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2/06/11 22:03:27瀏覽5131|回應1|推薦13 | |
【占星教學 - Astrolog 5.41F】 圖形星盤指南(1) - 左欄畫面(圖解)
文/Devin
專業美觀的Astrolog.exe(創作者:Walter D. Pullen)是一套廣泛流行於業界的免費占星軟體。若你曾上過占星課,或曾體驗坊間的占星諮商個案,很可能你的占星老師所使用的占星教學軟體,以及列印給你的星盤格式,就是Astrolog系列的版本。Devin在十多年前初學占星時,使用的軟體即為Astrolog2.0(英文版),後來相繼使用了幾款不同格式的占星軟體,始終愛好這套軟體,現因授課之故,為方便學員快速入手,改採Astrolog 5.41F(中文版)教學解盤;十餘年的使用心得是:若不選購其它須付費的專業占星軟體,免費分享的Astrolog.exe已十分好用。
不過,對於星盤上的符號、數字和術語縮寫,相信許多占星初學者難免一頭霧水吧?為推廣占星學,便利學員及同好們的進修及應用,Devin特地製作了數張圖形星盤的圖解檔,並以簡扼的說明,概略整合了占星學的基本認識,幫助你迅速認識圖形星盤和占星觀點,因此本文也有別於網路上所提供的任何Asrtolog.exe使用指南。若你習慣圖像式記憶思考,那麼本文將更有助於你的學習與理解。
下文,即以Astrolog 5.41F的星盤畫面為例:
【一】圖形星盤的畫面可細分為五個區域:
Astrolog.exe星盤的主畫面,可分為圖形模式、文字模式。若進入文字模式,請按「v」鍵,即可顯示圖形星盤(Show Graphics)。
【二】圖形星盤的基本結構:天盤、地盤、大十字
位於外圈的大圓,象徵黃道圈(zodiac)。黃道圈的概念,相傳最早來自古巴比倫占星家的天文觀察。古代占星家歷經數千年之觀察與探討,最後於公元前五世紀,公認將其劃分為12個等距區域,以星座命名,同時也將占星圖上的黃道圈分成十二格,並標示十二個星座符號,平均各三十度,共三百六十度(天球),換言之,占星學對於黃道圈的劃分,根本不是以自然的天文物理觀點去區別,而是以人為的空間劃分概念,將「黃道圈的天空地帶」平分為十二個區域,並順勢以黃道星座之名去稱呼這十二個區域而已,亦即所謂的「黃道先天十二宮」,因此,天文學的黃道十四星座(其中未被占星學用來命名的兩個星座為:蛇夫座、南魚座),和占星學的黃道十二星座,就內涵而言,實為兩回事。
在外圈內側,還有一條細圈,圈內設有刻度,用來標示星座度數,一格代表一度,每個星座各分配三十格,共三百六十格形成一輪圓周。星盤上的行星每移動一度,代表地球時間已過四分鐘。
位於內圈的小圓,則是宮位圈,占星學亦將其劃分為十二個區域(世俗領域劃分),並按阿拉伯數字順序從「1」至「12」分別命名。若採用「等宮制」,則此十二宮的區域長度同樣被均等化(每宮平均分配到三十個度數);若採用「不等宮制」,則依不同的分宮方式的計算結果之差異,必導致各宮弧度不相等(有長有短),進而有可能出現「截奪宮」現象。
黃道圈,又稱為「天盤」。但非天盤的全部,只代表了天盤中最被重視的天體運行軌道(另一重要軌道為赤道)。以占星學的星盤而言,完整的天盤概念,除了黃道、赤道,還包括黃道圈上的行星和恆星,以及黃道與赤道之間的重要交點;從星盤的圖示來看,包括「黃道圈、星體符號、特殊交點符號」。
宮位圈,又稱為「地盤」。以本命盤而言,代表案主出生的那一刻,根據其出生地點劃分而成的圓形圈帶。如上文所述,分為十二宮,各有其意。
