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8/04/22 16:59:09瀏覽6953|回應0|推薦0 | |
. . . 宜興陶藝大事紀要 . - 1917年:江蘇省議員潘寶坤(蜀山西街人)向江蘇省政府提議在蜀山辦一個陶業工廠,很快得到批准。本世紀20至30年代,上海的一群工商業家和宜興的實業界人士,在宜興上海、無錫、天津和杭州等城市開設專營陶器的商店,其中有代表性的是:吳德盛陶器公司、鐵畫軒陶器公司、利永陶器公司、陳鼎和陶器公司和葛德和陶器公司,以及“福康”、“豫豐”等。 1918年:北洋政府出資十萬餘元在蜀山鎮北廠開設“江蘇省立陶器工廠”,潘寶熙任廠長,聘邵雲如、程壽珍、范大生傳習技藝,培育20名紫砂藝徒。 1918年:宜興蜀山創設江蘇省立陶器工廠,專製紫砂陶器。 1918年:遷宜興縣城內江蘇省宜興職業學校窯業科至蜀山鎮,以半工半讀方式接受新知,提升陶藝技術。 1919年:宜興的蜀山、丁山、湯渡和川埠一帶的沿山居民,家家制坯,戶戶捶泥,常全家參與製陶,或碎土、煉泥、徒手制坯、戶外曬坯、研製釉料、繪畫施彩、書畫雕刻、裝坯燒窯,男女老幼都不例外,工人近六千人。全縣有窯貨行二十五家,陶窯四十餘座。其中,紫砂茗壺、花盆、花瓶和飲食器皿的製作,集中在蜀山、川埠;龍盆、罐皿等黑貨集中在蠡墅;缸類集中在丁山、白宕;缸甕類集中在湯渡。 1920年:20至30年代,上海的一群工商業家和宜興的實業界人士,在宜興上海、無錫、天津和杭州等城市開設專營陶器的商店,其中有代表性的是:吳德盛陶器公司、鐵畫軒陶器公司、利永陶器公司、陳鼎和陶器公司和葛德和陶器公司,以及“福康”、“豫豐”等。 1921年:"利用陶業公司"成立"陶工傳習所",俞國良、邵雲儒擔任老師,學員中傑出者有:馮桂林、儲良、陳漢西等。" 1921年:上海人在上袁、潛絡開辦“時評洋行”經營紫砂。 1921年:利永公司在蜀山開辦陶工傳習所,建紫砂工廠與永安窯燒造紫砂陶器。 1921年:利用化工原料氧化鈷配製成墨綠泥,氧化錳製成黑料泥及拼料泥。製成各種色調的爐鈞釉,如均青釉、古銅釉。用拋光手法使壺體光滑如鏡的“車光茶壺”。 1921年:宜興鼎蜀鎮的紫砂產區,主要分佈在蜀山、潛洛和上袁一帶,燒造紫砂的龍窯有十座,年產100多萬件。 1926年:民國十五年宜興紫砂大花瓶和多式荼具杯碟,在美國費城『萬國博覽會』獲特等獎。 1926年:多式紫砂茶壺杯碟在美國費城萬國博覽會中獲金質獎。 1926年:壺風傳統,壺上刻花鳥、山水、詩句及銘款,正、草、篆、隸俱全,十究刀法,上品以雙刀細刻,一般以單刀行刻。匠師有沈才田、韓泰、路藍芳、邵雲如、陳少亭,任淦庭等。 1928年:外國製熱水瓶湧入,紫砂壺滯銷,加以戰亂使海通受阻,外銷走低。 1928年:供春壺上有“供春”二字,這件真品相傳於1928年為宜興儲南強所收藏。此壺的來歷,據儲南強自述:“上年(約1927年)在蘇州地攤購得,為山陰傅叔和氏(紹興人)所藏,傅之前為費念慈所藏,費氏以前為吳大澂所藏,又前則出於沈鈞和家,再前待考。儲氏以五百金輾轉得來,初因無壺蓋,吳大澂請當代名手黃玉鱗,配其蓋為北瓜蒂柄,後被著名畫家黃賓虹看到,認為壺為樹癭,蓋為瓜蒂,不相稱,儲認為言之有理,遂請現代制壺名手裴石民重做樹癭蓋,並在壺外由黃賓虹書銘文,凡四十五字,文曰:‘作壺者供春,誤為瓜者黃玉麟,五百年後黃賓虹識為癭。