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9/12/22 01:16:26瀏覽1125|回應0|推薦12 | |
上圖為一位失業男子在觀看除草的工作 日昨週日下午散步,經過台北士林雙溪河濱公園靠近復興橋處,看到一家五口在河堤斜坡上除草,父子倆揹著有小馬達的桿狀除草機,婦女及十來歲的孫女則持鐮刀,蹲著做一些瑣碎的工作,我趨前問年長的婦人,訝異她們竟然遠自宜蘭開車而來;附近的石桌上,擺滿了塑膠袋,裝著他們的便當紙盒和罐裝飲料。河堤上,正有一位失業的男子在觀看他們工作,他是位聾啞人士,腳部最近有受傷。 一家五口在除草工作 2009/12/20 石 桌上的飲食 2009/12/20 不論是得標施作或受僱,連假日也上工,精神可佩,只是成本未免太高了,包括時間、體力消耗、交通風險與成本,尤其不符節能減碳原則,值得公部門引導改進。公部門循例上網招標,固然沒有違法,可是基於節能減碳已是急迫的普世價值和政府政策,應有更主動積極的落實作法。 以上述工作為例,屬於非技術性的簡易勞務,但須長期、非定時施做,天旱不雨時又需對其中的蔓藤植物就近加強澆水。 蔓藤植物,栽植將近一年了,成長狀況不佳,這一棵算是存活得較好 極少數幾塊外露的綠色塑膠片是何物 下面第四張的圖片有解 這些應該是將要補植的 政府有必要改進工程發包的規範,任何工程的維護管理部分需做細部區畫,針對簡易的勞務工程部分,在發包規範中要求承包商實施在地化分包,可以建立一套管理辦法,以年期為約,視實況採標的物制、區域制、責任制,分包發予里長或社區發展協會執行。 以這項河堤綠化工程而言,初期的設計、土木、編框底、填土工作,可由得標的專業廠商以機具為主要的施做。 雙溪河濱公園堤坡綠化工程 公告板〈施工期間980105-980218〉 在水泥的堤坡上覆土,採這種工法 下圖遠處為雨農橋 覆土後的情形 2009/01/25 初期的醜態〈下圖為復興橋畔〉 2009/02/13 但是後續的植草、植蔓藤植物,以及澆水、維護、除草,就可規劃為簡易勞務工程,適合在地化分包,劃分若干責任區塊,由里長或社區發展協會徵求社區民眾負責施做,以低收入「戶」或輕度殘障者優先考量,並負責施予簡易的訓練,以及就近督導協助施做,相信還會激勵熱心的社區民眾自動幫忙,也可以降低承包商的成本,增加工程成功率。 這位老先生義務澆水2009/05/10 背景是雨農橋往西,未施作綠化的堤坡 如此改進,那一家五口不用這麼奔波,一樣有工作機會。既可落實節能減碳,因為在地化的施做成本降低,相對可以合理降低工資節省公帑,也可以與以工代賑的政策結合,節省社福支出,更能助益社區精神的培養。 附記 王陽明格竹子,愛迪生孵小雞,筆者致力推動一項「公益創投」計畫, 該計畫之核心為「社區經理人組織」,乃以「宅男」的角色,「全職」實驗體察,心得為 「社區經理人」由退休人士或大學畢業的年輕人擔任都適合。 退休人士的優點是經驗豐富,識見廣闊,可擔任組織和訓練工作;年輕人有衝勁、有活力,大多數還肯學息,能吃苦耐勞。「公益創投」計畫宜由大企業或報業,以其企業實力及公信力經營之,整合社會及政府資源,讓年輕人循此途可以為職業,乃至發展為事業。 本文所述雙溪河濱公園堤坡綠化工程的範圍,觀察近一年來,只有施做從復興橋到雨農橋之間約 若然,則主動提案申請,擔負「觀察紀錄及研提改進方案」工作(甚至應該有事前參予研究的尊重與機會),並獲得一點合理的經費,這是政府將硬體的「工程」,發揮創意,滋養社區發展,活化社會,提升市政發展的可參方案。 然而若有補助也是杯水車薪,是無法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本文所呈現,僅為「義」之一端,須賴經營的大企業或報業的實力,援引諸多社會及政府資源,基於本業發展之「利」,兼及社會服務之「義」,創造一個「可愛的商業模式」,達成「可敬的公益事業」,是為「公益創投」。 990823夜後記:想起閱讀過下面一則新聞,摘錄部分為延伸閱讀: 蘋果 CEO 賈伯斯:富士康不是血汗工廠 本文獲 登聯合新聞網首頁,意見評論|城邦論壇 |
|
( 時事評論|環保生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