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殘體字」是中華文化的浩劫
2017/06/15 22:32:32瀏覽489|回應0|推薦0

追溯漢字乃上古時期華夏族人所發明創作,確切歷史可追溯至約公元前1300年商朝的甲骨文、籀文、金文。

再到秦朝的小篆,發展至漢朝隸變,至唐代楷化,源遠流長至今日所用的手寫字體(標準正楷

漢字不同於拼音文字,它除了是人與人的溝通工具,「字」的本身就是文化,是藝術(文字藝術)。

這是漢文(字):禮義廉恥。

把禮義廉恥 → 礼义廉耻,等於把一個人打殘了,叫這人以後怎麼做人怎麼好好走路呢?

我沒時間長篇大論,舉幾個例子,各位用屁股想想就明白了。

一、《說文解字

這邊說:習包子

那边说:习包子

刁,,「」是一隻狗嘴裡“刁”著  2 個包子,懂了嗎?

二、《不怎麼好笑

如果

今天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有一位先生叫刁包子,有一位先生叫习包子

兩位同時去參加一個會議,剛好一前一後進入會場,在簽到簿上簽下:

刁包子

习包子

您覺得有點好笑,還是不怎麼好笑呢?

三、《現場表演

漢字:農

殘體字:

漢字:衣

殘體字:

接著

習包子為您表演 “輕關易道,通商寬衣(農)。”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L21uNcF2adM

 輕關易道,通商寬農。」

出自《國語.晉語四》。輕關,輕收關稅。易道,整飭道路。通商,互易商貨,也指國與國之間進行貿易。寬農,放寬農政,順應農時。

( 不分類不分類 )
回應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coolbier&aid=104598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