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可發茶香的「晚清留佩款四方傳臚朱泥壺」
2024/09/29 17:24:19瀏覽93|回應0|推薦1

可發茶香的「晚清留佩款四方傳臚朱泥壺」

~2024.9.29陳宗嶽寫於台北

        週六下午定期茶聚時,偶然抓了這把四方傳臚朱泥壺泡茶,發現沖泡出來的高山烏龍茶特別好喝,茶香與滋味都比紫砂壺與其他同時期的朱泥小壺沖泡出來的茶湯強上幾分,因此近日都用此把四方傳臚朱泥壺泡茶。

       這把四方傳臚朱泥壺是手工接片製作的,壺內與壺頸的接片痕跡非常明顯,土胎厚實含黃顆粒,稱之為「朱泥」卻與一般的薄胎朱泥不同,或可稱為「紅紫砂」。窯火充足,胎土厚實,入手有沈重感,或許這就是這把壺能發茶味的原因。

        壺身上有山水墨彩,這是清朝後期才出現的裝飾技法。壺底鐫刻「苦而回甘,直涼之言」,留佩。這樣的壺銘,清朝嘉慶道光時期的楊彭年曾經先使用過。「留佩」則是光緒時候的製壺名手,另一位「留珮」則是乾隆時候的製壺名手。而「四方傳臚壺」是晚清才出現的壺型,因此在墨彩、底款與壺型的交織之下,斷代此壺為晚清時期出爐的。

四方傳臚壺

        「四方傳臚壺」台灣早年暱稱「四腳豬壺」,製作工藝繁複,即使今天有輔助模具可使用,所需工序依然繁複。

        四方傳臚壺,古樸典雅,渾厚端正,方中有圓,圓中寓方,曲線強勁有力,有青銅器般的威嚴與穩重,富含古韻,堪稱佳品。晚清以來宜興眾多製壺藝人均有製作,但都公認傳臚壺頗為難做,因此壺市場上比較少見此壺。

  就其形式來說,傳臚為傳統壺型,至清末改為四方傳臚,歷久彌新。其中最著名的是~1937年壺藝名家俞國良用“大紅袍”泥料做製的一把四方傳臚壺,方圓相濟,挺勻有力,色澤紅豔,光彩照人,是傳臚壺式的經典之作。另外,現藏於香港茶具文物館的傳臚壺,為清末湖廣總督端方在宜興訂製的,從手法上看,應為俞國良所作,只不過在傳統的基礎上稍加改進,蓋紐改為橋扭。

  傳臚名稱的來源可能性有二:

  其一是古代道家煉丹所用之丹爐,藉以求壽成仙。今以陽羨砂壺,仿傳爐之型,飲茶延年。

  其二、金殿傳臚(爐),明清時代的殿試後兩天,皇帝召見新科進士。考取的進士們身著公服,頭戴三枝九葉冠,恭立於安門前聽候傳呼,然後與王公百宮一起進太和殿分列左右,肅立恭聽宣讀考取進士的姓名、名次。這就是“金殿傳臚”。“臚”有陳列的意思,“傳臚”就是依次唱名傳呼,進殿晉見皇帝。因此將壺名取為傳臚,有取其諧音並自勉之意。

YouTube :

https://youtu.be/66CL8KOy_p4?si=qJKEFwpD-z6R9pVv

( 興趣嗜好收藏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cty43115&aid=181116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