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坐(哲理詩/身心靈之詩)
2012/10/01 22:27:06瀏覽377|回應3|推薦56

2004

 

坐  穆仙弦

 

靜靜面壁

背後無鍊鎖我

而此身始終被鎖

 

 壁上漸漸有我的影

 

靜靜面己

胸中有戒鎖我

而此心愈發自由

 

 壁上漸漸無我的影

 

 

 

 

 

( 創作詩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cosmos84000&aid=6908854

 回應文章

,,,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謝謝您~
2012/10/07 22:07

很感謝您願意如此詳盡的予我回覆,您說的很有道理
人若能做到戒定慧,心地自在,自然天高地闊,無所拘束

因您的解說受惠良多,真的非常感謝您喲。

祝福您~

夜安~

穆仙弦 - 古人如何判斷上吊氣絕者有救否?(cosmos84000) 於 2012-10-11 19:54 回覆:

個人淺見,唯誠而已。

我也要謝謝你的回應,歡迎常來閱讀和留言喔。


多硯坊 (休)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2/10/06 17:43

面壁必見壁上影

面己觀心

自不見影

穆仙弦 - 古人如何判斷上吊氣絕者有救否?(cosmos84000) 於 2012-10-06 22:02 回覆:
短短三句,就把詩中的情景和道理說明白了。讚!

,,,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冒昧請問
2012/10/02 10:45

請問您該如何方能做到二段的境呢?

常來閱讀您的文章,我不懂禪理

只感覺您的文字裡似乎充滿禪機

很抱歉,我不擅表達,或說這只是我的感覺罷了

謝謝您的分享~

 

穆仙弦 - 古人如何判斷上吊氣絕者有救否?(cosmos84000) 於 2012-10-05 02:17 回覆:

這是一個很難回答的問題。首先,妳問的是該如何做?問題的基礎是建立在假設我能解答的層次上。這樣,就引伸出另一個問題:我有能力解答嗎?如果我能回答妳如何做到,意味著我已能做到,才能知曉達成的方法。那麼,我做到了嗎?這成了另一個不易求證和自由心證的問題。反過來說,若我尚未做到,則妳就白問了,因為我的答案並不可靠。但,既然妳問起了,我且試著說說吧。

 

前後兩段的第一句有個共通點,即「面對」,我們不妨就從這點切入吧。面對什麼呢?如果像第一段那樣,雖面璧靜坐,卻未深入自己的內心(觀照到潛意識的起心動念),不過流於形式罷了;因為一個人累生累世積養而來的習性、印記、社會制約等等個人言行模式,早已成為一個人的本能反應,非常根深蒂固,若毫無覺察,便是無明,便有諸多我執,自然身如被鎖。而若像第二段那樣,願意誠實面對自己,覺察自己,並且真心接納自己的各種面向,包括光明面和陰暗面,這時,真正的覺知就發生了;真正的覺知是中立的,中立的觀照著內外一切,明察秋毫而不批判、不評斷、不執著,一旦放下了我執,就不再罣礙,心靈就從我執的意識之中解脫出來了。至於戒,那並不是囚牢,而是自律,並且,戒律是慧性和定力的好朋友和好幫手,因為,慧是從定中獲得,而定是在戒中養成;當一個人由戒而定而慧,並且能從心所欲不逾矩,這樣的人當然是自由自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