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8/10/08 22:09:42瀏覽527|回應0|推薦2 | |
《詩經‧豳風‧鴟鴞》:迨天之未陰雨,徹彼桑土,綢繆牖戶。 缺乏安全感的人,總會儘量避免冒險或處於未知的狀況,如果非得要面對,至少要事前通盤規劃,擬定方針、策略,甚至多項備案,把各種可能性算的清清楚楚。 這個能力放在團隊或工作上,叫做「企劃」或「策劃」,具備前置規劃能力的人,是每個企業或組織最需要的人才。 然而,放在個人的生活上,就見仁見智了。看見天陰了,雲厚了,隨身帶把傘,這叫做「未雨綢繆」。為了怕下雨,帶了傘、穿了雨衣(傘不夠大吧!)、準備了替換衣物(衣服淋濕了會生病呀!),大包小包拎著麻煩,又怕打雷閃電很危險,乾脆取消行程不出門,這叫「杞人憂天」或簡單俚語-「龜毛」! 過去,我一直被身邊的人視為「龜毛」(別說你沒在我面前講,我心裡可清楚的很咧!),不單是因為十幾年企劃工作的職業病,更是因為個性上的不安全感使然。小至事物安排條理分明、井然有序,大到人際關係的掌控、以「完美主義」為招牌的霸道、固執與跋扈。 就拿「未雨綢繆」這種小事來說吧!因為常常掉傘(哈哈!龜毛的人也有生活白痴的一面呢!),所以我會到處準備備用傘,家裡有、車上有、辦公室有,而且一放不只 這樣的例子在我的生活中比比皆是。還有一種情形更可笑,有一回,看到電視購物上推銷「防水防漏萬能劑」,想到八里家的牆壁有點滲水,而且這產品一組兩套,正中我每個家都要有備品的心思,就買來試試。結果,除了產品送達時,我看了說明書,並將各組都安放在不同的家的儲藏室之後,我用都沒用過(放了就覺得安心囉!)。 然後,今年颱風雨水特別大,台中家居然有兩處漏水了,正沾沾自喜自己的未雨綢繆,卻發覺我怎麼都找不到儲藏室裡的「防漏大師」了(因為小小儲藏室已經堆滿雜貨,「大師」不知被淹沒道哪個角落啦!)!算起來,我為了便利與降低不安全感,花費了比別人多好幾倍的金錢去「未雨綢繆」,還不一定在該用時派得上用場。 心理學上的「行為療法」,強調「刺激」造成「反應」;「NLP(大腦神經語言學)」也談「感官」+「信念」=「行為模式」。對於緊張型的人而言,不是口中說不緊張就可以改變(有時越說越緊張呢!),而必須要重建相關信念,或經由不同刺激,形成新的經驗。簡單地說,就是改變內感官的「聚焦」,建立新的經驗法則。 從前的我,因為怕迷路,開車永遠只走熟悉的道路。自從買了內建衛星導航的「灰熊」,去陌生的地方演講再也不用問仔細,給我地址就能安心上路、準時到達。這樣的經驗讓我打開了新的視野,可以更從容地去欣賞陌生的風光。 從前的我,因為怕丟臉或受騙,不能接受不清楚的工作或邀約。然而在重建了自己「只要有實力,一切起伏過程都將是有趣的享受,也一定會有美好的結局」的信念,我的心靈改變了聚焦,外在的行為更自在了,不用太多的道具或熟悉的場景來降低我的不安,站在任何地方我都可以享受當下的各種氣氛。因為不安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更開朗、更有自信的表現。 「未雨綢繆」不是不好,可以事先處理好的,當然不該坐視不管,讓它變成危機或困擾。只是「過與不及」常是人們的通病,自己其實可以從行為中檢查出自己的問題。如果因為擔心害怕,而喪失了許多當下可以享受的快樂(雨中漫步多麼詩意,何苦浪費時間精力,拼命懊惱忘了帶傘。),豈不可惜!讓自己多多聚焦在有趣的事物上,生活絕對會更精采的。 |
|
( 知識學習|其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