有個觀念十分重要:天盤與地盤,皆非靜止狀態,而是動態旋轉的兩輪圓圈。天盤因天體運動而在黃道上左旋,地盤則因地球由西向東自轉並隨時間變化而右旋。
從星盤結構來看,還有一項重要觀察:子午線與地平線,統稱大十字,亦稱四軸點。子午線由天頂(MC)與天底(IC)構成,地平線由東方的上昇點(Asc)與西方的下降點(Des)構成。解盤時,位於大十字旁的行星、恆星、交點符號,常是占星家最先關注的重點之一。
【三】圖形星盤的符號顯示:
由於占星家個人、占星學派、地區占星文化,對於占星符號的內涵認知和使用偏好有所不同,因此在設定星體使用的選項時,通常會有差異。譬如,有些占星家只以傳統十星(七政三王)解盤,完全不考量其它星體(小行星、恆星)和特殊交點(南北月交點、阿拉伯點....);有些占星家在解讀傳統十星之餘,也非常注重每顆小行星(凱龍、穀神、智神、婚神、灶神、莉莉斯....)、特殊交點(福點、宿命點....),乃至德國漢堡學派的虛星及中點理論、中國三垣二十八星宿的徵象運用;也有些占星家只重視凱龍星及南北月交點來搭配解盤;又如許多印度傳統占星家,連現代三王星也不採用,但對於南北月交點卻特別重視。因此,有關占星符號的選用與解讀,並無統一標準。
在「設定格式」中,點選「限制顯示項目」,勾選你慣用的星體符號和特殊交點符號,即可在星盤上顯示你要用來解盤的符號。
此外,Astrolog 5.41F明顯不同於舊版畫面之處,是在地盤每個宮內的數字旁邊,皆設有一個迷你的行星符號,這個小符號代表該宮位的守護星,可稱為先天之宮主星,在任何人的星盤上都是相同的標示;而在天盤每個星座的旁邊,也設有一個迷你的行星符號,這個小符號則代表該星座的守護星,可稱之為後天之宮主星,這是專屬於你的本命盤上的宮主星,因人而異;只有上昇星座相同者,後天十二宮之宮主星才相同,命主星也相同。
再來,須特別注意之處,是相位線的顯示。程式預設為:0度(合相/會合,以正黃色線條顯示)、180度(二分相/衝,以深藍色線條顯示)、90度(四分相/刑,以鮮紅色線條顯示)、120度(三分相/三合,以嫩綠色線條顯示)、60度(六分相/半合,以淡青色線條顯示),共有五種基本相位。在下圖中,由於版面空間有限,且因圖檔較小,代表0度的相位線極不明顯,因此未條列出來,僅撰文補充說明。
唯一要特別注意的是150度(十二分之五分相,以明紫色線條顯示)。為何要特別強調這條相位線呢?在重要的相位格局中,有一種被稱為「上帝之指(Yod)」的圖形相位,其構成條件,是星盤上必須有顆行星同時與另兩顆行星呈150度角距,狀似箭頭,因此若不勾選顯示150度這條相位線,則當星盤具有「上帝之指」的格局條件時,將不會在星圖上呈現出來。儘管此一格局較為罕見,也非每位占星師都很重視,但對於留意這個格局的占星者而言,特地勾選顯示150度相位線,卻是必要的動作。若欲顯示150度的相位線,可至「設定格式」,點選「設定相位交角」,再將「Inconjunct」前頭方格內的勾勾消除,使之呈現空格狀態即可
此外,設定相位線之時,也要注意相位容許度的度數設定。容許度是決定相位成立或不成立的條件,能影響相位的顯示結果。容許度的設定因人而異,占星界目前無公認之統一標準,本文在此不細談。同樣至「設定格式」,點選「設定相位交角」,欄中「Orb」即指容許度,請依個人所學及所思進行設定。
|
|
( 興趣嗜好|星座命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