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3/07/30 19:12:55瀏覽123|回應0|推薦0 | |
2012-11-21╱聯合報╱第A15版╱民意論壇╱陳以信/國民黨前發言人(英國倫敦
針對bumbler風波,英國經濟學人雜誌亞洲版主編齊格勒表示,這字只是形容一個人「行事猶豫」,絕對沒有侮辱意思。筆者人在英國,事發後曾詢問另一位該刊資深編輯好友,他向我表示當經濟學人使用此字時,其實是「戲謔多於攻擊」。不過,齊格勒指責台灣媒體「不負責任地錯誤翻譯」一事,正好凸顯台灣現下流行的批馬歪風,反而更令人憂心。 該雜誌網站上周刊登這篇文章後,國內媒體立即發文轉載,標題就寫「笨蛋」,大做新聞,甚至延伸出更多直接指責馬總統為「笨蛋」的新聞,一時之間舉國大譁。報紙電視出現一大堆「笨蛋」新聞,更多網友加入批馬「笨蛋」行列,各討論區「笨蛋」不絕於耳,甚至還蜂擁而入灌爆經濟學人網站。這種爭相批判自己國家元首的現象,只怕也是另類台灣奇蹟,日後經濟學人說不定還要寫上一筆。 只要是經濟學人的長期讀者就知道,典型英式的尖酸刻薄就是這本雜誌的風格,用誇大方式下標的做法經常見到。光以本期為例,它用封面大作法國將是歐元區的定時炸彈恐將爆炸,說日本首相野田佳彥是神風特攻隊準備下台,該刊這種寫法才是發動攻擊,法、日兩國政府才是真的難堪。畢竟經濟學人下標自有其市場銷售考量,況且該雜誌過去也曾多次以bumbler形容他國元首,國人與國內媒體本就不該過度看待,甚至隨之起舞。 只是可能由於朝野政爭激烈,部分國內媒體政治立場鮮明,因此看到此字難免見獵心喜,反將自己期待反映到錯誤翻譯上,甚至乾脆將錯就錯、一錯再錯,此種心態根本就是趁火打劫,殊不可取。或許這次風波,在經濟學人澄清後可望到此為止,然而不容諱言,背後推波助瀾的批馬歪風恐怕是方興未艾。 |
|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