英人以二百金易之而來,能重為制蓋者石民,題記者稚君’。”這件壺是唯一的供春壺傳世品。1953年,儲甫強先生捐獻給蘇南文管會。現藏北京中國歷史博物館。 1930年:”江蘇省公立宜興職業學校”在一九三零年創辦,斷續至一九五零年停辦的,請過朱可心、謝嚴作實習指導教師. 1930年:江蘇利永公司產的紫砂陶器在比利時列日國際博覽會上獲銀質獎。 1930年:江蘇省立宜興職業學校開辦窯業科,對紫砂造型、泥色質地進行研究和改進。 1930年:江蘇省立宜興職業學校撥款1年:2萬元,就省立陶器工廠舊址設立製陶工廠,招男工十名,收藝徒20名專製紫砂產品。 1930年:宜興紫砂茶壺在比利時舉行的“列日國際博覽會”獲銀牌獎。 1931年:1931年“江蘇省公立宜興職業學校”成立,內設“陶工科”,次年改名為“窯業科”。1933年,窯業科與宜興職業學校脫離,單獨建校,稱“江蘇省宜興初級陶瓷職業學校”,減稱“省宜陶”,招收高小文化以上的學生,校址在今蜀山北廠,並借用陶器工廠作為學校的學習工廠。首任校長為日本東京帝國工業大學畢業的王世傑。吳雲根、朱可心等人曾受聘擔任教師兼實驗工廠技師,從此改變了宜師一徒的傳授方法,而是多師多徒的群體授課。 1932年:民國二十年"江蘇省公立宜興職業學校"成立,設"陶工科",次年改名為"窯業科"。 1932年:朱可心製成天然筍殼狀的“竹節鼎”在美國芝加哥博覽會上獲得“特級優獎”。這件作品在上海蓬萊市場展出時,被宋慶齡以400英磅購去,現保存在宋慶齡故居內。 1932年:從業人數逾600人,全年燒140窯次,生產普通茶壺200萬件,各種細貨茶壺、盆、瓶、鼎20萬件,年產值42萬元,占江蘇省陶瓷工業總產值的15%,接受日本、東南亞各國直接訂貨,是紫砂工藝近百年來極盛的一年。 1932年:紫砂名家朱可心、程壽珍、俞國良、吳雲根和范福奎創作的“雲龍紫砂鼎”、“掇球紫砂壺”、“仿古壺”和“傳爐壺”,參加百年一度在美國芝加哥舉行的“世界工藝博覽會”展出,並均獲優秀獎。 1932年:量產大容量的壽星、洋桶、龍蛋等日用壺,茶館、家庭用的端把壺,閩南地區的水平壺,創作圓條、柿子、犀登、線元、玉笠、上合梅、圓竹段等新型茶壺。 1932年:裴石民、王寅春、蔣燕亭、馮桂林、顧景舟、蔣蓉等受聘至上海、杭州,專事仿古,以歷代名家時大彬、陳鳴遠等遺品為藍本,往往費時數月摹仿,作工精細,難辨真偽。 1933年:江蘇省公立宜興職業學校的窯業科單獨建校,稱”江蘇省宜興初級陶瓷職業學校”,招收高小文化以上的學生,校址在今蜀山北廠,借用陶器工廠作為學校的學習工廠,首任校長為日本東京帝國工業大學畢業的王世傑,吳雲根、朱可心等受聘擔任教師兼實驗工廠技師。" 1934年:宜興紫砂、粗貨(缸業)、黑貨、溪貨、黃貨五個行業,合併組成陶業公會。 1935年:紫砂名師范大生所創作的紫砂雕塑“鷹”,在英國“倫敦國際藝術展覽會”獲金獎。 1935年:善製紫砂壺與紫砂雕塑品的範鼎甫,以大型雕塑作品“鷹”,在倫敦國際藝術展覽會上獲得金質獎章。 1937年11月:日軍入侵,七座紫砂窯和100多間廠房被破壞,交通斷絕,技工流散,到1940年前,紫砂生產陷於停頓狀態。 1937年11月:地方軍閥史耀民組成“陶業聯營處”,強迫窯戶生產茶壺,以低價收購後銷往日本,少量流入當地茶館,到1943年解散。 