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9/05/09 21:20:36瀏覽2492|回應0|推薦1 | |
紅袖藏茶香的元代龍泉窯荷葉蓋罐 2019.5.9 陳宗嶽 寫於台北
高7.4公分、寬7.5公分,重206.8公克。
偶然喜歡上一個青瓷荷葉小罐,經過一年多才輾轉送至手上。等不及的仔細把玩與鑽研了起來,原來這是一個元代龍泉窯的荷葉小罐,而且是目前所能看得到的龍泉窯荷葉蓋罐之中最袖珍的一個,古人可以直接藏在衣袖之中,映照元曲那句「翠樓紅袖倒金壺,春色滿皇都。」試想:「綠衣捧硯催題卷,紅袖添香伴讀書。」這元代龍泉窯荷葉小蓋罐當年可是盛著茶粉,由紅袖來注茶添香的私房器皿。
書上印的是宋代唯一的龍泉窯荷葉蓋罐,是梅子青色。這個龍泉窯荷葉蓋罐偏青黃色,釉上有冰裂紋與土咬,加上蓋上與罐身上有元代才出現的荷葉筋文,荷葉蓋內與圈足內有上釉,內外滿釉,器外釉不到底,因此形制上雖與四川宋瓷博物館所藏的金魚村窖藏的南宋龍泉窯蓮瓣蓋杯與蓋罐形似,但是綜合各項因素還是認定這是一個元代龍泉窯製作的荷葉蓋罐,用來藏茶的。
※荷葉蓋罐始於北宋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的蓮花被佛教譽為聖潔之花,宋代首先將蓮花的造型引入陶瓷器皿,其中,荷葉蓋罐豐肩鼓腹,罐身敦厚飽滿,蓋作荷葉形,低紐,蓋沿的荷葉邊曲線起伏平緩,是中國宋代以後傳世經典瓷器中的一種。 1991年9月20日,在四川省遂寧市的金魚村,附近的農民依然往常在田間勞作,突然一位老農手中的鋤頭「當」的一聲,一隻瓷爐的耳被挖了出來,由此,在這裡震驚中國田野考古學領域和古陶瓷界的南宋窖藏破土而出,有985件宋瓷出土,其中一件龍泉窯的荷葉蓋罐,罐身呈現出完美的梅子青色,罐身圓潤且大,高31.3公分、寬23.8公分,腹徑最長處達到了100公分,是龍泉青瓷中最大的一件瓷器,也是宋瓷當中惟一的一件荷葉形蓋罐,現為四川宋瓷博物館的鎮館之寶。繼宋之後,荷葉蓋罐在元、明兩朝均有燒造,它優美的造型成為中國古代陶瓷器皿中一朵美麗的花朵,深受人們喜愛。 從現有考古資料來看,荷葉形蓋罐主要有銀器、瓷器兩大類。銀製荷葉形蓋罐最早見於唐代,也還有銅製的,如鎮江市丁卯橋唐代窖藏出土了一件銀質荷葉形罐蓋,蓋呈卷邊荷葉形,寫實風格較強,荷葉的蒂、莖、葉脈都一一表現,鏨刻工藝精細,線條流暢細密。據考古研究,瓷製的荷葉形蓋罐最早出現於宋代,興盛於元代,衰落於明代。 荷葉蓋罐有專家考證認為是酒具,兼具儲器和盛器功能。如浙江義烏柳青鄉一件宋代窖藏出土鏨刻人物故事圖銀片,其中1件鏨刻“畢卓醉酒”故事,畫面中除人物外,還有經瓶和荷葉蓋罐,作為酒器之用顯然無疑。 宋代,荷葉蓋罐屬創新器形,罕見。荷葉蓋罐的蓋子做成荷葉狀,邊緣曲線微微起伏,較為平緩。目前只出土了一件四川遂寧市金魚村的龍泉窯荷葉蓋罐,卻是龍泉青瓷中最大的一件瓷器,被稱為中國瓷器三大國寶之一。 元代時期的荷葉蓋罐,器形上常見,大小也不一,內外滿釉,器外釉不到底,足內深凹,胎體厚重,釉色青中泛黃,呈豆青色或青黃色,滋潤如玉。當時,荷葉蓋罐大多用作酒具,兼具儲酒和盛酒的功能。之後,荷葉蓋罐這樣的創新器形種類、式樣開始增多,因此元代的龍泉窯荷葉蓋罐,南北各地都有出土,如江蘇溧水縣人民醫院外科大樓工地元代窖藏出土龍泉窯青釉荷葉帶蓋罐,高30公分、口徑24公分、腹徑30公分;荷葉形蓋,圓形鈕;短頸,鼓腹,圈足;蓋與罐腹飾數周弦紋。