宣德年中製,大和齋裡藏。撫摩欽手澤,吟詠識心傷。潤透硃砂釉,盛宜沆瀣漿。如雲僧帽式,真幻定誰常。」「乾隆乙未仲春御題」鈐印二:「古香」「太璞」。另僧帽壺座上亦刻有「雍邸清玩」款識,可見其受雍正、乾隆兩位皇帝的賞愛。

  宣德寶石紅為世所稱,口、足或轉折棱邊常見留一道「燈草邊」白邊,為紅釉普見現象。寶石紅僧帽壺深受清宮帝后喜愛,清佚名畫「胤禛妃行樂圖」之四幅中,雍正妃傍的立櫃格上即置有寶石紅僧帽壺,與其他青銅器、汝官窯等器陳列一起,其珍貴可想而知。

  但是,另有藏家依據己所藏相同的宣德寶石紅僧帽壺表示:此壺底原本應有「大明宣德年製」之無釉落款,只是被乾隆御詩刻字遮住了

*

*

(本圖片摘自網路)

  此外,臺北故宮另有一把-明宣德青花僧帽壺,高22.8公分,口徑長18.1公分,口徑寬13.5公分,足徑8.9公分,深20.4公分。壺口沿呈三階漸高邊,尖流,扁把,把兩端刻如意形飾,一端貼於腹間,一端貼於帽沿並有突棱豎起與口沿平立。直頸,碩腹,圈足,缺蓋。口沿內畫穿蓮雙龍,口外畫轉枝靈芝。頸上、流腹亦畫穿蓮雙龍紋,肩飾六鉤連如意形、內各加飾蓮花一枝。腹部書藏文吉祥經文一周,意為:「日平安,夜平安,陽光普照皆平安,日夜永遠平安泰,三寶(佛、法、僧)護佑永平安。」。底邊畫十二蓮瓣紋一周,內各加飾折枝靈芝,足圈卷草紋一周。把上下各畫如意形飾、中繪轉枝靈芝。青花濃重帶灰,線圈紋及深處皆呈鐵褐結晶疵斑或褐綠色斑。胎骨均勻,質堅細膩,胎釉間呈淺橘色。底書「宣德年製」二行四字楷款,外加雙圈。

*

*

*

*

(本圖片摘自網路)

  加上中國大陸上海博物館所藏德化年間甜白釉僧帽壺,以及其他中外博物館與民間私人收藏的僧帽壺,都是紫砂僧帽壺的始祖,但是,明代萬曆年間製壺大師時大彬也已經開始製作紫砂僧帽壺,顧景舟先生承其後踵,1936年,應上海古董商郎氏藝苑主人郎玉書之聘到上海從事仿古紫砂器的製作,僅依據兩張僧帽壺的草圖,就摹製出明代時大彬款的僧帽壺。

*

*

(本圖片摘自網路)

*

(本圖片摘自網路)

  顧景舟作的紫砂僧帽壺,識者評曰:輪廓大方、周正,用二十四片泥片手工鑲接成六個平均等分,線條清晰、塊面挺括,兼有觸覺與視覺的美感。工藝精細,榫縫不容絲髮,在嚴謹中於細部又見活潑感。腹部以下,漸斂入收緊,承上啟下,極具力感。上面六片帽沿略向外張開,特別是近壺把處,線條舒展輕靈,整體既扎實、又活潑。嘴、把借鏡瓷器裡的鴨嘴直流、寬頻曲把,打破紫砂器型通常的嘴、把對稱結構,生出另一種全新的均衡感。

  但是,就所收藏的紫砂僧帽壺觀之,在「時大彬」與「顧景舟」的年代之間,還是有紫砂藝人製作過別具風格的紫砂僧帽壺,未如有些人的推論-僧帽壺的作法失傳了500年。以下是所收的四把紫砂僧帽壺:

*

 

*

 

*

 

*

一、1920拾得齋紅紫砂僧帽壺

1920拾得齋(晚清至民國)款紅紫砂僧帽壺

21.5公分*10公分*13.5公分

*

*

 

*

 

*

 

*

 

二、1920千秋萬歲賞賜款僧帽壺

1920千秋萬歲賞賜(推定為晚清至民國)款僧帽壺

6.5公分*11公分*12公分

 

*

*

 

*

 

*

 

*

*

*

*

三、1976顧景舟仿時大彬紫砂僧帽壺,武陵逸人。

16.5公分*10.5公分*11.5公分

 

  記載中有:顧景舟1932年開始用「墨緣齋、墨緣齋景堂制、景記、景洲、武陵逸人」等印,1942年開始用:「自怡軒主人、得一日閑為我福、足吾所好玩而老焉、曼晞、曼晞陶藝」等印,並磨去"武陵逸人"印。觀其紫砂,屬1970-1980年間的芝麻紫砂,因此當為近代的高仿壺。

*

*

 

*

 

*

 

*

四、1989年范秋琴嵌砂僧帽壺

1989年購自金門山外的范秋琴(美術員)製嵌砂僧帽壺

8公分*5.5公分*6公分

 

 

 

( 興趣嗜好收藏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cty43115&aid=66727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