1941年:四十年代初期年產值最多時也只及戰前最高年份的45%左右。 1942年:抗日戰爭期間,窯場一片蕭條。顧景舟一面製作、經營紫砂,一面精讀紫砂專著、陶瓷工藝學及文藝理論知識,奠定了後成大器的堅實基礎。 1947年12月:宜興蜀山第一陶器生產合作社製作的紫砂壺,在“江蘇省第一屆合作社產品展覽會”中,榮獲特等獎。 1947年:江蘇省建設廳給宜興陶業公會發放低息貸款,維持生產;恢復江蘇省立陶瓷職業學校,招收學生;組織丁蜀山第一陶器生產合作社,和川滬鄉上袁村壺缸生產合作社,當年生產紫砂20窯次,供應當地所需的貢壺、瓢壺、四六方壺等及農村粗貨茶壺。 1947年:紫砂茶壺在中國合作事業協會江蘇省分會所主辦的“江蘇第一屆合作產品展覽會”中,獲得特等獎。 1948年:全年燒了2740窯次,僅為1936年產值的58%。七座紫砂窯中只開燒了三座,燒造一些茶館所需的粗茶具。紫砂業在整個宜興陶業中的比重,從1936年的百分之二十二點二下降到1945年百分之八點九。曾經有過六、七百人的紫砂從業人員,到1949年前只餘下三十餘人。 1948年:燃料價格飛漲,產品滯銷,業人員不到30人,年產細貨茶壺不滿千把,紫砂業陷於困境。 1949年:產量最多時不過是開燒抗戰結束時還保留下來六十四座陶窯中的四十六座。 1950年11月:成立紫砂產銷聯營處,多次組織紫砂產品參加城鄉物資交流會、展覽會,促使銷路漸大,年產8萬件,產值1.2萬元。 1950年:在五十年代以前,還是沿用明清的老方法,把曬乾搗碎的泥團圍成一圈,用河水沖洗,人站在裡面不停地走動、踩踏,直到泥料軟硬適中;今人實難想像前人在練制泥料是如此的辛苦。 1950年:政府撥款恢復紫砂合作社。 1950年:燒造4窯紫砂產品,產值16000元。 1951年:成立了「紫砂產銷聯合營業處」先後參加「江蘇省物資交流大會」、「華東土特產展覽會」,並被中國美術家協會選為出國展品。 1953年9月:參加華東地區民間工藝美術工藝品觀摹大會,裴石民所製的“上松段”茶具獲大會優秀獎。 1953年:參加由輕工業部在北京勞動人民文化宮舉辦的全國工藝美術展覽會。 1954年:1954年成立宜興蜀山工場紫砂生產組—59人。 1954年:顧景舟、高莊相識是在一九五六年夏天。一九五四年十月,朱可心、裴石民、吳雲根、施福生、範正根,邵六大、范祖德等七人組建紫砂工場,隸屬湯渡生產合作社,承製中國文聯美術家協會訂購的高檔茶具。時中央美院教授高莊經常代表中國美術家協會前來訂貨,朱可心與高莊結為知友。 1954年10月:中國美術家協會訂購大型松鼠葡萄茶具、竹春茶具、合菱茶具、供春茶具、二節竹段茶具等價值7000元的高檔茶具,由裴石民、吳雲根、朱可心、施馥森、范正根、邵六大、范祖德等七人建立紫砂生產小組製作。 1954年10月:裴石民、吳雲根、朱可心、施福生、范正根、邵六大、范祖德七人,組建紫砂工場,隸屬於湯渡生產合作社。 1954年10月:顧景舟積極參予湯渡陶業生產合作社紫砂生產工廠的組建籌畫工作。 1954年12月:三十一家小窯戶與三十六名工人,組建紫砂工廠,並與紫砂大窯戶合伙,燒造紫砂壺器。先後動燒十一窯次,產量四十四萬件,比1949年增加了2.5倍,產值5.9萬元,包括日用粗貨與中高檔細貨。 1954年:成立紫砂生產工廠,聘紫砂名師朱可心、任淦庭、裴石民、吳雲根、王寅春、顧景舟、蔣蓉、吳純耿擔任技術輔導。 