此罐胎體厚重,全器施釉,底部無釉,圈足一周呈火石紅色,釉色青綠。另外,在中國新安沉船上出土的元代12,000餘件龍泉窯瓷器中,就有大大小小的荷葉蓋罐多件。 明代的龍泉窯荷葉蓋罐少見,而且明代的器形較小,留足部位做法與元代不同,元代器形一般都器體做好再做上圈足,看上去器體與圈足之間有較大的空間,似雙層底,而明代則是挖足成形。明代早期的龍泉窯荷葉蓋釉色光潔滋潤,多數不開片,其精美程度不亞於官窯器,有很高的收藏價值。明代的龍泉窯荷葉蓋罐內外施釉,釉色青中閃黃,胎質灰白,厚重。另外,明朝宣德時期荷葉蓋罐的蓋子起伏較大,蓋紐隆起。
※龍泉窯 龍泉窯是中國歷史上的一個名窯,因其主要產區在浙江南部的龍泉市而得名。它開創於三國兩晉,結束於清代,生產瓷器的歷史長達1600多年,是中國製瓷歷史上最長的一個瓷窯系,它的產品暢銷於亞洲、非洲、歐洲的許多國家和地區,影響十分深遠。 龍泉窯以燒製青瓷而聞名,在北宋早期以前的產品風格受越窯、甌窯、婺州窯的影響,特徵與三窯的產品相似。胎質較粗,胎體較厚,釉色淡青,釉層稍薄。北宋中晚期是龍泉發展的重要時期,並開始形成自己的風格。南宋葉寊在《坦齋筆衡》中記載“江南則處州龍泉縣窯,質頗粗厚”。龍泉窯雖然胎體較為厚重,但造型規整,釉色由淡青轉為青黃,產品多生活用具為主,有碗、盤、杯、壺、瓶、罐等,在裝飾工藝上有刻花、劃花和蓖紋。圖案有花卉,飛鳥、魚蟲和嬰戲紋等。 宋代龍泉窯瓷器,曾燒出梅子青色的瓷器,這比燒出粉青還難,需要多次施釉,故而釉層比粉青色更厚,但是也跟柔和。用高溫中的強還原焰才能燒製成功,對於工藝,燒製的溫度,釉質,都有著非常高的要求。這樣燒出來的顏色瑩潤青翠,猶如青梅的顏色,故名梅子青色。且釉層厚卻透明,色調基本可與翡翠相媲美,是龍泉窯創製史上傑出的青釉品種,不僅如此,史上梅子青品種的瓷器,只在南宋這一朝燒造過,存世極少,彌足珍貴! 在元滅宋以後,由於南方的經濟基本上沒有受到破壞,為當時龍泉窯生產的持續發展提供了基本條件。加上水路交通發達,海外貿易增加運輸便利,加速促進了龍泉窯的生產和發展,建立了許多窯場,溫州地區就有文成、永嘉、泰順、蒼南等地。麗水地區有晉雲、慶元、雲和、遂昌等地。此時產品豐富多彩、品種繁多,特別增添了劃、刻、印、貼、鏤、堆等裝飾技巧,一般以劃花圍主,線條奔放豪邁。在紋樣創作上亦是黃金時期,題材豐富多樣,流行各種花卉裝飾。同時在露胎裝飾技法上突破了單一色釉彩的裝飾,成為龍泉窯發展歷史上的一個全盛的創新時期。元代瓷器最大特徵是胎釉二元配方,使整個龍泉窯的生產形成了較為統一的標準。 元代龍泉窯在裝飾風格上繼承了南宋龍泉窯的裝飾方法,同時又有自身的特色。在胎釉工藝上,胎料中摻入了更多的紫金土,提高了胎料中鐵的含量,在二次氧化的作用後,器物的露胎部分,呈現鐵銹紅色。釉層從薄胎厚釉的多層施釉改變為一次施釉,釉色呈豆青、青黃色,豆青滋潤如玉。此時器形上最大的特點是器型很大,胎體厚重。 元代的龍泉窯成為在中國青瓷史上,從燒瓷的工藝到裝飾手法,從器物的品種到器物的類型,以及紋飾、題材等方面形成了一個比較成熟的時期,從而把浙江的青瓷製造業推向了一個新的高峰。由於元代龍泉窯的產品吸取了國內外多元文化的因素,所以形成了獨特的時代風格,荷葉蓋罐就是其中之一。 明代是龍泉窯瓷器的衰落期,明代胎質比宋代的要略粗厚,但仍很堅致,白中閃灰,施釉厚,釉面不如南宋時潤澤,但很光亮,有很強的玻璃質感,呈黃綠色或蔥綠色。 |
|
( 興趣嗜好|收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