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21/03/28 17:40:54瀏覽1222|回應0|推薦0 | |
1930年代「愛新覺羅溥傑」款朱泥碗燈壺
2021.3.27 陳宗嶽寫於台北
壺的尺寸:14公分長、8.3公分寬、6.8公分高
壺上刻的銘文: 春露四時作閒人 君子百年合天地
底款:「愛新覺羅溥傑」漢、滿文並列
二十年前收到這把壺的時候,查知愛新覺羅溥傑(1907年4月16日~1994年2月28日)是溥儀的弟弟,擅書法,傳世有《溥傑詩詞選》。溥傑是清朝最後一個皇帝溥儀的弟弟,是清朝末年結局最好的一個王爺。溥儀和溥傑雖然是一母同胞,但是兩人的命運卻截然不同。
溥傑自幼精習書法、詩詞,具有堅實雄厚的詩、書功力,是海內外知名的書法家,他的書法作品也為海內外所珍藏。書法家溥傑題書的書法,網上落有年款的,從1938年的戊寅,到1988年的戊辰,其中蓋「愛新覺羅溥傑」及滿文印章的有1923年(或1983年)癸亥與1925年(或1985年)乙丑年,總之是在他優游生活時所訂製的文玩。
玩壺同好李立章先生對此壺提出如下評語:「出自古龍柴窯,壺身壺蓋線條強勁有力,壺流壺把順水流暢,壺鈕亦剛亦柔,剛柔並濟的難得好壺!」同時提供了一把製於1938年上書有愛新覺羅溥傑銘文的書上圖片,鈐印:石銘(蓋) 裴石銘(底)的裴石民製魚罩壺。魚罩壺是裴石民創作於抗戰之初的得意之作。壺蓋,大於壺口,像一個大寫意的蓑笠翁。壺嘴如釣竿,隱有姜太公釣魚之意。另外,還有一把1950年以前同印款的秦權壺,因此「愛新覺羅溥傑」與紫砂壺產生關聯至少在1938年即開始。
除此之外,審視此壺的製作技法,壺內沒有近代「推牆刮底」的製壺技法痕跡,但是有晚清接底與頸部接痕的手工製壺痕跡。壺上俊秀飄逸的行草書體銘文與晚清民初時期的銘文書體雷同,也是1980年代無法鐫刻出來的銘文。因此推斷此壺是1930年代的作品。
此壺雖然蓋的是漢、滿文並列的「愛新覺羅溥傑」印章,但一定不會是他自己做的壺。溥傑是書法家,不是製壺名家,所以不致有贗品的考慮,應該是他自己寫好詩文,請人代鐫刻的。所以這是一件供自己或饋贈親友把玩的「逸品」,有其趣味性。
※愛新覺羅溥傑的一生
溥傑,字俊之,清朝末代皇帝溥儀的同母弟。溥傑的祖父為道光帝七子、咸豐帝之弟醇賢親王奕譞,伯父為光緒帝,父親載灃繼承醇親王爵位,後因輔政為攝政王。母親幼蘭是正白旗瓜爾佳氏榮祿之女。溥傑有兄弟三人,姐妹七人。依次為溥儀(1906年生)、韞媖(1909年生,嫁潤良)、韞和(1911年生,嫁鄭廣元)、韞穎(1913年生,嫁潤麒)、韞嫻(1914年生,嫁趙琪璠)、溥倛(1915年生,早夭)、韞馨(1917年生,嫁萬嘉熙)、溥任(1918年生)、韞娛(1919年生,嫁王愛蘭)、韞歡(1921年生,嫁喬宏治)。
溥傑與溥儀
溥傑幼年在醇王府作溥儀伴讀,1928年,北伐軍進入北京前夕,載灃全家由張學良安排,赴天津租界避難,溥傑夫婦住在張學良小妾穀瑞玉公館中。溥傑秘密前往奉天入講武堂求學,為溥儀阻止,通過日本員警扣留於大連,十余天后回到天津。
欲圖復辟的溥儀另外安排溥傑到日本學習軍事,並為其起名金秉藩,於1929年3月,與潤麒一同到日本東京學習院、日本陸軍士官學校學習,1935年回滿洲,在滿洲國任軍職(宮內府侍從武官)。
1945年8月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日本投降,滿洲國滅亡。溥傑與哥哥溥儀逃至瀋陽打算改乘飛機前往日本,在瀋陽機場被蘇聯軍隊俘獲,在蘇聯被拘留了5年.1950年8月被移交給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羈押,關押在撫順戰犯管理所,接受中國共產黨的思想改造,到1960年11月獲特赦釋放(11月19日簽署特赦令,11月28日執行)。之後與妻子浩重逢,並度過文化大革命,但在文革期間曾被紅衛兵闖入家中而讓他和妻子浩受到不小驚嚇,妻子浩從日本帶到中國的照相機也被紅衛兵給偷走。
1980年代後任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委員、全國人大民族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1991年11月28日獲日本立命館大學頒發名譽法學博士學位。
1994年2月28日7時55分因病於北京逝世,享年87歲。死後骨灰一半葬於日本山口縣下關市中山神社(嵯峨家的神社)的愛新覺羅分社內。另一半葬於北京。