1954年:組織流散各地的紫砂從業人員,政府增資並改善生產設備和工廠,建立宜興蜀山工場紫砂生產組—59人接受中國美術家協會出國展品的訂貨。 1954年:組織起宜興蜀山地段的紫砂工藝合作社,經多方招聘,紫砂老藝人和老工人增加到一百三十多人,開始行銷國內外。 1954年:紫砂產量增至28萬件,產值7.7萬元。 1954年:蜀山工廠紫砂生產組成立,組織流散各地的紫砂從業人員,有陶刻藝人任淦廷,制坯藝人朱可心、顧景舟、王寅春、裴石民、吳雲根、蔣蓉等59人。 1955年10月到1956年:紫砂生產工廠轉為蜀山陶業生產合作社,招收藝徒二批61名,包括26名知識青年進廠學藝,由任淦庭、顧景舟、朱可心、王寅春、吳雲根傳授技藝。這批學生絕大多數是現在紫砂界的菁英棟樑。 1955年10月:前墅、蜀山砂貨行和蜀山南街紫砂工廠併成「蜀山陶業生產合作社」,生產魚化龍壺、松竹梅壺、蓮蕊壺、海棠壺、漢君壺、八方壺、獅球壺、周盤壺、一粒珠壺、佛手壺、梅段壺等60種,以陶刻裝飾的中檔細貨壺為主,價格在0.50~1.20元間。 1955年:蜀山陶業生產合作社成立,年產量已達75萬件,比1949年增加2.13倍,年產值11.7萬元,比1949年增加3.3倍。" 1956年10月:任淦庭、朱可心、王寅春、吳雲根、裴石民、顧景舟、蔣蓉七名藝人,被江蘇省政府任命為技術輔導員。 1956年:王寅春、吳雲根各帶徒弟十多名,三年才滿師.師承徒習,研習至今,紫砂工藝廠還是設藝徒培訓中心,習用此法培訓後代. 1956年:汪寅仙1943年生於宜興市丁蜀鎮,1956年進廠,曾師從吳雲根、朱可心、顧景舟,1975年進中央工藝美術學院進修,曾任宜興紫砂工藝廠副總工藝師、廠研究所副所長。 1956年:首次採用石膏模生產6杯水平壺,使得規格統一,年產量90萬件,產值55萬元,出口28.2萬件。 1956年:參加廣州出口商品交易會,恢復出口,銷往蘇聯、印度尼西亞、緬甸和東歐各國。 1956年:紫砂恢復出口。 1957年10月:宜興縣陶瓷公司和陶瓷專業聯社,共同組團首次參加“廣州中國出口商品交易會”展出紫砂茶具、花盆和鼓凳等255個品種,銷售額逾27萬元。 1957年:除了蜀山陶業生產合作社之外,潛絡紫砂聯合社也有一條龍窯燒製紫砂陶器,另蜀山東、北部農村中還有部份農民生產紫砂壺半成品。 1957年:年產量106萬餘件,產值28.1萬元。 1957年7月:紫砂藝人任淦庭、朱可心、顧景舟出席”全國工藝美術藝人代表大會、受到副主席朱德的接見。 1957年10月:宜興縣陶瓷公司和陶瓷專業聯社,共同組團首次參加“廣州中國出口商品交易會”,紫砂茶具、花盆和鼓凳等255個品種,銷售總額27萬多元。 1958年:1958年人民公社成立。 1958年4月:“大躍進”運動開始,生產規模不斷擴大,大量招收農村青年進廠學藝,並成立紫砂陶瓷中學。 1958年4月:蜀山陶業生產合作社、宜興合新陶瓷廠與上袁、潛洛28家紫砂手工業戶合併成立“宜興紫砂工藝廠”,有職工2067名,含青年藝徒299名。 1958年8月:紫砂中學成立,1955年首批招收的藝徒成為小輔導,和老藝人一起培訓青年工人。 1958年:1958~ 1958年:"在”大躍進”運動中,紫砂生產規模不斷擴大,使產品供大於求而大量積壓,故從1960年底起精簡職工。" 