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一 同舟共濟 3
2010/09/09 11:32:10瀏覽64|回應0|推薦1

一 同舟共濟 3

經過一段水路,船到住處,有碼頭停靠,論理要有兩隻同形的船,才夠容下我們人與物。可惜沒有看到第二隻。斯時斯際,再向何方尋到第二隻呢?罷了!罷了!何苦貪而無厭呢?逃難不是遊玩,只有委屈些吧!幸好大家都高高興興,沒有絲毫怨言。這是我們一群的理性結合,團結無間,乃便於行事。
在黑夜,狂風暴雨下,急急忽忽地開始搬運行李物件。有氣力的人少,先將老者扶移著到碼頭上了船,還得抱了幼弱!讓他們都安頓好,然後再搬行李重物。從住宅到碼頭尚有一段路,約須十五分鐘,在那伸手不見五指的黑夜裏,且是狂風及傾盆的大雨。小小的巷弄,是條石舖成的路面,因已古老失修,高低不平,就是日間走時,還得小心,何況是黑夜。沒有照明,僅帶有一支小電筒引路,才不致有失足之虞。來回要幾趟,按接力式,婦女們在屋內搬到大門口,再由強壯的男同事去搬到碼頭,由碼頭最後搬上了船。我的一隻鐵皮箱又大又重,非有兩位有氣力者難以移動。這時全靠顏校長的侄女,她是二十歲強壯的小姐,平時愛運動,而且是童子軍中的出色的健將,因此體魄健壯。她穿梭於來往的路上是最忙碌,我的一隻重箱幸有她相助,才勉強地搬到碼頭上船。風啊!雨啊!無情的始終沒有停過,除老幼之外,沒有一人有乾淨的身體!都淋得水點下滴。船艙有限度,超過容量的限度很多,除老者能有屈膝之地,年輕的多在船頭,到了夜裡,有陣陣冷風,噓噓的吹來,忍不住時不得擠近艙內,可是連伸腿的空隙都踏不下去。也只有硬擠,大家擠成一團。只有直直的站著,彎一彎腿的空隙都沒有。暫時還可勉強支持,可是時間一久,難挨的要命!到了呼天不應,喊地不靈!慘哉!慘哉!離鄉背井我們這一群人。
茫茫前程,何去何從,先搬到安徽,再轉道長江進入後方。
到了夜裡,則更難挨,有的不避寒氣,走到船頭或是船尾,任意倒臥而睡,確是比站立要舒服不少。在船頭上我也是其中之一。以一個盛物的小缸,翻開底朝上作為枕頭,雖是硬硬的,但比沒有枕頭昂不起還是好過些。這個苦難的日子,經過幾天又幾夜,沒有病會生病,有病的人則是難苦其苦了。
想起太平的年頭,蘇州城裡的人們,無論老幼,都是過的世界上少有的悠閒歲月,多少年來都沒有太大的改變。尤其是婦儒之輩,從生下到老,或須還不知苦難的滋味是怎樣的。享盡天福的她們,耐不住,怨聲嘆息,時在耳邊吶喊。有的還說,早知這樣受苦,又何不留在家裡,抑或不致挨如此的煎熬。其中有位太太最忍不住氣,因為脾氣暴燥,不滿現實的生活。表現得散漫、貪圖享受,她長得嬌小玲瓏,姿色媚力都比人強,在我們一圈中是最出色的一位。但她的個性與其他女眷是格格不入,尤其年長者,更是看不入眼,有人便會小聲或是耳邊嘖嘖的指責著。像一個大家庭,難免會有因出現了個人主義而產生不很協調的通弊。雖是在同一逃命的舟上,仍免不了一些民間陋習。在擠到幾乎透不過氣的船中,我默默地想,真是同舟共「擠」。
有幾位年長者,她們都是十分沉默,從未聽到她們有什麼閒言閒語,十分保持原則,的確令人尊敬。像校長太太,是位蘇州的典型賢妻良母。待人親切周到,我們幾人是單身漢。一日三餐多是由她親自下廚烹調,每餐都滿滿的一席,十足家庭模式,我們都是在這方面是享到家庭的溫暖。雖說苦難,但尚有歡欣的一刻。年輕氣旺的她,常有情緒化。其他中年人們,都能顧全大局,極力避免爭辯,而免傷和氣。互相讓步,是和衷共處的最佳選擇。有時偶爾發生爭持,不外是由孩子的引起,無論在任何處境之下,自私的本性都難避免。說起來,誰不自私呢?只要能顧及大體也就算是善解人情世故的了。在擁擠的船艙裡,磨擦的機會隨時會發生,只有充份忍耐的心,才能化解一時的衝動。我們這一群人知識水準算是高的,僅有幾位中年婦人或許水準低些。從言行可以明顯的區別,並不影響團體的和睦,這到是值得安慰的。

( 創作散文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ctshang&aid=43967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