溥傑的第一任妻子唐怡瑩(唐石霞,1904年-),姓他他拉氏,字怡瑩,系珍妃和瑾妃的兄弟志錡之女。溥傑17歲時與唐怡瑩結婚,婚後夫婦關係不睦。1926年唐怡瑩成為張學良的情婦,並曾推動溥傑前往奉天入講武堂求學,此後與溥傑家人的關係破裂。溥傑在日本讀書期間,唐怡瑩又成為盧永祥之子盧筱嘉的情婦,並將北平醇親王府的大批財物盜走。隨後兩人分居,陷入長期離婚爭議中。離婚後成為畫家。1949年遷居香港,任教於香港大學東方語言學校。
1935年溥傑從日本回國後,溥儀曾為其物色了一滿族妻子王敏彤,但最終未能成婚。
溥傑的第二任妻子妻浩(1914年-1987年),是日本軍方準備為其物色的日本妻子,因為溥儀無後,日方希望由一個有日本血統的人即位。嵯峨浩為日本華族侯爵嵯峨實勝的長女,1937年4月3日兩人在東京結婚(婚後名愛新覺羅·浩)。雖被認為是權宜婚姻,但兩人婚後幸福圓滿。
兩人誕下兩名女兒,長女慧生(1938-1957),1957年12月10日,長女慧生在日本伊豆半島天城山去世,當時廣泛報導慧生屬為情自殺。次女嫮生(1940-),其夫福永健治,婚後更名「福永嫮生」,居於日本,育有五名子女。
※愛新覺羅溥傑的一生
溥傑,字俊之,清朝末代皇帝溥儀的同母弟。溥傑的祖父為道光帝七子、咸豐帝之弟醇賢親王奕譞,伯父為光緒帝,父親載灃繼承醇親王爵位,後因輔政為攝政王。母親幼蘭是正白旗瓜爾佳氏榮祿之女。溥傑有兄弟三人,姐妹七人。依次為溥儀(1906年生)、韞媖(1909年生,嫁潤良)、韞和(1911年生,嫁鄭廣元)、韞穎(1913年生,嫁潤麒)、韞嫻(1914年生,嫁趙琪璠)、溥倛(1915年生,早夭)、韞馨(1917年生,嫁萬嘉熙)、溥任(1918年生)、韞娛(1919年生,嫁王愛蘭)、韞歡(1921年生,嫁喬宏治)。
溥傑與溥儀
溥傑幼年在醇王府作溥儀伴讀,1928年,北伐軍進入北京前夕,載灃全家由張學良安排,赴天津租界避難,溥傑夫婦住在張學良小妾穀瑞玉公館中。溥傑秘密前往奉天入講武堂求學,為溥儀阻止,通過日本員警扣留於大連,十余天后回到天津。
欲圖復辟的溥儀另外安排溥傑到日本學習軍事,並為其起名金秉藩,於1929年3月,與潤麒一同到日本東京學習院、日本陸軍士官學校學習,1935年回滿洲,在滿洲國任軍職(宮內府侍從武官)。
1945年8月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日本投降,滿洲國滅亡。溥傑與哥哥溥儀逃至瀋陽打算改乘飛機前往日本,在瀋陽機場被蘇聯軍隊俘獲,在蘇聯被拘留了5年.1950年8月被移交給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羈押,關押在撫順戰犯管理所,接受中國共產黨的思想改造,到1960年11月獲特赦釋放(11月19日簽署特赦令,11月28日執行)。之後與妻子浩重逢,並度過文化大革命,但在文革期間曾被紅衛兵闖入家中而讓他和妻子浩受到不小驚嚇,妻子浩從日本帶到中國的照相機也被紅衛兵給偷走。
1980年代後任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委員、全國人大民族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1991年11月28日獲日本立命館大學頒發名譽法學博士學位。
1994年2月28日7時55分因病於北京逝世,享年87歲。死後骨灰一半葬於日本山口縣下關市中山神社(嵯峨家的神社)的愛新覺羅分社內。另一半葬於北京。
溥傑的第一任妻子唐怡瑩(唐石霞,1904年-),姓他他拉氏,字怡瑩,系珍妃和瑾妃的兄弟志錡之女。溥傑17歲時與唐怡瑩結婚,婚後夫婦關係不睦。1926年唐怡瑩成為張學良的情婦,並曾推動溥傑前往奉天入講武堂求學,此後與溥傑家人的關係破裂。溥傑在日本讀書期間,唐怡瑩又成為盧永祥之子盧筱嘉的情婦,並將北平醇親王府的大批財物盜走。隨後兩人分居,陷入長期離婚爭議中。離婚後成為畫家。1949年遷居香港,任教於香港大學東方語言學校。
1935年溥傑從日本回國後,溥儀曾為其物色了一滿族妻子王敏彤,但最終未能成婚。
溥傑的第二任妻子妻浩(1914年-1987年),是日本軍方準備為其物色的日本妻子,因為溥儀無後,日方希望由一個有日本血統的人即位。嵯峨浩為日本華族侯爵嵯峨實勝的長女,1937年4月3日兩人在東京結婚(婚後名愛新覺羅·浩)。雖被認為是權宜婚姻,但兩人婚後幸福圓滿。
兩人誕下兩名女兒,長女慧生(1938-1957),1957年12月10日,長女慧生在日本伊豆半島天城山去世,當時廣泛報導慧生屬為情自殺。次女嫮生(1940-),其夫福永健治,婚後更名「福永嫮生」,居於日本,育有五名子女。
|
|
( 興趣嗜好|收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