1958年:改燒砂貨的外西窯成紫砂(龍)窯,廠房移至蜀山河西新工廠,部分工藝品改採注漿成型,工藝粗糙,每窯產值卻從2萬元升到4.1萬元,惟因缺柴草改用煤粉,使品質下降,供多於求而積壓。 1958年:併蜀山、前墅、潛洛、川滬人員為宜興紫砂工藝廠,人員2100多人。 1958年:蜀山製作砂貨的宜興合新陶器廠、上袁、潛絡聯社28個紫砂手工業戶,合併為宜興紫砂工藝廠後,一廠商品壺始有“中國宜興”之落款出現。 1958年:顧景舟積極參予紫砂技術革新,1959年被任命為宜興紫砂廠技術研究副主任和技術復古股長,並參與北京人民大會堂江蘇廳的佈置設計工作,設計了一批大型的茶具及高檔花盤。 1959年:宜興紫砂工藝廠為北京人民大會堂江蘇廳承製大型咖啡茶具,江蘇省國畫院‘亞明’等設計“迎賓壺”、“亞明四方壺”,並多次為上海畫院唐雲等畫家定製書畫裝飾的紫砂茶壺。另“牡丹壺”、“衛星壺”行銷運蘇聯、波蘭等50餘國。 1959年:從宜興紫砂工藝廠抽調人員傳授新建宜興西酒紫砂工藝廠的製壺技藝。 1959年:紫砂名師任淦庭出席“江蘇省社會主義建設先進代表大會”,獲評為“江蘇省先進工作者”、“工業特等勞動模範”,並出席全國群英大會。 1960年:到六十年代後期開始採用機械化、有雷蒙粉碎機、攪拌機、真空練泥機。 1960年:政府投資45.6萬元改善設備並建二座100立方米的倒燄窯,解決缺柴草問題。 1960年:開始精簡職工,至1963年底,從業人數為578人。 1960年:經濟蕭條導致宜興西酒紫砂廠關閉。宜興紫砂工藝廠為求高產值,採用注漿工藝量產荷葉壺、蛤蟆蓮蓬壺等高檔壺,因品質低劣滯銷而降價,後改生產“豐燈壺”、“農家樂”、“大壽星壺”等提攜方便受農村歡迎的粗大壺,並以倒燄窯逐步取代龍窯。 1963年:外西窯仍生產市場緊悄的砂貨,維持紫砂陶生產的資金來源。 1963年:到年底,紫砂工藝廠的從業人數為578人,僅為1958年的28%。 1963年:宜興紫砂工藝廠成立半成品檢驗機構,確保產品信譽。 1964年:宜興紫砂工藝廠研製成偏心轆轤車製作壺身,工效提高十倍,蓋用鐵模壓製後再交工人製作,後因工作定額偏高,職工難以接受,僅使用數年。 1964年:銷往日本的紫砂壺以“友泉橫把茶具”與“井泉茶具”為主,以各式六件配套茶具出口其他國家。 1965年:紫砂生產好轉。 1965年:紫砂的年產量為109萬件,比1955年增加45%,年產值72.2萬元,比1955年增加5.2倍。 1966年4月:宜興紫砂工藝廠成立中心試驗室,負責產品設計和技術業務指導。 1966年4月:紫砂工藝廠成立中心試驗室,負責業務指導和產品創新。 1966年10月:“文化大革命”使紫砂生產受到影響。 1966年:“文化大革命”開始,紫砂行業僅生產茶具和花盆,部分紫砂從業人員轉產出口澳大利亞的釉陶啤酒杯及波紋板工業陶。 1966年:“文化大革命”開始,紫砂茶壺被當成要拋棄“四舊”,百貨公司工藝專櫃每把價格僅為0.2元。僅以茶器、水平壺銷往日本和香港。 1966年:成立紫砂中心試驗室,負責打樣設計,解決技術難關,使主產一級品率從76%提高到90.25%。 1970年:1970~1971年,宜興紫砂工藝廠為廣東茶葉土產進出口公司設計50種新壺,為法國承製8.24萬件串鈕膽壺。 . |
|
( 知識學習|其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