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2013/02/05 14:40:13瀏覽168|回應0|推薦1 | |
前言: 福州伯這裡清風明月歲歲年年(入冬以來有時福州伯離開電腦螢幕,便往床上一躺,擺出一個「大」字,也經常是「睡睡黏黏」),這兩天有幾位女士先生來訪,令福州伯小吃一驚,歡迎歡迎。您看過『數字之「謎」』後,不妨也看看這篇『 新聞(一) 【梵蒂岡專家掛保證:末日不會來】 【中央社╱梵蒂岡市12日綜合外電報導】 2012.12.12 02:45 pm 梵蒂岡首席天文學家掛保證:世界不會在10天內終結,儘管預言不是這樣說的。 梵蒂岡天文台(Vatican Observatory)台長傅內斯(The Rev. Jose Funes)投書今天的教廷報紙「羅馬觀察報」(L'Osservatore Romano)指出,根據馬雅曆法預言的 傅內斯表示,如果某些模型正確,沒錯,宇宙持續擴張,擴張到某個點時會「破碎」,但至少數十億年才會發生;但他說,基督徒深深認為,「死亡永遠不會是生命最後一頁」。 馬雅長紀曆(Long Count)從西元前3114年展開,以大約394年為1個「週期」(Baktun),而第13個週期會在今年約 據此發展出的末日之說,透過網路與電影「2012」等傳得沸沸揚揚,有些人認為1顆隱藏在太陽後面的尼比魯星(Nibiru)會出現撞擊地球;也有人說,地球會被吸進宇宙中心的超級黑洞,粉碎成千千萬萬片,從中國、到美國加州、到墨西哥,都有人準備迎接這個大毀滅的日子。 多國政府與科學家出面駁斥,就連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本月稍早都看不下去,上傳1支近1小時的影片到YouTube,反駁末日之說。 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的知名馬雅學者布拉斯維爾(Geoffrey Braswell)表示:「世界會在近期內結束的想法,是西方文化中非常強烈的信仰...我們其實不知道馬雅人是不是相信世界會滅亡。」 馬雅後裔艾斯吉維(Jose Manrique Esquivel)說,他在墨西哥尤加丹半島(Yucatan)的族人,把 艾斯吉維說:「對我們而言, 馬雅學者布拉斯維爾說,事實上,人類學家不確定馬雅曆的結束日是否落在 新聞(二) 【NASA:21日不是世界末日】 【中央社╱德州休士頓12日綜合外電報導】 2012.12.13 10:35 pm 全球有許多人相信,根據馬雅曆法, 由於馬雅曆法1個長達5125年的週期會在今年 影片一開始就說:「如果你現在在看這部影片,這只代表1件事,就是昨天不是世界末日。」並在片中一一駁斥末日流言所有論點。 根據英國「每日郵報」(Daily Mail),有人主張古代蘇美人發現名為尼比魯(Nibiru)的流浪行星,這個行星據說會在 NASA在影片中指出,如果有任何行星或是彗星在下週撞擊地球,肉眼現在就可在空中看到這些天體。 另有說法指出,地球的磁場會翻轉,引發強烈颶風和電信通訊系統中斷等可怕後果。 影片完全推翻這些說法。NASA考古天文學中心主任卡爾森(John Carlson)表示,馬雅曆法根本不是在 古代馬雅人認為,為期5125年的「大週期」會在 卡爾森表示:「根據馬雅神學,地球是在5125年前創造,也就是西元前 ※※※※※※※※※※※※※※※※※※※※※※※※※※※※※※※※ 針對『末日』這個近期的熱門『話題』,版主不想跟著起鬨談「預言」,利用這個機會跟各位談談『時間』。 新聞二:NASA考古天文學中心主任卡爾森(John Carlson)表示,馬雅曆法根本不是在
古代馬雅人認為,地球是在5125年前創造,也就是西元前 版主個人認為“ 【談談曆法】 在印度古代,將一天分為六時,一時等於現在的四個小時,所謂「晝夜六時」就是日三時、夜三時。 佛經常用:「初日分、中日分、後日分、初夜分、中夜分、後夜分。」來區分「晝夜六時」。 摘錄『阿彌陀經』經文: 「……黃金為地。晝夜六時,雨天曼陀羅華。其土眾生,常以清旦,各以衣襟,盛眾妙華,供養他方十萬億佛,即以食時,還到本國。……」 從今日看印度古代,時間走得好慢。 在中國古代,將一天分為十二時,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一時等於現在的二個小時。 中國從古至今,無論年月日時都是按十天干與十二地支的順序組合,是按六十甲子的順序依次排列下來,這便是中國的曆法。 從今日看中國古代,時間走得比印度古代快多了。 【馬雅曆法】 馬雅人同時使用太陽曆、祭祀曆(卓爾金曆)及長紀曆三種曆法;太陽曆以廿天為一個月,十八個月便是三百六十天;但馬雅人知道一年有三百六十五天,剩下五天便由第十九個月補足。 馬雅人此一特別的計算方式,是因為採廿進位法。第十九月只有五天,被視為不祥禁忌日,期間凡事皆須小心。 祭祀曆也以廿天為一個月,但只有十三個月,太陽曆每走五十二年,便會和祭祀曆重疊,馬雅人相信每五十二年就是一個新的循環。 長紀曆計算日子的單位分成「金」(kin,一天)、「烏依納」(uinal,廿天)、「敦」(tun,三百六十天)、「卡敦」(katun,七千二百天)及「巴克敦」(baktun,十四萬四千天),其中又以十三巴克敦為分界,五千二百年為一個循環。 自西元前 印度古代曆法、中國古代曆法、馬雅曆法,到底用那種曆法來推估星球間的變動,以及變動時可能帶來的災難比較準確呢? 接著【談談時間】 時間是怎麼來的?
未完待續 |
|
( 不分類|不分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